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14林博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发投入创新发展民营企业

林博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竞争日益加剧,民营企业亟须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本文从研发投入和产出的角度,以河南省8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44家民营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现状,寻找河南民营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创新发展;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产出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2017年统计数据,河南省民营经济产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1%,贡献了财政收入超过61%的主要来源,提供了超过90%的新增就业,也为自主创新提供了重要动力。《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指出,河南有13家企业入围,在全国各省份名列第10,表明河南在全国民营企业中发展相对较好。然而,相比其他省份,如浙江92家、江苏83家、山东61家、广东60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河南仍存在一定差距。

一、数据分析

本文从研发披露、投入和产出的角度,以河南省8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2006年至2018年44家民营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现状。

(一)研发费用披露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河南省82家上市公司对研发投入、费用进行披露的有75家公司,披露比例为91.46%,研发费用总额109.07亿元。而44家民营上市公司对研发投入、费用进行披露的有41家公司,披露比例为93.18%,研发费用总额52.46亿元,略高于河南省上市公司整体水平。同时,河南省开展研发活动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投入的研發费用逐年攀升,平均研发费用呈现上升态势,特别是2015年后增加速度较快(表1)。

表1:2006~2018年河南省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情况

(二)技术投入比率

根据河南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2016年至2018年河南省上市公司整体技术投入比率分别为3.75%、3.81%和4.27%,同期民营企业技术投入比率分别为4.45%、4.71%和5.33%,均呈上升趋势,且略高于整体水平。本文对各行业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的技术投入比率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来河南省上市公司普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更大。

(三)专利数

截至2019年,河南省82家上市公司共拥有专利数31867个。其中,河南省民营上市公司拥有专利数44.86%,在农林牧渔业和信息技术业拥有的专利数均超过80%。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亟待转型升级

通过河南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民营企业在产业结构上,相对集中在低端、低附加值的传统行业中,如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等行业。这些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较小,缺少自主创新成果,所以同样也缺少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然而,在中国经济增速降低的新常态下,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市场风险与技术保护风险,民营企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由创新驱动发展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近年来,河南省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新兴的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转型发展的引导。为了生存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必须加快整合资源、寻求转型升级,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河南民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目前,许多企业的创新仍处在外观设计、服务等方面,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部分企业家观念保守,缺乏顺应形势进行创新改变的勇气。二是创新投入不足。河南省民营企业的研究经费投入强度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虽然从现状分析可知河南省民营上市公司相较于国有企业来说更加重视研发活动,更注重对创新、研发的投入,但和全国相比,创新投入处于较低水平,提升空间较大。三是管理创新不足。如今,多数民营企业因粗疏的管理方式、较低的效率、较高的经营成本、不注重创新的商业管理模式而面对不断加大的生存压力。

(三)缺乏创新人才

多数民营企业从成立之初就存在着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是高水平创新人才的缺乏。众所周知,高校不仅为当地企业培养创新人才,也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研究阵地。河南虽然有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南大学3所相对较好的高校,但是只有1所211大学、2所“双一流”大学,缺乏知名高校和拳头高科技专业,高技能人才和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严重缺乏。另外,经过调查,发现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型、技术型企业家少,高学历企业家少,企业家整体的创新思维能力不强。同时,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创新型科研技术人才、创新型管理人才缺失问题尤为严重。二是高质量培训的缺乏。河南缺乏高质量的培训机构和科研院所,对人才培训工作重视度不够,河南省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能够接受高质量培训的机会有限。

(四)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

截至2019年,河南省民营上市公司拥有专利14295项,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企业要想在创新方面胆子大、步子大,就需要保护知识产权,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的投入才会不断增加。和经济较为发达、机制较为健全的省份相比,河南省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仍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法律保护机制相对不健全。目前,河南省在包括知识产权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相关部门执法力量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诉讼、举证、执行过程存在较大困难。二是处罚力度小。在知识产权的创造方面,企业一般会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很高。被其他企业抄袭、模仿之后,处罚力度较轻,赔偿往往不足以弥补亏损,从而对企业自身利益造成极大的侵害。三是保护意识不强。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是目前的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企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制定出知识产权合理有效的保护机制,一旦权益受到侵害,就无法及时准确地维护自身权益。

三、建 议

(一)政府层面

1.加大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支持

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员和资源投入,且存在一定的外溢效应。为了引导民营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政府应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大力提供政策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民营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但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发展依旧障碍重重。政府理应发挥协调作用,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对研发费用的税收优惠。民营企业的研发费用有限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可以考虑加大研发费用的优惠力度,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将与研发费用相关的各类费用也都纳入到税收优惠中,同时因企业研发而产生的各类行为,如院校捐赠的技术资产,也可以纳入税收的抵免政策中,降低企业创新面临的税收成本,扶持民营企业进行创新活动。

2.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新机制

不敢创新是广大民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为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该加大创新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政府应继续优化经营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鼓励企业创新并制定奖励制度,降低民营企业税务负担,积极帮助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3.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入力度

自2018年起,河南省举办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建设人才强省,旨在加大高端人才吸引力度。缺乏创新型人才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第一,政府应当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从而培养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第二,政府应当制定更多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来到河南,并且愿意留到河南发展。第三,政府牵头开展各种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提升人才资源的素质水平,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家。

(二)企业层面

1.积极进行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经济从过去的粗放型向着节能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转变,河南省2019年GDP总值在全国各省中仍稳居第五位,所以河南省企业更应该积极进行转型升级。在河南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应对大型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方面进行引导,与中小型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同时,民营企业也应积极进行企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将企业发展成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企业。

2.提高创新能力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增速下滑新常态和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投入。

第一,应当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基础研发的投入。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需要企业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资源。第二,应加大对于新型产业和新产品的研发经费投入。目前,河南民营企业在先进性产品、新兴产品和产业上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考虑,只注重短期项目的研发。这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核心产品。第三,应当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投入,形成有效的激励、奖励机制,从机制上促进企业内部自主创新,以此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3.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营造创新文化

引导、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实验室和基地,实现“产、学、研”合作机制,分担研究成本、分享研究成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收到共赢的合作效果。

第一,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借助河南省招才引智平台,寻求适合企业创新发展的高端人才,给予关键的技术人才具有吸引力的薪资,甚至考虑给予一定的股权激励计划,制定强有力的创新激励政策,优化引进人才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多途径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的生活问题。第二,营造企业重视创新、尊重人才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对企业内部作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及时进行表彰、激励,形成企业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创新文化。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民营企业只有实现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带来真实的收益和利润,才能形成创新环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长期进行创新活动。民营企业为保护知识产权应当做到三点。第一,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管理层、治理层的重视程度,将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尤其是对涉及的科技人员、部门和管理层组织宣传学习。第二,健全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严格保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第三,建立相关的预警机制,制订有效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及时阻止和避免知识产权受侵害事件的发生,必要时积极进行维权,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6):105-108.

[2]鞠曉生,卢荻,虞义华.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13,48(01):4-16.

[3]罗利华,胡先杰,冯君.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18,39(02):60-65.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研发投入创新发展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