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引进研究型数据资源中的互馈机制构建分析

2020-12-14韩新月冷熠

新世纪图书馆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韩新月 冷熠

摘 要 文章主要针对图书馆数据资源引进活动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建立一项切实有效的互馈机制,建立相应模型。通过分析互馈机制以需求发现互馈为内在驱动力,以经济互馈为最终目的,以技术互馈为外在保障条件,以信息互馈为基本形式、根本方法和直接的效果反映,图书馆在数据资源引进工作不同阶段的信息输入输出,构成了多元主体互馈机制的内容架构。最后,建立和运行数据资源引进的互馈机制,将推动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职能调整和制度规范的更新与完善。

关键词 数据资源 资源引进 互馈机制 利益相关者

分类号 G255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0.10.010

Abstrac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ffective cross-feedback mechanism an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mong stakeholders in the library data resource import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cross-feedback demand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he cross-feedback economic is the ultimate goal, the cross-feedback technology is the supporting conditions, and the cross-feedback information is the basic form, fundamental methods and direct effect reflection of cross-feedback mechanism. Information input and output of the library in data resource importation constitutes the content framework of the cross-feedback mechanism. At last,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ross-feedback mechanism in data resources importation would promote business process restructuring and functional adjustment, as well as system update and improvement of library.

Keywords Data resource. Resource importation. Cross-feedback mechanism. The stakeholders.

0 引言

数字文献已经成为科技领域学术信息创作与出版的主要形态,数字形式出版是所有国际科技出版社的基本出版形态[1]。与传统资源相比,研究型数据资源更加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目标实现,信息内容也再向数字化进行转换,而在数据资源供给方面,其供给模式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进行改变。这些转变推动数据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依赖性结构更加紧密,互动关系错综复杂。

互馈机制基于复杂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工作过程之间的互动作用,强调某种效应对引起这种效应的原因以及整个工作系统的影响,包含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益的耦合现象,以及相互竞争的冲突现象,其特点是通过控制不同节点上反馈的信息流来调整系统行为。当互馈行为对系统、系统中的相关要素及其间的关联行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时,可将其称为正向互馈,反之称为负向互馈[2]。

研究型數据资源引进工作系统由图书馆、用户、数据创建者、资源供应方等利益相关者构成,依托数据资源和研究需求所产生的依赖性结构,依照国家法律政策,顺应市场机制发展,通过加强信息和行为的有效沟通与反馈,在达到共同目标和合理维护各方利益的前提下,选择最优行动策略,实现多元主体利益平衡。对于整个系统环境来说,互馈机制是一种调和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系统和各个要素的运转效能。图书馆引进研究型数据资源的过程属于控制论意义上的控制过程,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相互的信息反馈和行为反馈,形成多向的信息流动闭环控制,从而促进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合法保护。

1 多元主体互馈关系

1.1 图书馆——用户

用户信息需求是图书馆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建立与用户间的密切关系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公共关系活动。图书馆引进数据资源,并完成基于数据、信息以及知识层面的数据聚合[3],向用户输送数据资源与知识服务,通过分析用户信息行为,图书馆获取用户对数据资源的需求层次、利用行为规律、数据利用效果等信息,作为继续开展数据资源引进和服务的依据。用户从图书馆获得所需数据资源,其信息需求和行为是图书馆开展数据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图书馆通过采取及时、准确的行动,构成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

1.2 图书馆——图书馆主管机构

图书馆主管机构权利主要包括[4]:①制定关于图书馆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并监督图书馆执行;②以公共资金支撑图书馆的正常运转;③ 任命图书馆馆长等主要领导;④ 对图书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管。主管机构为图书馆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和制度保障,关系到图书馆数据资源建设战略和引进能力。及时向主管机构汇报数据资源建设工作,提供管理与决策相关信息和参考建议,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展示图书馆价值、获得认可和支持的重要方面。

1.3 图书馆——数据创建者/提供者

数据资源创建者和提供者主要包括研究机构/团队、出版机构、资源中间商、Internet信息内容提供商、IT产品供应商等。在开放获取背景下,特定领域的作者和学术机构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数据资源创建者,出版正在成为基于数据的生态系统[5]。在信息链和价值链上,数据资源创建者/提供者与图书馆都属于上下游关系,相互之间在社会职能上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他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双方能够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有效协议[6],呈现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的关系:在数据资源创建、流通以及相关工作机制安排等方面,既存在以达成合作为目标的正向互馈关系,也存在由于资源垄断、价格争议、权益冲突等带来的负向互馈关系[7]。

1.4 图书馆——信息情报机构

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等信息情报机构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① 联合制定和修定战略规划、行业标准规范;② 学术交流;③ 业务经验交流;④数据资源联合引进;⑤联机编目和联机检索;⑥数据资源共享与文献传递服务;⑦设备资源共享;⑧人力资源共享。以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为基础的充分合作是现当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面,互馈是相互借鉴与促进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图书馆群体合力作用。

1.5 用户——数据创建者/提供者

用户是数据资源直接使用者,同时也可能是贡献者(创建者)。对具备用户创建、推荐、评论和注释等功能的数据资源,提供者吸收用户传递的信息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用户与提供者之间的互馈行为能够促进双方进行交流,不但减轻图书馆的信息传递压力,而且有利于图书馆更多地获取用户信息和创建者信息,从而形成良性交流循环。

1.6 其他互馈关系

图书馆与行业学会和协会(包括联盟)、研究机构、传播媒体之间,图书馆内部业务部门之间,以及用户之间,都存在不同形式的互馈行为。行业学会和协会(包括联盟)影响体现在战略规划、政策方针、标准规范方面[8];研究机构影响体现在数据资源创建、供给与需求方面,跨机构合作是未来5年驱动学术和研究型图书馆技术应用的长期趋势,对于提高图书馆学术资源获取能力以及图书馆对任务导向型合作项目的参与度具有推动作用[9];而传播媒体影响则体现在图书馆信息传播与用户信息采集方面。

围绕数据资源引进的图书馆各部门工作内容互相渗透,资源建设部门、信息技术部门、信息服务部门之间出现更多的工作融合。例如,专题信息服务参与数据资源需求评估,法务部门参与数据权益管理等。用户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信息分享也是一种互馈表现,交流虽然使一部分用户能够通过其它用户满足数据信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对图书馆的依赖,但能使數据资源与服务嵌入用户环境,进而更准确地获取用户需求和数据利用行为,作为开展数据资源建设和服务的依据。

2 互馈机制实现形式

2.1 需求互馈

图书馆和资源创建者/提供者收集、组织、分析研究用户信息,挖掘提炼用户需求的表现特征、变化规律和潜在需求趋势,为数据资源创建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10]。数据资源引进工作强调馆员导向与用户导向模式的协调应用,用户表达需求并对创建者/提供者争取价值认可的需求做出相应回应,以使图书馆和创建者/提供者能够对自身行为效果做出评价和判断[11]。从这个角度看,需求互馈是互馈机制的内在驱动力。

2.2 技术互馈

技术互馈渠道一般由数据资源创建者/提供者主导,形式包括:线上线下培训;邮件反馈;定期或不定期收集用户技术反馈信息;设立技术支持论坛、群组等。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技术互馈的重要方面。技术互馈是互馈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条件。

2.3 经济互馈

实现经济互馈是互馈机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数据资源产业经济效益与图书馆及用户的生产经济效益之间相互影响,图书馆数据资源引进与服务是实现数据创建者/提供者经济利益的现实途径,也是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数据经济保障、实现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方面。在实践中,由于数据资源生产成本、图书馆经费、用户使用成本等因素影响,往往容易出现经济互馈不充分的问题,加强沟通与联合、降低文献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合理构建博弈模型是图书馆增强经济互馈的有效方式[12]。

2.4 信息互馈

信息互馈是表现互馈机制的基本形式、根本方法和直接的效果反映。根据维纳的观点,信息是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3]。在数据资源引进活动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互馈最终都反映为信息互馈,研究互馈机制重点是研究信息互馈的内容、时间控制、途径和手段,建立管理制度,以保障信息互馈真实、稳定和有效。其互馈机制实现形式大致如图1所示。

3 互馈机制内容架构

3.1 制定策略阶段

以图书馆资源建设部门为主体,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输入输出而完成的互馈贯穿数据资源引进全流程。在制定策略阶段,图书馆资源建设部门需要根据目标用户群需求、图书馆职责定位、发展规划目标、馆藏资源和服务功能、经费预算等制定引进政策(采选原则)。

3.2 数据资源评估阶段

实践中一般由资源建设部门代表图书馆作为评估主体,对数据资源进行研究价值、资源建设价值以及建设成效方面的综合评估,互馈内容广泛,如表2所示。

3.3 引进方案设计阶段

在引进方案设计阶段,图书馆资源建设部门与其它图书馆和资源提供者沟通互动,在多轮信息互馈和行为互馈中找到利益平衡点。

3.4 洽商阶段

在洽谈中充分占有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合理、准确的分析和反应,是取得理想谈判效果的重要保障之一。洽商阶段互馈信息密集,并且互馈节奏相对较快。

3.5 引进阶段

图书馆与数据资源创建者/提供者签署引进协议,资源提供者为图书馆提供数据、开通使用权限,双方开始履行合同权利和义务。法律界和行业学协会的关于数据资源许可协议的倡导和研究信息,可以作为引进阶段制定协议的参考,如IFLA《许可协议的原则》(IFLA Licensing Principles)、开放知识基金会(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ODC协议、英国《开放科研数据协议》(Concordat on Open Research Data)等[14-16]。

3.6 使用与维护阶段

在数据资源使用与维护阶段,图书馆需要频繁地与用户、数据创建者/提供者、其它图书馆进行交流,排除使用故障,保障数据馆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关于互馈机制运行的建议

图书馆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资源中的多元主体互馈关系和行为的共同目的才能使图书馆活动更加稳健有效。因此,笔者对于互馈机制运行提出如下建议。

4.1 确立科学的工作制度

数据资源引进互馈机制,可以促使工作机制具备内聚功能,使图书馆从数据资源引进活动的自发性调节上升为一种管理性方法体系。互馈机制涉及的“制度”是一组关于利益相关者集体行为的行动规则,包括数据资源共建共享规则、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规则、管理方法和程序、标准规划制定和执行、合同契约、法律法规等。互馈过程借助于规范化的信息反馈制度,使用规范的、标准的信息符号,不仅能完善信息运行机制,减少不必要的信息传递环节,以避免由于传递层次过多而导致信息损耗和失真的情况,而且能尽可能减少工作任务之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出现由于权责不明而导致的工作重复或遗漏。科学的工作制度同时追求稳定性和适应性,但稳定不等于僵化,稳定的工作制度应具备高度适应性,只有当工作制度适应数据资源引进的新情况、新需求和新条件,它才能够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

4.2 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复杂关系管理

图书馆在每个业务系统担任不同的角色,需要做到对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业务进行一元化的管理。互馈机制技术管理的实质就是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完成对图书馆业务关系的整体有序化管理,包括:①建立利益相关者档案,可借助技术手段在特定工作平台上完成;②管理利益相关者活动,对利益相关者的常规业务往来和突发事件建立充分预期,明确责任人制度;③ 开展利益相关者教育与培训,在不同层次上组织教育和培训,如针对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数据资源需求分别向用户和资源提供者提供培训等。

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馈管理平台包括图书馆网站、APP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第三方传播平台。图书馆与数据资源创建者/提供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馈往往发生在后台,可通过专门的电子资源管理系统(EMS)完成,如MIT开发的VERA(Virtual Electronic Resources Access)系统、数字图书馆联盟开发的ERMI(Electronic Resources Management Initiative)系统以及Exlibris公司与MIT、HALF联合开发的Verde系统等。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CALIS)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分别建立了专门用于展示和沟通资源引进工作的平台,成员单位可以通过平台了解数字资源引进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引进通知、服务信息、培训课件等[17-18],但这两个平台主要支持初步的信息展示和交换,深层次的信息处理还只能依靠人工完成。

4.3 做好风险管理

由于数据资源引进互馈机制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多种相关因素和未来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策略、技术、管理、经费等方面的风险,导致数据资源引进工作出现偏差,进而造成负向互馈作用影响到利益相关者,最终数据资源引进活动绩效贬值。为达到规避和降低风险的目的,应当树立风险意识。通常情况下,获取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最佳途径,而互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互馈机制中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是:以信息互馈为主要渠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采集、分析和应用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排除无效信息和错误信息干扰,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充分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和行动。

参考文献:

张晓林,吴振新,赵艳,等.国家数字科技文献资源长期保存体系的战略与实践[J].图书馆杂志,2017,36(12):14-19.

曹作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评价[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吴卫娟.科学数据资源聚合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8(10):43-48.

舒和新.图书馆权利:意含、实质与保障[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3):112-114.

张晓林.颠覆性变革与后图书馆时代:推动知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1):4-16.

REYES P M. A game theory approach for solving the transshipment problem: 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teaching tool[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6, 11(4):288-293.

张静,陈长月,史淑英,等.代理商在引进国外数字资源工作中的法律角色[J].现代情报,2017,37(12):123-125,130.

赵乃瑄,金洁琴,冯琴.中国跨系统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实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32-47.

BECKER S A,WMMINS M,DAVIS A,等.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图书馆版[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3):114-152.

曹作华,都平平.基于网络的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资源建设互馈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3(9):67-71.

肖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引进回顾与前瞻:写在CALIS项目建设20周年之际[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3):18-27,66.

王丽娜.外刊数据库垄断趋势下的购销博弈[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10):33-36,81.

张文焕.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现代管理[M].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0.

IFLA,Executive Board. IFLA Licensing Principles[EB/OL].[2020-04-12].https://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licensing-principles-2001.

罗娇.开放数据的著作权解决方案: ODC协议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9):23-32.

RUCK.Concordat on open research data[EB/OL].[2020-04-12].https://www.ukri.org/files/legacy/documents/concordatonopenresearchdata-pdf/.

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心站[EB/OL]. [2019-12-28].http://www.calis.edu.cn/.

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EB/OL].[2019-12-28].http://www.ndlib.cn/.

猜你喜欢

利益相关者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多元内部治理结构探究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基础设施类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下利益相关者与股东利益的平衡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广东省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征与评价
中国电网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报告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