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0-12-14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523400汤步階刘暖林石波李远辉包小丽郭腾洲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523400)汤步階 刘暖林 石波 李远辉 包小丽 郭腾洲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神经外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该疾病起病急且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中基底核区是较为常见的出血区域。目前,临床上对HICH通常采取外科手术来将血肿快速清除,尽快将颅内压降低,以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1]。近年来,对HICH的治疗以微创钻孔引流术为主,其治疗效果得到临床认可;临床实际应用时对术中对钻孔引流入路的选择(经颞部或者经额部)并没有统一标准[2]。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钻孔引流入路的治疗效果,对我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9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59例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经颞组和经额组,其中经颞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6.52±7.23)岁,入院时平均血肿量为(41.35±4.65)ml;经颞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5.94±6.84)岁,入院时平均血肿量为(42.20±4.50)ml。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HICH;②入院时血肿量为30~50 ml(多田公式计算法);③发病至入院未超过24h;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合并症,如脑疝;②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③凝血功能障碍;④伴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匹配(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术前及术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s)
附表 术前及术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经颞组 26 33.77±5.54 22.79±3.82经额组 33 34.04±5.62 17.46±2.98 P 0.184 6.024 t 0.427 0.000
1.2 方法 经颞组采用经颞部入路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经头颅CT掌握血肿最厚部位和血肿区域径线,将刺点与入针走向标记于患者头皮,钻引流专用孔,将穿刺点部位皮肤切开长约1.5cm并钻出穿刺孔,然后置入带芯引流管,操作时避开重要动脉和功能区;拔出针芯,将30%~40%血肿体积抽出后置入引流管;穿刺针进入深度为穿刺方向血肿径线长度和皮质与血肿边缘最近长度之和。经额组采用经额部入路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穿刺时和血肿矢状面或者长轴方向相平行,血肿清除操作与经颞组相同。术后,给予全部患者应用尿激酶,其计量按照血肿清除情况而定,即达到清除总量=基础水平4/5。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CT测量两组患者术后3d、7d的血肿残余量;②观察术后3d、7d意识恢复情况,即清醒例数;③采用NIHSS评分对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其分值越高则损伤程度越严重;④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3d、7d两组患者的血肿残余量比较 经额组术后3d血肿残余量(20.82±4.91)ml,和7d血肿残余量为(9.18±1.48)ml,经颞组术后3d血肿残余量(25.38±4.57)ml,和7d血肿残余量为(11.36±2.02)ml,经额组血肿残余量明显少于经颞组(P<0.05)。
2.2 术后3d、7d意识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3d经额组意识清醒患者24例(72.73%),明显高于经颞组11例(42.30%)(P<0.05);术后7d经额组意识清醒患者31例(93.94%),和经颞组22例(84.62%)相比,其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2.3 术前及术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较,其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经额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经颞组(P<0.05),详见附表。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颞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3/26),经额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5/33),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上对HICH的治疗原则为快速接触血肿压迫,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目前,临床上多通过手术来清除血肿,尤其是血肿量≥30ml,发病到入院时间未超过24h的患者,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对其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3]。微创钻孔引流术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术中可采用经颞及经额两种手术入路,临床上对两种入路的方式并没有统一的选择标准,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两种入路对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的治疗效果。以往有研究显示[4],手术需要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血肿位置及范围,考虑对脑功能区的挤压程度,术中选择经额入路安全性更高,并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在本研究中,术后3d、7d经额组较经颞组的血肿残余量明显减少,且术后3d经额组意识清醒患者24例(72.73%),明显高于经颞组,说明了经额入路可以提高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快速有效解除颅内压迫。基底节区HICH一般呈类肾形的出血区域,经额入路能够扩大作用范围,有利于术中操作,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5],本研究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的NIHSS评分发现,术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较,其结果无明显差异;术后经额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经颞组,这提示了对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行经额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能够明显减轻对神经功能的损伤;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由于本研究在病例选取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样本量较小,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深入地研究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救治方法,为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更有效的临床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中等量基底节区HICH患者采用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量,术后意识恢复较快,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