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18年天津市3家三甲医院CBM收录论文调查分析

2020-12-14周迪泽

医学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三甲医院科研管理文献计量

周迪泽

摘要:目的  了解2016~2018年中國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3家综合三甲医院论文情况。方法  以CBM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高级检索”途径,以“作者单位”为检索字段,检索时间限定为2016~2018年,对以上3家医院近3年的发文数量、刊载期刊种类、核心期刊发文量、学科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3年发文总量分别为1229、672、637篇;核心期刊发文量分别为829、400、344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分别是天津护理、中国城乡企业卫生、医疗装备;中华医学会期刊发文学科分布最高的科室分别是移植中心、麻醉科、心血管科和脊柱外科。结论  上述3家医院近3年发文数量和质量均呈下降趋势,3家机构医学科研整体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应完善科研管理和科研激励机制,加强科研能力的培训,加大与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合作交流。

关键词:CBM;三甲医院;文献计量;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21.007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21-0020-04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apers from Tianjin First Central Hospital, Tianjin Third Central Hospital, and Tianjin People's Hospital included in the 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from 2016 to 2018.Methods  The CBM database was used as the data source, the "advanced search" approach was selected, and the "author unit" was used as the search field. The search time was limited to 2016~2018. Analyze the number of articles issued by the above three hospitals in the past 3 years, the types of journals published, the amount of articles issued by core journal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isciplines.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Tianjin First Central Hospital, Tianjin Third Central Hospital, and Tianjin People's Hospital in 3 years were 1229, 672, and 637 respectively; core journals published 829, 400, and 344 articles respectively; the most published articles the journals were Tianjin Nursing,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Enterprise Health, and Medical Equipment; the departments with the highest distribution of journals in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were Transplant Center, Anesthesiology, Cardiovascular, and Spine Surgery.Conclusion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above three hospital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have shown a downward trend. The overall level and quality of medical research of the three institutions needed to be improve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centive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bilit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Key words:CBM;Top three hospitals;Document metrology;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系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开发研制,收录1978年至今18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该数据库收录范围广、种类齐全,是我国目前收录范围最广、涵盖期刊种类最全的大型生物医学综合数据库。本研究以此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为依据,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2016~2018年天津市3家三甲医院科研论文的发文数量、核心期刊发文量、论文期刊分布、中华医学会期刊发文量及论文合作等情况,以了解以上3家机构科研论文产出的变化趋势和科研进展情况,进一步探讨科研论文成果与科研管理的关系,为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效促进天津市医学科研的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一中心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以下简称“三中心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天津卫健委”)下属的3家综合三甲医院,在天津市医疗科研整体水平占有较高的地位。以CBM为统计源,检索日期为2019年2月11日。应用CBM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途径,以“作者单位”为检索字段,以单位名称为检索词,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构建检索表达式。3家医院发文情况的检索策略分别为:(“天津”[作者单位])AND “第一中心医院”[作者单位];(“天津”[作者单位]) AND“第三中心医院”[作者单位];((“天津”[作者单位])AND“人民医院”[作者单位])NOT “第二人民医院”[作者单位],年代限定为“2016-2018”。

1.2方法  根据数据库设定的“全部”“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期刊”三个检索结果过滤器,统计各医院2016~2018年总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和中华医学会期刊发文量。应用数据库检索结果文献计量学分析功能,对第一作者、论文刊载期刊分布和合作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其中中华医学会期刊发文量科室前十名分布,以第一作者的机构和科室为准进行统计,即第一作者非该机构的不纳入统计数据,同一机构不同科室的以第一作者所属科室为准纳入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应用Excel进行统计,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机构发文情况  2016~2018年3家医院CBM收录论文数量依次为一中心医院1,229篇、三中心医院672篇、人民医院637篇,共计2,538篇,一中心医院发文量远远高于另外2家医院。核心期刊发文量一中心医院最高,共计829篇,占总发文量的67.45%;三中心医院400篇,占59.52%;人民医院344篇,占54.00%。但3家機构核心期刊年发文量与机构年总发文量一致均呈下降趋势。3家机构核心期刊年发文量占机构年总发文量的百分比,从2016、2017、2018年,一中心医院分别为75.17%、67.13%、57.80%,三中心医院分别为62.08%、55.90%、60.34%,人民医院分别为61.34%、50.64%、48.19%。其中一中心医院与人民医院核心期刊发文量占比逐年减少,三中心医院2018年核心期刊占比较2017年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16年。按照论文数量进行排序,一中心医院排名第一,见表1。另外,目前3家机构核心期刊发文量均超过半数以上,特别是一中心医院,见表2。

2.2期刊分布情况  对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分析显示:3家机构2016~2018年发文量第一的期刊分别是《天津护理》(一中心医院,70篇)、《中国城乡企业卫生》(三中心医院,31篇)、《医疗装备》(人民医院,71篇)。3家医院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有6种期刊相同,分别是《天津护理》《中国城乡企业卫生》《医疗装备》《天津医药》《继续医学教育》。依据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3家医院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拥有量分别为:一中心医院4种,三中心医院和人民医院均为2种,见表3。

2.3中华医学会期刊发文科室分布情况  一中心医院中华医学会期刊发文科室主要分布在移植中心、肝胆外科、麻醉、放射科和耳鼻喉-头颈外科,特别是移植中心3年间发文量为70篇,接近排行第2位肝胆外科的3倍,更是远远高于其他科室。三中心发文量最高的是麻醉科,其次为心脏中心和急诊科,其余各科室的发文量差异不大。人民医院各科室发文量分布均衡,但发文量远远低于三中心,与一中心差距更大,见表4。

2.4院外合作情况  2016~2018年,一中心医院院外合作论文的数量最多,共63篇。三中心医院最少,19篇,人民医院29篇。从合作的地域看,一中心医院较广,涉及国内17个省(直辖市),还有国际合作(英国)。其他2家医院的论文合作数量相对较少,合作的区域也不多。北京市因医学资源优势明显,距离天津近,使其成为以上3家机构合作最多之地,见表5。

3讨论与建议

3.1 3家机构论文发文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  2016~2018年,3家医院的论文发表数量均呈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一中心医院3年下降21.06%,三中心医院下降35.32%,人民医院下降30.25%,三中心医院降幅最大。3家机构科研论文数量的总体下降可能与近年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调整有关,强调卫生技术人才的评价应突出临床实践,改变过去职称评定唯论文现象。从2015年起,天津市卫健委也将中级及以下职称评审下放到医疗机构,由医院自主评审,改变以往统一评审,将论文数量作为职称晋升硬性指标的模式。

虽然职称政策调整对作者发文热情有一定的影响,但科研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出,是科研发展的重要指标[1]。特别是论文的质量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机构科研水平,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对其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反映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3家医院核心期刊的发文量2016~2018年也呈下降趋势,且在前10名发文期刊中核心期刊的拥有量占比不高。本研究中的3家医院均为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属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其科研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仅次于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总医院。三家医院能够代表着天津市医学科研的实力,其论文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提示本市医学科研水平有下滑趋势,医学技术发展后劲不足,医学科技人员的科研动力不足,应引起各级科研管理机构部门的重视。

3.2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医院科研潜力  尽管3家医院的发文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但从核心期刊的发文量占比来看,一中心为67.45%,三中心医院59.52%,人民医院54.00%,3家机构核心期刊发文量均超过半数以上,特别是一中心医院接近70%,显示论文整体质量较高。说明3家医院还是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和实力。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离不开科研政策的引导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在科技政策上应对医院予以支持,制定科研扶植政策,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整合科研资源,加大资金支持。同时加强科研人才培养,以老带新。一方面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调动具有科研能力医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科研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设立面向他们的科研启动基金,充分发挥医院的科研潜力。

3.3提高医院科研管理水平,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对于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科技意识,在管理上不但要建立健全各种科研制度,还要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科研管理服务。如建立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大量信息,搜集整理科研动态信息,同时挖掘有用的医学科技信息,采用主动推送服务方式,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课题招标、成果申请、科技前沿等动态信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为医院的科研提供优质网络信息服务[2]。

医院科研管理者也需要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科研管理的素质和水平,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促进医院科研水平整体提高[3]。如一中心医院针对医院各科室科研不均衡的问题,依据科研能力将科室划分为不同层级,在保证移植重点学科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同时,加大对科研能力较强的肝胆外科、麻醉、放射、耳鼻喉-头颈外科等科室的支持力度,促进这些科室科研水平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对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的其他科室进行积极引导,调动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加强临床与科研的密切联系。三中心医院以研究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在天津市及华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消化肝病科3年中华类期刊的发文量只有4篇,远远低于本院麻醉科18篇、心脏中心8篇。人民医院创建于2002年,由原天津第二中心医院、滨江医院、红十字会医院三所医院合并建立。其中滨江医院的肛肠外科,红十字会医院的脊柱外科在华北地区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合并后两个科室3年的发文量分别是4篇、2篇,学科优势不明显。建议这两家医院针对针对学科优势不突出,科研成果较少的问题,整合医院科研资源,加大支持力度,集中发展优势领域和重点学科,在短时期更高效地获得高质量的科研产出。今后以这些学科为龙头,带动医院整体科研力量的发展。

3.4加大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能力  科研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研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医护人员开展科研的意愿除了与医院科研政策、科研氛围有关外,还与其科研能力密切相关。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在制定科研激励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请本院科研能力强的人员,或者外聘专家,开展医学文献检索技能、科研选题与科研设计,临床科研研究方法,统计学知识,科研标书与科技论文的撰写等,使医护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医学科技前沿,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学会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特别是SPSS等统计学软件,进一步提高其科研能力,立题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

本次研究发现作者投稿期刊过于集中。3个机构发文量前10名的期刊有6种期刊相同,且期刊地域大都局限在津京地区,显示医务人员的投稿意象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多以本地及附近地区期刊为主,投稿过于集中,也影响论文的录用。另外,发文量前10名期刊中核心期刊的拥有量不高,且期刊综合影响因子较低,大多小于1。反映3家机构学术影响范围有限,高水平、高层次的论文较少。因此还应该积极开展投稿方式和期刊种类等知识的普及培训,熟悉专业期刊和核心期刊的种类,将研究结果及时转化成论文,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3.5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促进科研实力的提升  3家机构的论文合作率都不高,国际合作只有一中心医院有1篇论文。在合作地域上呈现北多南少,与广州、上海、江浙等医学科技水平较高地方的机构合作较少。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利用各专业学会,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4]。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选派具有科研潜力的医护人员到外省市、国外先进的医院学习深造,拓宽其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先进的医学技术。组成专家访问团去国外对口医院、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协商合作,推进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5]。以外聘专家教授,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带动学科的发展。举办各种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通过学术报告,分享最前沿的医学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即为本市广大医护人员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也为开展科研合作提供契機,对提升医院的知名度也十分有利。

3家机构即要积极与本市科研能力强的医学院校、研究机构和教学医院合作外,还应突破地域限制,加深与周边专业水平较高地区北京的医学科研机构合作,更应该以国内重点学科排名为导向,加强与其他地区专业水平领先的机构合作,进一步带动天津市医学各专业的发展,提升医学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爱翠,刘成友.我院2013-2017年科研论文发表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3):172-175.

[2]武岳,于明.网络化综合管理平台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2):194-195.

[3]贾光耀.医院科研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6):71-72.

[4]林晓静,杨瑾.建设互联网+学术会议平台引领学会创新发展[J].学会,2018(12):45-47.

[5]李玉明,丛爱玲,耿青.2002-2016年山东省3家三甲医院SCI收录论文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8,31(2):147-153.

收稿日期:2019-11-20;修回日期:2019-12-26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三甲医院科研管理文献计量
地市级三甲医院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临床路径应用研究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论民办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创新
某三甲医院企业内部无线网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