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推进劳动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2020-12-14张珣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职业院校问题

张珣

摘要:当下存在着学生劳动观存在偏差、学校忽视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社会劳动教育功利化等问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文化思想是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职业院校需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形成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制度机制保障,让学生从事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切实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情怀。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C-0058-04

一、当下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劳动观存在的偏差

调查显示,当下有超过60%的高职学生赞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观点,20%的学生认为,人要想幸福不一定靠劳动;6.8%的学生对“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观点不太赞同或持中立;15.1%的学生认为劳动会影响学习;50%的学生认为劳动就是为了挣钱;39.5%的学生认为自己以后进入社会“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持有不太赞同、中立或反对观点。[1]这一系列数据说明,当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观存在一定偏差,很多学生都非常现实,一些学生知行不一,一些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等。劳动教育亟待落实。

(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忽视

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诸方面常被学校推崇,而劳动教育鲜少得到重视,尚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因为国家没有把劳动教育列入教育大纲,故而既没有把劳动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也没有开设劳动课程。一些职业院校即使开设劳动课程,也主要以课堂讲述劳动知识或做些简单的手工为主要学习方式;还有的结合专业课程,开展校内外顶岗劳动实践活动,但计划性、系统性不够,机制、师资、时间、场所等各方面保障工作依然很薄弱,课程不系统、教学计划不清晰、内容单一,未能根据职业院校学生专业实际有效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2]

(三)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生活,居家时间很少,且容易受到娇惯,其父母更是舍不得让孩子做一些洗刷锅碗的家务劳动。父母亲偶有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安排了一点家庭劳动,学生也往往只是应付差事,父母更不会对他们的劳动效果进行考核,学生也收获不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家长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寒暑假打短工,认为孩子还小,毕业后再进入社会进行劳动锻炼也不迟。学生在家里由父母供养和呵护着,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创新劳动技巧、增长劳动能力和智慧的机会,收获不到劳动的快乐,自我劳动教育就无从谈起。

(四)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

城乡差别、区域差距导致一些职业院校学生看到农民辛勤劳动却没有享受到城里人的收入待遇。同一个省份如江苏,由于南北经济差距、收入悬殊,造成很多苏北学生不愿意回家乡打拼,“宁要南方城市一张床,不要北方城市一栋房”等负面现象,让职业院校学生产生“劳动并不是获取财富的唯一路径”等消极劳动观,造成很大数量的职业院校学生对“以辛勤劳动为荣”的劳动价值观产生疑问。[3]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等一些负面影响也通过网络及各种新媒体传播,导致职业院校学生攀比消费,产生谁有钱谁就是高贵者的不健康心理,甚至鄙视踏踏实实的劳动者,只看重有偿劳动和高报酬劳动。

二、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剖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观念影响。受这一传统思想影响,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以培养社会精英为教育目标,家长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参加各种培训班,以便及早学会“礼、乐、射、御、书、数”。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家长、培训机构更是让孩子难有闲暇,目的就是让孩子考高分,未来在社会上做精英。各级各类学校也往往是唯分数说话,想方设法鞭策学生勤学、苦学加巧学,各种高一级学校總是以学分高低分流学生。为了学生能考高分,家长、学校、培训机构很难分出闲暇让学生进行劳动锻炼。应试教育、培养精英的惯性逼迫每个家庭培养读书人首先就是为了做社会上层精英,不能完全理解当今社会已经是任何普通劳动者岗位都需要科学技术,都能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经济社会创造财富的时代。相反,有时还把劳动教育作为惩罚的手段,如有学校因作业完成不及时偶尔罚学生洒扫等。

社会不重视普通劳动岗位。社会误导学生厌恶劳动的另一个现象就是,公务员、事业编招考往往是几十、几百、上千比一的录取比例,确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家长总认为考上这些岗位就衣食无忧,不用再努力了。就是因为,他们看不上社会上的普通劳动岗位,认为孩子进入社会就要体面从业,普通劳动者就低人一等。也有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感觉普通劳动者没面子,导致自己长时间不能就业。社会劳动文化观念的固化落后,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职业院校学生、家长、学校劳动教育观的偏差。

三、职业院校推进劳动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定下教育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人才的总基调以来,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纷纷做出响应。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从对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等多方面对劳动教育做出了宏观部署。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以下简称《纲要》)于7月实施。《纲要》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对《意见》进行了细化,做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已经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了顶层设计,可见劳动教育的意义重大。职业院校应将劳动教育摆在与德、智、体、美育同样的位置,高度重视。

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义不容辞。要准确理解把握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和实践属性;要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将劳动课程纳入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独立地位。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学生开展各种劳动教育,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机制,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应增强学生劳动教育的紧迫感,切实把劳动教育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绩和亮点。围绕劳动教育体系树起目标,定下课时,选出内容,科学评价;多措并举,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劳动实践资源,为学生搭建好劳动实践平台;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特点因时制宜,加强劳动教育研究和指导,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探索富有实效的劳动教育路径,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舆论氛围,让劳动教育之路越走越宽。[5]

(二)切实开展各种劳动教育

1.让学生从事生活性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战场,职业院校要建立日常劳动制度,让学生养成按时打扫教室和宿舍卫生,整理好桌椅板凳、叠好被子、擦好地板的生活习惯;参加校园花草树木修枝剪叶、维修桌椅板凳、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到图书馆值班等劳动锻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养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思想水平、就业生涯规划和校园文化等,开展“青少年劳动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月”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采取“我的事情我来做”“我有一手绝活”等方式开展生活性劳动教育,发掘学生劳动潜能,让他们炒一道拿手菜、剪一幅艺术纸、制作一个精致用品等,引导学生培养劳动乐趣,萌生劳动创造念头,提升劳动能力,享受劳动创造的美。与学生家长合作,让学生节假日在家长的引导监督下从事一些做饭烧菜、洗刷餐具、维修家用日常工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感悟生活,提高学生参与日常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在生活中享受劳动的快乐。建立日查、周查、月评比的文明宿舍评比等劳动教育机制,对学生日常生活性劳动成果给予鼓励,将检查评比结果作为学生个人综合测评的得分点,进一步与学生评优评先、入团入党、奖学金等次等关联,引导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生活性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同时,可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彰显劳动育人功能。[5]

2.让学生从事生产性劳动,强化学生技术技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6]。职业院校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情况,安排学生开展各种生产性劳动,在劳动中增强技术技能。可与农场、企业等联合开展“我是准员工”等顶岗实习活动,让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积极参与学工学农锻炼,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社会服务等生产领域各环节学习劳动技能、磨炼劳动意志,提升自身劳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集体主义情感。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电商直播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于田间地头开展直播带货活动,3天时间为滞销的徐州牛蒡酱增加销售额10万元。[7]职业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安排学生开展实实在在的生产性劳动,学生可得到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的锻炼,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书本知识、课堂学习的不足,分析不足的原因,然后解决问题,于创造性劳动中收获快乐,增强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工匠精神。

3. 让学生从事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情怀。强化服务性劳动,可结合学生专业技能及“三支一扶”“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公益性服务,让他们亲身感受农业、工业、商业等生产一线,理解一粒粮食、一丝布、一分钱等各种产品的来之不易,改变他们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不正常情况,强化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面对重大疫情、突发灾害等危机积极作为的无畏精神,引导他们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他们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的情怀。2020年暑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徽声徽色 助农E站”山河村服务团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效果就很顯著。该院服务团学生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新农村电商精准扶贫”为主题来到安徽省黄山市焦村镇山河村,走村串户对该村经济产业发展和脱贫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了解2020年主要扶贫任务、该村产业情况、对互联网电商认知情况等。尤其深入了解了扶贫脱贫和产业扶贫现状、未来发展规划等具体情况。跋山涉水的一次调研,虽有筋骨劳累之感,但真正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项兜底工程的根本要义。此次活动也启发同学们下定决心,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创新创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国家和人民富强担当起青年人的责任。[8]

(三)形成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制度机制保障

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须打组合拳。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职业院校制订相关政策,保障劳动教育落实落细。首先要细化劳动教育设计,明确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目标、内容、途径等,加强劳动教育的具体指导;其次要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将劳动教育嵌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从劳动课程、资源、保障、考核等方面建立健全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实施劳动教育的制度机制保障。再次要强化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督导机构及职责,并在政府部门统筹下争取发改委、人社、财政等多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做实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社会应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积极氛围,让职业院校学生和家长真正把“唯分数至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固化观转变成“唯劳动光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培养观。要树立劳动榜样典型,让职业院校学生从内心敬佩榜样,从行动上学习典型。社会企事业单位、工厂、军队、农村等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技能时间长、动手能力强、操作熟练等特点,尽力为他们提供进行劳动锻炼的各种保障,如实习实验基地、生产车间、各种电商平台等,这样在劳动教育中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感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以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媒力量,传播劳动教育正能量,营造全社会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劳动教育氛围。

总之,职业院校要按照《意见》和《纲要》要求,根据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情况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相关制度机制,确保课程资源、场所、师资等硬件资源到位,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活动中穿插劳动实践等各种途径实施,处理好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传统劳动形态与新形态的关系,与社会相关机构部门、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协同合作,注重劳动教育研究,注意劳动安全风险防范,才能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3]郑银凤.“90后”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2]袁华高. 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 [J]. 教育教学论坛,2017(26).

[4]陈宝生.抓好顶层设计 推广地方经验 强化劳动教育——教育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题调研座谈会[EB/OL].[2019-07-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907/t20190704_388973.html.

[5]陈艳红.高职院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路径和探索——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王盛.大学生田间地头农产品直播带货[N].中国教育报,2020-04-28.

[8]郑文彧.暑期实践“三下乡” 青春力量助扶贫[EB/OL].http://www.ah.xinhuanet.com/2020-09/02/c_1126444686.htm.

责任编辑:谢传兵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职业院校问题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