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多动还是多动症

2020-12-14Jessica

科学24小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多动症注意力症状

Jessica

说起多动症,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不听话、太调皮?

是“充电”五分钟,通话n小时?

还是课堂上永远最好动的那个?

可能,在大众文化中,患多动症的孩子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好动的孩子而已。

仅此而已吗?

Q:什么是多动症?

A: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孩童行为异常疾病。

Q:多动症有哪些特征?

A:多动症主要有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多、冲动任性三大类特征。

·注意力缺陷主要包括主意力不集中,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容易被干扰,易分心,做事很难维持专注力;常常无法注意细节,粗心大意;很难按照指示、步骤完成事情;记忆力差,经常忘东忘西,甚至是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等等。

·活动过多,主要包括无法安静地坐着;在不适当的场合到处乱跑或过度活跃;总是动个不停;爱讲话,总是“滔滔不绝”等等。

Q:如何区分多动和多动症?

A:医学上对“多动症”有明确和统一的诊断标准,例如2013年美国发行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DSM-5)中,就列出了多动症典型的18个症状(文末附上)。若在相对长的时间内(至少半年),在两个以上的场景中(如家庭、学校)符合上述症状中的一定数目(6项或更多),则有可能确诊为多动症。当然,这还需要综合考虑年龄等影响因素。因此建议有此倾向的人,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明确。

Q:为什么会患多动症?

A:目前,多动症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因此,多动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如果患有多动症,那孩子的患病概率则可能高于其他人。

·环境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如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均可能增加患病概率。

·神经生理学因素。从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多动症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大脑皮质觉醒不足、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率降低等情况,因此,一些脑损伤将可能诱发多动症。例如,准妈妈孕期摄入尼古丁和酒精;儿童铅超标损害大脑等。

Q:患上多动症该怎么办?

A:首先,要正视多动症,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些家庭并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只是将孩子的症状简单归因为“注意力差”、“好动”等特征,这样既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也会恶化亲子及家庭关系。

其次,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研究表明,多动症患者越早進行有效干预,越能减少由此带来的学业、社交等方面的功能缺陷,以及未来出现焦虑、抑郁等共患病的可能性。目前,治疗主要采取的是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在用药物减轻症状的同时,要以心理干预帮助多动症患者解决不善于结交朋友、缺乏自信心等行为缺陷。

当然,多动症也非一无是处。

Carner是一位美国音乐人,同时也是一位多动症患者。他说:“我对事物的感觉很深刻敏锐,充满激情和冲劲。我很有活力,可以上蹿下跳。这些都有助于演出或是创作。作品从我体内涌出,我不加思考,因为我有多动症——这就是它美好的地方。多动症简直是一种超能力。”

虽然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治愈多动症,但就像Carner一样,多动症也可以是积极的,多动症的无穷精力也是可以得到更好利用和充分发挥的。

附录: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DSM-5)

注意缺陷

至少有下列症状中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负性地影响了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

①经常不能密切关注细节或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例如,忽视或遗漏细节,工作不精确;

②在任务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例如,在听课、对话或长时间的阅读中难以维持注意力;

③别人讲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例如,即使在没有任何明显干扰的情况下,显得心不在焉;

④经常不遵循指示以致无法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的职责,例如,可以开始任务但很快就失去注意力,容易分神;

⑤经常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例如,难以管理有条理的任务,难以把材料和物品放得整整齐齐,工作没头绪,不良的时间管理等;

⑥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情愿从事那些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例如,无法专心于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或没有准备报告、完成表格或阅读冗长文章的耐心;

⑦经常丢失任务或活动所需的物品,例如,资料、铅笔、书、工具、钱包、钥匙、文件、眼镜、手机;

⑧经常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神,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还可能包括不相关的想法;

⑨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例如,做家务、外出办事、回电话、付账单、约会。

多动和冲动

有下列症状至少6项(或更多),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负性地影响了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

①经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

②当被期待坐在座位上时却经常离座,例如,离开他/她在教室、办公室或其他工作的场所,或是在其他情况下需要保持原地的位置;

③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注:对于青少年或成人,可以仅限于感到坐立不安);

④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⑤经常“忙个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动着”,例如,在餐厅、会议中无法长时间保持不动或觉得不舒服;可能被他人感受为坐立不安等;

⑥经常讲话过多;

⑦经常在提问还没有讲完之前就把答案脱口而出,例如,抢接别人的话等;

⑧经常难忍等待,例如,排队等待行为;

⑨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例如,插入别人的对话、游戏或活动;未经询问或未经允许就开始使用他人的东西;对于青少年和成人,可能是侵扰或接管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多动症注意力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让注意力“飞”回来
小学多动症儿童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原来我们都有病
阅读理解两则
儿童多动症治疗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