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蔬菜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0-12-14何启伟
众所周知,蔬菜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其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对保障人体健康十分重要。作为农产品,蔬菜又是高商品率、多种类、多品种,多种栽培方式,并要求实现周年均衡供应的产品。据统计,目前,我国是蔬菜生产、消费和产品出口第一大国,在国内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第二位,在众多蔬菜产区中其产值显著超过粮食作物,是广大菜农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蔬菜产业发展已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稳产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标准化生产滞后、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因此,发展现代蔬菜产业已是必由之路。大力发展现代蔬菜产业不仅能够推进和实现我国蔬菜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转型,而且能够有效带动贫困地区脱贫,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一书详细阐释了现代蔬菜产业链的内涵、特征与意义、管理与发展模式,从而为促进现代蔬菜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书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实践篇三部分。其中,理论篇论述了现代蔬菜产业与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点,系统梳理了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剖析了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总结了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载体建设模式,阐明了现代蔬菜全产业链的内涵、特征及三产融合发展路径,提出了蔬菜产业品牌建设的意义与方法。方法篇详细论述了现代蔬菜产业规划理论依据、规划原则与基本内容,分析了调查研究与资料收集方法,以及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与深度要求。实践篇则对现代蔬菜产业规划及园区规划等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剖析。
《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一书对现代蔬菜产业链中的蔬菜育苗,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工、流通,以及蔬菜三产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解析。并在书中提出了蔬菜全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主要方式:首先是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向产业链条后端延伸;次之是二产接一产连三产,向链条前后双向延伸;第三是三产接二产连一产,向链条前端延伸。通过上述方式最终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闭环运作和发展,并形成“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品牌化营销”的多元化、创新型、全要素发展模式,从而为实现现代蔬菜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此外,该书还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深入分析了蔬菜三产融合发展的表现形式,包括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以及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等,从而为蔬菜三产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现代蔬菜产业应通过主推融合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综合效益,争取做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开拓者,成为蔬菜产业融合现代产业要素的领航者,实现统筹发展蔬菜种苗培育与应用,蔬菜产品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市场化流通,以及紧密的三产融合,以提升现代蔬菜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为推进现代蔬菜产业健康发展,要努力做到下述几点:一是要筑牢产业基础,着力培育产业基地;二是要注重开发蔬菜的多重功能和价值,促进横向融合;三是要逐步完善多层次公共服务,培育壮大产业融合主体;四是要重视培养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五是完善产业链与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要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好蔬菜产业发展大棋局,努力推进现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随着我国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入推进,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迎来了广阔的空间,推进现代蔬菜产业链整合与价值链提升是实现蔬菜产业高效发展的新模式。《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一书,阐明了所构建的以“研、产、销”高度一体化经营理念為主导的蔬菜全产业链,提出了蔬菜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书中所阐述的许多理念具有丰富的创新性,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制定和实施现代蔬菜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所阐述的理论较系统全面,案例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对从事蔬菜产业发展研究,乡村蔬菜产业规划制定,蔬菜产业经营管理的相关人员等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何启伟,男,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栽培)
书名: 现代蔬菜产业发展
规划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 梁 主编
ISBN: 9787109246874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定价: 7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