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师秀《约客》的艺术特色及创作元素

2020-12-14祁彦芳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

祁彦芳

内容摘要:生活即艺术,艺术是提炼了的生活,生活是任何艺术的源泉,诗歌艺术也不例外。赵师秀的《约客》就在日常最为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诗意的典范,也是日常生活中创造审美世界的代表。诗歌艺术创作的元素非常广阔,不只是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和人文古迹。日常生活才是诗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元素。《约客》以雨夜朋友失约的生活小事为题材,创作出了这首意蕴深厚、审美情趣高远的传世佳作,这给后世诗歌创作审美追求、创作元素多元化开辟了途径。诗歌创作需要诗人热爱生活、拥抱现实,有一颗敏感恬淡的内心世界,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创造出诗性的世界。

关键词:创作元素 审美追求 审美体验 诗性世界

读完赵师秀的《约客》,让人不禁感叹诗人以此等琐碎之事入诗,诗竟然深蕴含蓄、妙趣天成、毫无斧凿之迹。可见诗人运思造境、炼句逐句之功力,又反映出诗人“奇”“贵”“清”不落俗套的艺术追求。笔者认为《约客》最大的魅力是揭示了平凡的世俗生活处处存在诗的元素。菜米油盐、除草喂猪、钓鱼下棋,都是诗歌创作的重要素材。

一.艺术特色和艺术背景

宋明理学家云:“百姓日用为之道”。也可以说诗道就是百姓日用,也就是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但许多人品不出诗的味道,是因为没有生活的美学素养,一些所谓的诗人到处采风,认为只有大江大河、名胜大川、戈壁大漠可歌可诗,而忽视日常生活才是诗歌灵感和诗意世界的最核心的灵魂。那些空洞的高歌,装腔作势的呐喊让人乏味头晕,而像《约客》一类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情并蕴含着灵动的审美意味的诗歌,让人赏心悦目,如坐春风。为方便解读,引文如下: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1170年--1220年)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浙江温州人。宋光宗绍熙元年进士(1190年),然一生浮沉于州县,终事安推官,掌堪问刑狱,未几便辞官归乡。他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看来做官并不是他的志向所在。“永嘉四灵”之一徐璣《赠赵师秀》云:“薄臣归来隔几春,清瀛还是旧事”。归隐江湖,与诸友唱酬赠答,追求诗意生活,志情当下,才是他的终极追求。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成就最高的一位,留有《清苑斋集》传世。“永嘉四灵”是南宋后期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都不满“江西派”诗风而产生的。以赵师秀为首的“永嘉四灵”,虽然看出了“以资书为诗歌”的“江西诗派”的流弊,但他们的创作实践并未能挽救时弊,未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他们师法晚唐,以贾岛、姚和为尊。但未得贾姚正道,变硬清苦风格、凄凉清冷到骨子里,深度与浑然一体的诗意在“四灵”手里并没有发扬光大,这和他们的时代背景、出身经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永嘉四灵”都处在时代的中下层,一生也没有多大的波澜起伏,是一群于主流社会之外身处江湖中的人物。所以,他们有着生活上的困难以及心中的愤懑不平。晚唐诗风、贾岛姚和正和他们同病相怜。因才气所限,他们只在雕琢炼字、表现内容上继承晚唐诗人的衣钵,主旨上表现出了一种凄凉清冷的心境和自然淡泊的情怀。赵师秀才华出众,是“四灵”中成就最高的。五言、七言诗作大多数有句有篇,浑然天成、立意高远,寄托遥深,也没有贾、姚的苦吟痕迹,也没有晚唐诗人只有佳句而无名篇的通病。其《约客》就是一篇通俗易懂、毫无斧凿之迹的佳作,是备受后世推崇的一首诗。

“永嘉四灵”师法晚唐。

晚唐诗风有什么特点呢?晚唐诗人多致力于五、七言律诗,作乐府歌者极少,作古诗者更少。五言律诗起皆平淡无奇,前联俗语十字一串带过,后联谓之“颈联”及其用工,又忌用事。喜好眼前景而深刻思之。他们平常总在一联一句中来工稳贴切得一佳句,便可拼凑成诗,故大多数诗人仅有佳句而无名篇。“四灵”也是一类诗人,但赵师秀的《约客》却是一个例外。宋人作诗追求廋硬、理性、平和,这在唐诗基础上另辟新径,写出了时代的风格,展现了宋人的风貌,以及宋人理智、淡泊的审美情趣。

二.创作元素

赵师秀《约客》句佳、意胜,全然没有晚唐诗风的流弊,因而备受后人的推崇,还被选在语文课本里,正是由于本首诗的艺术性。但是《大纲》对这首名诗主旨解释让人难以信服,甚至许多读者读这首诗的主旨解释偏离诗境的。都认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客人不至,表达了诗人约客未至的惆怅心情。这种解释是以生活习惯、以偏概全的视角来欣赏《约客》而得出的结论。

《约客》前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以赋入诗、对仗自然,其意象组合比较简约而且优美,比如诗中的黄梅、青草、池塘、蛙声等构成了别具一格、富有韵味的江南的初夏美丽景色。这些同时也交待作者所居住的环境,不是车水马龙的临安,而是“听取蛙声一片”的江南水乡。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点题,诗人约了好友,夜已深而客仍未至。约客干什么呢?不是搞阴谋,不是喝酒,也不是谈情说爱,而是下棋。下棋是充满知趣的活动,是世外高人冷眼旁观现世人生的活动。“过半夜”客仍未至,是客人失信吗?是客人偷懒吗?而是连绵不断的梅雨。作者知道,读者也应该清楚,这一场精彩绝伦的棋局被不是时候的梅雨所误。

“永嘉四灵”有许多诗往往能出奇制胜,令人料想不到的结果。客人未至,诗人也没闲着只踱方步,而是猜想客人之前棋路,忙着“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趣味人生的形象显现。这一动作不是赌博闲暇时,手到麻将堆中锻炼手感的低品味情趣。截然相反,一人下棋,两人神交,是心灵自由、尽情审美的表现。练手感是贪婪人性的外露,“闲敲棋子落灯花”令全诗陡然生辉。“闲”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是诗眼,也反映宋人炼字逐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习惯。但这个“闲”炼活了整首诗,如陈与义的《夜雨》中“棋局可观浮世理,灯花应为好诗来”就炼得做作扭捏,没有《约客》干净完整。“闲”另一个作用流露出诗人恬淡、稳健的审美情趣。在朋友没有按时赴约的情况下,诗人却是静对万物、坦然自若,在诗人心中如此良夜、秉烛对弈必是挚友无疑,那么朋友失约定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延误了,诗人理解友人之难处,绝不会责怪于他,更不会萌发失望、烦闷、无聊以及对友人生气的情绪来。诗人情愿享受孤寂的美,由此静坐案边,对着早已摆好的棋子会心一笑,然后把玩敲打,灯花已落了满案,诗人仍意犹未尽。诗人静敲棋子,看着落下的灯花,友人的不至反而为诗人提供了思绪自由的机缘或机会。在诗人的思绪中有自然万物美景,有衔接八荒之神思,其心灵于一刹间寻到了独得之乐,甚至超过了两人对弈所带来的生命乐趣。

《约客》和《世说新语》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极为相似,“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赵师秀是兴尽而闲,何必对弈。魏晋人物和两宋文人在生命的体悟,生命乐趣体验中有着启承转合的内在关系,所为文事的内心世界也惊人的相似。生命之美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池塘边的青草因为雨水而迷朦,远处白雾横江,杨梅静静的立在夜中,蛙聲清脆悠远,物我合一,万物生生不息,生命快感直入诗人的心间,瞬间体验到生命之乐感、生活之乐趣。

有人认为“蛙声喧聒盈耳,一灯如豆,枯坐敲棋”,表现了诗人孤寂失望的情怀,但这首诗从整体上没透露出这一失望的情怀,全诗基调平和甚至有点欢快,友不至,虽是白璧微瑕,但诗人却从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体验了一中禅意的审美,何来寂寞失望呢?有些人,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靠一两句来探究作品主旨的老毛病。

三.结语

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偏重于理智、平和、稳健、淡泊,其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趋于冷静、理性,可以说是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且臻于成熟之境。他们多采用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在他们的眼中审美活动里所包含的的雅俗之辨,不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神圣、凡俗之物,主体是否具有高雅的品味与情绪成为了关键。“蛙声”并不是喧聒烦心,在那雨夜中反而动听悦耳,辛弃疾就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悦耳的。在友人因雨失约情况下,本人认为诗人是安静坦然的。如此良夜,诗人闲敲棋子过程中走进神思畅流的境界,诗人乐意享受这份孤独之美,对着摆好的棋子走向审美的历程。《约客》给读者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线索,这是在当今也要求中小学阅读《约客》的重要意义。正如一位哲人说:“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不是没有诗,而是缺少体悟诗意的心灵。生活中处处有美,只不过是世人心灵尘垢太厚了,折射不出美的东西。艺术也一样,只要有赤子心,在生活中挖掘艺术的元素,这是创作的根本途径。一些人常常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认为艺术在遥远的地方,岂不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艺术创作素材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在身边,如果心灵自由、思维安静,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就能创造出诗意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郑朝晖.赵师秀的《约客》[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6(09):18-19.

[2]侯为平.永嘉四灵与赵师秀[J].语文天地,2003(11):39.

[3]胡宪丽.赵师秀《约客》的独创性新探[J].名作欣赏,2013(24):25-26.

[4]由兴波.若问闲情都几许——从刘方平《月夜》和赵师秀《约客》管窥唐宋诗[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8):72-74.

[5]文敏.闲敲棋子落灯花[J].雨花,1995(09):70.

[6]范垂新.清溪中荡起的一泓涟漪——赵师秀《约客》赏析[J].课外语文(初中),2011(04):30-31.

(作者单位: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龙凤乡寺能干小学)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戏剧人物角色与历史中人物形象的差异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审美体验的视角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