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厚堂沈氏女科疗法

2020-12-14

旅游 2020年9期
关键词:吴氏

“沈氏女科”具有650余年的传承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沈氏女科崇尚医德,兼收并蓄,形成系统的学术理论,拓展为全科中医,重视临床经验,疗效显著。其中,第十七代沈心九、第十八代沈宗麒、第十九代沈绍功、第二十代沈宁等代表性传承人的临床经验丰富,辨治疾病方法独特,疗效确切,为当代中医诊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沈氏女科崇尚疗效,始于明初,至今已传承二十一代。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其先太祖沈庻开始悬壶业医,善治女子诸疾,且通晓内科。倾毕生心血,善临证总结,著有《女科抉微》《内科证治》等医籍,成为上海沈氏女科的开山鼻祖。有幸遇见现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代表性传承人沈宁先生,请他讲讲我们常说的“女人半边天”,怎么会有“女科”这一科?沈氏女科为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是如何传承的?干货,沈氏女科给广大女性及男性的家传宝贵绝招和有效良方。

女科来历  从第一代传承人沈庻行医说起

沈庻在浙江东阳挂牌行医后,一开始也并不是女科大夫。后来有一件事,促使他踏上了女科之路。明洪武六年,也是沈庻正式行医的第五个年头,金华府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这事虽只牵涉一个寡妇,但却上了万历年间《金华府志》。

金华府的一个23岁寡妇吴氏突然病了,肚子一天大似一天,于是她找遍当地行医和坐堂医生,吃遍草药,折腾了两个多月,可就是不见肚子下去,还长了些许。其间便有屑小之徒到族长处诬告吴氏假冒节妇,闹出了寡妇怀孕的丑闻。族长听信了一面之词,给吴氏摆出了两条路,要么送官,要么开祠堂。但吴氏是个刚烈女子,心想与其被污蔑,报官受奇耻大辱,还不如一死为快。于是她把孩子托付给了妯娌后,咬牙说了三个字:“开祠堂!”只求速死。按照当地的风俗,节妇出轨、寡妇怀孕要当着全族男女老少的面,在祠堂前的水塘“沉猪笼”淹死,杀一儆百,且寡妇死后不能随夫入祖坟,还要开除族籍。

这日,开了祠堂,把吴氏装入了豬笼放在岸边,只待族长一声令下就沉入水塘淹死。说来也是这吴氏命不该绝,沈庻前几天进九峰山采药去了,同日回到城里便遇见此事,于是走近看个究竟。虽说沈庻隔着人群有一丈多远,但怎么看吴氏也不像孕妇。于是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沈庻把手伸进猪笼里,为吴氏把了一下脉,此时突然有人喊:“这小子一定是奸夫!打死他,一起扔到塘里面!”但人群中也有人认出这个年轻人是东阳的沈大夫,便把沈庻推搡到了族长面前,让他说清楚实情。沈庻在刚才的一搭吴氏的脉时已经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告诉族长:“吴氏根本不是什么有孕在身,而是有病在身。如果你今天硬要是把吴氏沉猪笼,我便到县衙门告你滥用私刑,草菅人命。如果你放了她,我东阳沈庻保证治好她的病,还你们一个清白。”族长本来对此事就将信将疑,但又不愿家丑外扬,就限沈庻100天内治好她的病。沈庻经方活用,几副药下去,吴氏的病逐渐好转,肚子也一天天地下去了。这件事也在金华府逐渐传开,东阳沈氏的医术也逐渐在金华府八县一带扬名立万了。

一枝独秀不是春 万紫千红才是春

从明代起沈庻在浙江东阳悬壶业医传承至今,沈氏女科已是中医药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光绪年间,沈氏女科迁至申浦(上海市前身),1937年迁至上海市静安区成都北路。第十九代传人沈绍功,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经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沈氏女科一脉遂落户京城,开枝散叶。沈氏女科破除门户姓氏偏见,通过家族传承、硕博培养和师带徒相结合等形式大力培养传承人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传、帮、带”的合理人才梯队。自沈绍功先生起,每年定期开设培训班,将沈氏家传倾囊相授,在全国收徒百余位,并扩展学术思想传承示范基地,遍及北京、辽宁沈阳、吉林长春、黑龙江鹤岗、内蒙古包头、河北石家庄和霸州、山西吕梁、河南安阳、山东淄博和邹城、贵州贵阳、江西贵溪、广东清远、深圳等地,目前全国除西藏、宁夏、青海、香港、台湾以外均有传承人或弟子。另外在加拿大和瑞士亦有沈氏女科海外传承人。

现在第二十代传承人沈宁作为北京市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现收徒30位,已开始着手培养第二十一代其子保字辈传人沈保祺。在坚持临床带教的基础上,沈宁先生每年还举办“沈氏女科传承心法”等培训班,倾囊相授,学员数千人,遍及全国。沈氏女科的辐射范围逐年扩大,受益人群逐年递增,每年接诊近百万人次,为中医药传承发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沈氏女科的“三板斧”

沈氏女科自第十九代传人沈绍功起,已将诊治范围从单纯治疗妇女病扩展到全科中医。其以看病快为特色,并将舌诊、面诊等辨证施治方法发挥到了极致。其主要学术特点有:调经分期论治,经前调气,经期调血,平时调肾;带下病辨虚实,按色论治,重用三子(蛇床子、地肤子、葶苈子);不孕四法调治:调肾、和营、开郁、祛痰;不育不可一味壮阳耗精,建十二味种子方;保胎脾肾两本同治,创十二味保胎方;乳腺增生、附件囊肿、子宫肌瘤,均应调肾,注意引经;十二种妇女病家传秘方:产后下乳最宜温补、崩漏宜升提并生新、外阴白斑熏洗外涂、妇人减肥治重燥湿利尿、妇人雀斑内服滋阴降火,外敷祛斑奶等。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写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沈氏女科创立以来,历代传人都讲究“防治未病”的养生之道。“防未病”的重点在于使用养生手法来调节身体,保持身体的气血通畅、阴阳平衡、五脏强健,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有强大的抵抗力来对抗疾病的侵袭。“治未病”的重点则在于用养生的手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肝气郁结的女性,表面上看只是肝气不顺、郁结于肝,但是从长远来看,长期肝气郁结会导致乳腺增生甚至癌症发生,一旦到那个时候,病就会变得十分难治了。所以,长远看,养生保健亦有“治未病”的功效。通过与沈宁先生的交谈,了解到“沈氏女科”对生命和疾病的独特认识,结合临床经验,沈宁先生系统地向我介绍了沈氏女科祛病“三板斧”,即开胃、养肝、调肾。

开胃口是沈氏女科的首要原则。《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的就是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五脏六腑都依赖胃气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才能保持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胃气对于人来说是生死大事。在谈到胃气,沈宁先生说:“胃口不开,一方面会影响消化吸收,降低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再对症的汤药,因为胃口不好会影响吸收,也会降低药效,所以我在给患者开药方的时候,一定会先问一下患者的胃口,省掉这一步骤,什么都白搭。”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开胃呢?不言而喻,吃完东西不消化、胃口不好以及脾胃虚弱之人都需要开胃,开胃不仅是增加营养的吸收,也是为了促进消化功能。胃口的重要不言而喻,再轻的病没了胃口,不吃东西也会加重病情;再重的病一旦有了胃口,也能逐渐好转。因此,开胃口、护胃气便是沈氏女科的第一绝招。沈宁先生见我有些瘦,随即也给了我自检胃功能正常与否的要点,比如,经常便秘,胃胀满,没有食欲,胃酸、胃痛、打嗝、口臭,身体消瘦或肥胖,沈宁先生提示如果有这些症状,就说明胃出了问题,应立即采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后,沈宁先生还给出了一副沈氏女科开胃的小方子:健脾开胃散,里面有山楂、谷芽、麦芽、神曲几味药,用炒过的,等量研粉,温开水冲服,每次3克。

《黄帝内经》对肝的描述有两个方面,一是肝主谋虑,是说人的精神活动跟肝密切相关,精神因素也是许多妇女病的主要病因,比如说人生气了,而且是经常生气,时间久了,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消化功能也就差了,免疫功能就下降了;二是肝藏血,肝脏管理着人体气、血、水的流通,血不养肝是许多妇科疾病的病根。同时,肝脏还是人体的排毒工厂,吃进去的有毒物质,体内产生的毒质、废物等都必须依靠肝脏来解毒。一旦肝脏受损,身体中的各个器官都无法正常工作,疾病就会乘机而入。肝又主情志,所以女人爱生气,把肝调理好了,那么就能够让女人平静下来,少得病。因此,沈氏女科认为,女人和男人不同,女人的病大多从肝生,从肝治效果最好。

在谈到肝有藏血功能时,沈宁先生说:“如果肝藏血不足,女人月经量就会少,会引起很多问题和疾病。沈氏女科的分期调经法在临床经验方面有独特系统治疗方法。”分期调经法也是沈氏女科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点,四步就可以把女性月经调治得很好。沈宁先生非常热情地解释道:“第一步,经前必先调气,即来月经以前有反应开始到见红就是经前期。有肝郁的女性一般会舌苔薄黄、脉象弦細、乳胀胁满、少腹隐痛、烦躁不安,所以先要给这类病患疏肝调气,可以服用丹栀逍遥散;如果属于宫寒的女性,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迟,主要症状就是腹凉下坠、隐痛筋掣、形寒乏力,可以服用艾附暖宫丸。第二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经期要调血。经期则是月经见红一直到月经干净的这段时间。经量多的宜补摄,量少的宜通利;小腹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调肝,因为女性以肝为本,调经必须调肝。到了经后期,就是月经干净以后到下次来月经开始有症状这一段时间都叫经后期,也就是说,是我们所说的没有月经来的时间则要调肾。”简单来说,就是出现反应了,调气,见红了调血,月经干净再调肾,三个调非常有优势,所有的月经不调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调。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女性治疗月经不调也要和心情挂上钩。女性又是以肝为本,怒则伤肝,造成情志不畅,气血逆乱,所以制怒也是月经病养心的首要任务。气血不足,运行不畅,造成心神不宁,易生惊恐。惊心是月经不调的成因,所以调经必防惊。假如受惊后则要迅速调整解脱,及时回归常态。随后,沈宁先生送了我经期牢记的口诀:一静二喜三乐观,四制恼怒五稳定,六松七宁八泰然,九少思虑十养心。

调肾是根本。调肾,也就是调肾阴阳,让阴阳平衡。沈氏女科非常推崇张景岳的主张,亦认为肾亏者不能单纯地补,肾脏有二,寓于水火,由于阴阳互根,阳衰可及阴,阴损可及阳,故调肾比单纯地补肾更加有效,补肾重在调肾阴阳。经过沈氏女科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形成一个独特的治病体系。第一,补火的时候不能用温燥的药,虽然能够温阳,但是伤阴。比如说鹿茸和各种鞭,是温阳的好药,但是它温而燥,伤阴了,这就跟调肾的原则不符合了,所以要用温润的药,温而润,既不影响水,又能补火,比如生杜仲、桑寄生、仙灵脾、蛇床子及肉苁蓉,这些药都是温润的药。第二,在补水的过程中不要用滋腻的药。用了滋腻的药有很好的补水作用,但是伤胃,伤了胃病人就吃不下饭,胃口不好,这就违反了开胃法。再好的中药如果胃不吸收,那都是做无用功,影响了疗效,这也违反调肾的原则。补火的药里面不用温燥的药,补水的药里不用滋腻的药,只要掌握这两个原则,即可达到调肾的目的。这时,沈宁先生讲了一个沈氏女科经常使用的食疗方法,即每天吃10个核桃仁、10个莲子,便可轻易达到调肾的目的。

小炷留灯悟养生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很多人问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养生方法?带着这个问题和沈宁先生探讨了一番,沈宁先生很认真地说起,沈氏女科的先辈传下来的就一句话,那就是“养生先养神”。“养神”又称为“养心”,因为心藏神明之故。内经所谓的“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的精神能做到平和、清净、开朗,不受外界困扰,病也就会远离。其实,小炷留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养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让自己静下来,把呼吸节奏放慢,这种放慢的做法如同“小炷留灯”。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做到减慢呼吸节奏,养好心神呢?

沈宁先生认为,先要保持清净。人多欲望越多,头脑越混乱,思想越不可能保持安静。对于年轻人来说,有追求、有理想是好事,是人生进步的动力,但切不可被酒、色、财、气、欲所困扰,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保持思想上的清净,不被浮躁的社会所影响。

学会平和。人们情绪上的喜怒哀乐,都和健康密切相关;性急好胜的人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胆石症等,忧郁、孤僻的人则易患溃疡、癌症和神经官能症等。所以只有心态保持平和,学会知足常乐,才不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困扰。不被负面情绪占据,生病的概率就会低。

调节情绪。人要学会情绪上的节制、疏导和转移。所谓节制,就是要控制自己的反应,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不要发怒;遇到开心的事儿,也不要过于兴奋,大怒和大喜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谓疏导,就是当你心情抑郁、苦闷时,可以大哭一场或找人倾诉一番,把心里的苦闷、压抑发泄出来。所谓转移,就是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用散心、运动、艺术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情绪从波动走向平和。

注意睡眠。人在醒的时候,“神”栖息于眼睛,人在睡觉的时候,“神”栖息于心。睡不好觉,就等于无法让心神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好的睡眠,是“养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静坐养神。在每天上午或下午,拿出一小时,闭目静坐,摒除心中的杂念,也是非常好的“养神”做法。可以有意识地去感受自己的呼吸节奏,尽量放慢自己的呼吸频率,放松身体,从而实现静养心神的目的。

中医强调“精、气、神”是人生三宝,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反之,人就会走向衰老,身体就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所以养好“神”才是养生的正道。

沈氏女科的传承历史见证了中医药的持续发展,是中医药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沈宁先生所说,沈氏女科历代尊崇医德为先的教诲,追求医德双馨,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比较完整地保持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中医妇科乃至中医药的延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吴氏
无事看花去
王安石:古代的最佳老公
上海青浦:抗诉2起虚假诉讼案
王安石:古代的最佳老公
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北宋宰相王安石:用善良赢得真爱
中国吴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成立
吴越黄妃塔藏经有故事
吴荣宗:孝德至善 宗族情深
长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