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巨变下如何认识两岸融合发展

2020-12-14王建民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两岸关系当局

王建民

两岸融合发展是中共中央提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促进国家统一的重大方针政策。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政策举措,并取得一定进展。然而,中美关系形势巨变与岛内政局发展,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挑战与冲击,呈现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与反制两岸融合发展、增强两岸紧密经济关系与试图实现两岸经济“脱钩”的严峻形势。在此形势下,如何认识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需要有新的思维和路径。

一是持续坚定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正确道路。美国推动中美经济“脱钩”与蔡英文当局推动的两岸经济“脱钩”,给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带来严峻挑战。这是客观存在与现实,但这种“脱钩论”与“脱钩”战略,是违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股逆流,不符合两岸人民与全人类发展的普遍期待,更不会影响中国大陆坚持寻求与推进中美经济合作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正确理念与主张。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一条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发展道路,是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因此,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与阻挠,我们都必须坚定信念,坚持正确的对台方针政策。

二是坚持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符合并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两岸关系发展要服从于国家总体利益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在当前情况下,需要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三是不轻易使用对台“经济制裁”,防止掉入美蔡设立的两岸经济“脱钩”陷阱。在当前复杂严峻的中美关系形势与外部环境下,我们依然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坚持两岸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在两岸之间,不轻言终止ECFA。

四是坚持与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有助于化解敌意,缓和两岸紧张气氛与局面。蔡英文当局采取了“抗中去中反中仇中”政策,加深了两岸之间的敌意与对立,甚至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岛内更为激进的“台独民粹主义”,出现更为强烈的“仇中”情绪与现象,进一步恶化了两岸关系。这不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不符合中华民族总体利益。在此形势下,大陆方面要因势利导,不走对抗之路,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逐步化解两岸的敌意和紧张气氛,为未来两岸的和解与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是大陆庞大的市场利基与政策支持,蔡英文当局的两岸经济“脱钩”政策难以从根本上阻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基本发展态势。尽管蔡英文当局极力推动两岸经济“脱钩”与配合美国推动两岸“断链”,但依然难以改变两岸紧密的经济联系,难以扭转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基本态势。2020年上半年,依大陸海关统计,两岸贸易额1126.7亿美元,同时增长7.8%。其中,大陆自台进口852.5亿美元,同比上升7.7%。依台湾财政主管部门统计,台湾对大陆(包括香港)出口达668亿美元,同比增长9.8%,对大陆出口占台湾总出口比重上升到42.3%;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31.7亿美元,同比增长52.5%;台上市上柜公司在大陆投资企业1191家,占全体上市企业1609家的74.02%,在大陆获利达1543亿元新台币,创历年同期新高。

两岸经济经过40多年的恢复与发展,已形成紧密的经贸关系,形成绵密的两岸产业链与供应链,也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面对美国政府与蔡英文当局的经济“脱钩”“断链”思维与作为,我们在表达反对立场的同时,要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坚定巩固与发展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当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台商的新需求,协助解决台资企业面临的新困难,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大陆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之中。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两岸关系当局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月度监测数据(2008年11月)
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