插花型贫困县区“扶贫车间”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20-12-14雷小奇
“扶贫车间”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的精准扶贫重要举措之一,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推进插花型贫困县区“扶贫车间”的培育建设,需要健全领导机制、加强组织引领、完善建设标准、创新经营模式、建好信息平台、加大扶持力度、坚持精准宣传。
“扶贫车间”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扶贫模式,是国家大力推广的精准扶贫重要举措之一。2018年以来,甘肃省为了促进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就业和居家生产就业,确保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省政府办公厅、省人社厅先后出台文件,倡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积极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同时促进贫困村产业和经济发展。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积极筹建“扶贫车间”,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插花型贫困县区普遍具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少、贫困人口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分散等特点,加之多数乡镇农村产业以农业种植、林果栽培和养殖业为主,生产季节性强、产业链短,在用工方面存在很强的制约性。加上现实存在“扶贫车间”认定和享受各类奖补政策的门槛较高等因素,插花型贫困县区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对申请认定“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性不高,“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应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为推进插花型贫困县区“扶贫车间”的培育建设,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推扶贫攻坚任务完成,建议加强和完善以下工作:
健全领导机制,层层压实各级
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责任
完善有力的领导机制是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的重要保证。插花型贫困县区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扶贫车间”建设工作体制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合理谋划,紧盯时间节点,强力推进发展。建议借鉴其他省市建设“扶贫车间”的成功经验,成立由县(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县(区)级“扶贫车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扶贫车间”建设工作。要细化各部门任务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明确乡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发展改革、财政、人社、农业农村、水务等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捋顺工作运行机制,切实为建设“扶贫车间”保驾护航。要明确村镇“扶贫车间”建设第一责任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确保“扶贫车间”建设落地落实。要逐步探索建立健全“扶贫车间”建设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申报评审和奖补政策,建立工作巡查督导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跟踪督促整改,促进“扶贫车间”培育建设工作在贫困乡镇、贫困村落地生根。
加强组织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作用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在推动“扶贫车间”建设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处在一线,担负重要职责。要始终坚持把党组织领导、党建工作引领和党员干部带领同“扶贫车间”建设有机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对接引进符合村镇实际的成熟企业(公司)建设“扶贫车间”。积极采取结对帮扶、组织培训等形式,经常性同贫困群众谈心谈话,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牢脱贫致富的信心。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贫困群众到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务工就业优待制度,引导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吸纳贫困群众到集体经济就业,帮助贫困群众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着力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为“扶贫车间”建设的有效途径。
完善建设标准,规范指导“扶贫车间”发展管理
插花型贫困县区要围绕实际情况探索制定《扶贫车间建设地方标准》,为指导和规范“扶贫车间”前期建设和后期发展与管理打好基础。《标准》应对扶贫车间建设、运营、管理、用工以及吸纳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工资报酬、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等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要明确“扶贫车间”是什么、怎么建、怎么管、如何发展的问题,为扶贫车间建设发展提供规制和参考。建议主动与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协调,结合插花型贫困县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评价标准,适当调动季节性强,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弱的农产品加工等企业加入“扶贫车间”行列,促进更多农业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扶贫车间”建设。“扶贫车间”认定、主管部门,要根据《标准》规定建立动态跟踪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对已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运营情况等进行鉴定评估,切实促进“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效。针对各用工单位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不能规范整理相关文件资料的问题,建议区政府相关部门安排专职人员,协助“扶贫车间”完成劳动合同文本、工资发放表、领款表等业务工作,提高“扶贫车间”管理的规范性,切实减轻用工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在资料整理、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负担,调动企业(公司)和社会经济组织建设“扶贫车间”的积极性。
创新经营模式,有效助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
充分发掘贫困村自身特色优势,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扶贫致富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针对插花型贫困县区普遍存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底数小,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少且分散的特点,建议在现有“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农户”等农村经营模式基础上,探索推广灵活多样的生产方式,灵活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参与产业化生产和经营。建议制定联系帮扶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乡镇、村社及建档户个人创建合作联社及联合党支部,联姻共建“扶贫车间”,形成联合发展局面。建议鼓励和引导城区发展成熟的连锁超市、商贸企业、加工工厂等经济组织,尝试在贫困乡镇建设“扶贫车间”,采取灵活的订单生产、订单加工、零配件组装、签约销售等方式,在贫困村建设生产基地、加工车间,带动贫困村的产业培育和发展。
建好信息平台,切实发挥互联互动牵线联姻作用
信息平台是联系各类经济组织和貧困劳动力的桥梁纽带,是推进“扶贫车间”建设的关键环节,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必须要加强各类信息服务。建议县(区)级层面筹划建立“扶贫车间”用工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域范围内统筹管理“扶贫车间”建设及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务工信息服务工作。定期更新公示“扶贫车间”建设情况、运营状况、带动就业人数、吸纳贫困人口数、主要生产项目、发展情况、支付劳动报酬情况等内容,重点对各“扶贫车间”用工信息、农村贫困劳动力待业信息等内容进行更新公示,以便加强用工单位和贫困劳动力之间的有效对接,促进“扶贫车间”和农村贫困劳动力互联互动。建议建立用工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准确掌握农村劳动力务工情况,主动为企业和农户牵线搭桥,为企业用工和农村劳动力务工提供高效服务。建议各乡镇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完善劳务信息对接长效服务机制,加强与企业、农户对接联系,对企业用工和农村贫困劳动力务工进行长期跟踪服务。建议建立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定期开展劳动力培训需求摸底调研,为培训机构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定岗设培的“签约式”“订单式”培训提供有效参考。
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建档立卡
贫困劳动力自身“造血功能”
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强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农村贫困劳动力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拓展视野,提高素养,增强本领,提升“造血”能力。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职责,合理分配各项培训任务,强化培训过程监管,切实提升培训质量。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企业为依托,加强技能培训与周边产业发展融合力度。培训工作要有的放矢,针对贫困劳动力的现实状况和务工需求开展“精准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鼓励“扶贫车间”自主开展技能培训,对符合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项目要求和标准的技能培训按有关制度及时给予培训补助。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组织开展“田间课堂”“培训大篷车”等专项活动,让农村贫困劳动力在田间地头就能够学到新知识、了解新方法、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助力“扶贫车间”提高经济效益。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扶贫车间”建设落地生根
“扶贫车间”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帮助,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切实加大政府在推进“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的扶持力度。建议适度加大政策支持和金融资金支持力度,针对现有奖补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力度不大、落实存在困难,企业(公司)对建设“扶贫车间”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问题,财政要拿出专项奖补资金,设立“扶贫车间”建设基金,适时给予奖励帮扶,充分调动“扶贫车间”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在当前“扶贫车间”建设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插花型贫困县区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措施,从建设用地、厂房修建、设备购置、税收返还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建议从资金支持、金融贷款、助保贷款、车间设备购置补贴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勇于担责,敢于开拓,严格落实政策,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尽可能地积极放行,对初步具备认定条件的企业(公司)和社会经济组织,可以采取先认定挂牌,后健全完善的办法,积极鼓励和培育“扶贫车间”的发展。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要加强引导和扶持,鼓励其完善发展。要树立典型,打造标杆,把在“扶贫车间”建设过程中态度积极、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企业(公司)和社会经济组织、乡镇村社彰显出来,给予高度肯定和奖励,及时总结经验,宣传一批在建设“扶贫车间”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精准宣传,增强经济组织
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积极性
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力度,充分调动涉农经济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参与“扶贫车间”建设的积极性。要做到政策信息宣传精准。加强省市区的关于“扶贫车间”建设的文件精神和“扶贫车间”建设的意义、方法、作用等内容的精准宣传。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途径,做到宣传政策不折不扣、不遮不掩、准确无误,进一步打消各类经济组织和贫困劳动力的各种顾虑。要做到对“扶贫车间”建设主体宣传精准。筛选发展前景好、成熟度高的企业(公司)等经济组织,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引导其充分认识省、市、区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奖补政策,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调动申报建设“扶贫车间”和吸纳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勞动力就业的积极性。要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扶智”工作,教育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破除“等、靠、要”思想,转变“小富即安”的观念,让广大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切身体会“扶贫车间”就业发展优势,充分调动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金铭.社会治理视域下基层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作者简介
雷小奇 中共张掖市甘州区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党建、经济与社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