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要反映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2020-12-14王珏婧郭光辉
王珏婧 郭光辉
“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最近,国土资源部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次会议关于3226号建议的答复》,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网络热点。经过微信、微博、抖音、澎湃、新浪、腾讯等各大平台推送,多篇相关报道点击量超10万+,均使用了“重磅” “明确”的标题。这条建议的提出者就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
近日,在陕西北路民主党派大厦,记者采访了邵志清。说起这条建议产生的热烈反响,邵志清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那几天正好有机关的同事跟我一起出差,他们都说看到了报道。再后来国外的朋友、老家的中学同学都纷纷发来消息说看到了报道,我才感觉到这份建议的影响力是蛮大的。”对于各种10万+的转发,邵志清认为,这份建议能得到如此的关注,因为它反映的问题涉及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顺应了大部分人的期待。 “这份答复既不是一个法律,也不是一个新的规定,它只是梳理重申了原有的规定,并对此作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面对各种媒体所报道的“重磅”和被误读的“新政”,邵志清认为,在既往有关农村宅基地的司法实践中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值得认真探讨,有关的司法条款在各地的执行中也有着很多的不平衡,这时更需要得到一个权威的、统一的、明确的解释。
提交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一种重要方式,邵志清十分重视。每年全国人代会召开前,邵志清都会进行深入调研,力争使所提建议更有针对性。今年在准备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时,邵志清注意到一位致公党党员关于不动产登记问题的课题报告,这篇报告为他提供了原始素材。他觉察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建议,因为不动产登记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一个人数庞大的群体。但是对他来说,不动产登记又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他查阅了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但因不动产登记问题涉及的面很宽,他仍然担心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今年五月在北京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邵志清特地与上海代表团一位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代表进行了探讨,吸纳了他的建议,对准备提交的建议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邵志清说:“虽然这个建议是以我的名义提交的,但也凝聚着我们党派成员和其他代表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邵志清告诉记者:国土资源部会商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保密局、最高人民法院、农业农村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后,综合各部门的意见,对他建议中提出的九个方面的问题逐条进行了答复。这是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办理结果最满意的建议之一。
在海量的留言评论中,大部分网友均表达了“落叶归根、远航归港”的期盼。在邵志清看来,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对于盘活农村资源、破解农村日趋严重的“空心化”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是很现实的问题。数量可观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经进入了城市,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将他们‘隔离了,还怎样进行新农村建设?当拥有着开阔的视野、掌握着先进技术的人们怀着‘乡愁而回,建设新农村的空间才算是真正地打开了。”如何将这批 “现代化的城里人”的“根”留住,如何将他们的技术、资金、视野留住,邵志清认为,这是下一步深化改革需要繼续探索的问题。
邵志清现任致公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曾任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已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信息化专家,他曾多次就信息化建设、个人信息保护、社会信用、安全生产等提出议案或建议,不少议案建议都被有关部门采纳,但邵志清并不满足。回顾过去的履职经历,他提出的议案建议涉及的问题大多是在自己专业领域。邵志清认为代表要勇于挑战自己,跳出自己熟悉的领域,开阔视野,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的痛点。邵志清说,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代表履职要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才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不断提升履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