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源香椿抗寒试验

2020-12-14朱小薇周艳伶雒雅婧

广东蚕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抗寒生长量香椿

朱小薇 周艳伶 张 娣 雒雅婧

(承德市滦平国有林场总场 河北承德 068250)

香椿(Toona sinensis),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长江南北地区。香椿喜光,较耐湿,适宜生长于湿润的土壤中,一般以砂土为好,适宜的pH 为5.5~8.0[1]。香椿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是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区土层肥厚的重要用材树种,“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树种。香椿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2]。然而,香椿耐寒性较差,相关研究较少。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过渡地带,冬天最低气温可达-29 ℃,且本地也具有分布零散的特点,所以是香椿抗寒性研究和抗寒香椿筛选的有利地区。本试验收集承德地区自然分布且生长健康的香椿树种子,通过优化的种子繁殖方式培育香椿苗,再通过室外过冬抗寒措施,选择优良抗寒的香椿品系,将为抗寒品种的获得和推广提供优良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选择

试验地设置在虎什哈林场南白旗苗圃地内。面积约为8.35 亩,地块平整,地力肥沃。

1.2 样本采集

为了调查承德地区香椿是否存在抗寒品种,特此收集4个地域香椿种子,分别为密云区、兴隆县、滦平县巴克什营镇、滦平县于营子乡。对收集的4 样种子进行育苗培育,并进行抗寒试验。

为确保种子质量,一律选择阳坡地区的香椿树进行采种。大概在11月下旬,当香椿果实变为黄褐色,进而再变为棕褐色或深褐色,蒴果先端纵向开裂后,才表明果实种子已达充分成熟期,此时是最佳采种期。具体的采种方法为将铁丝绕成一个圆圈,再在圆圈上缝上一个布袋兜(似捕虫网),将布袋兜绑在竹竿上,采种时举起竹竿将布兜儿套在果实串上左右摇动,种子即可从开裂的蒴果中落入布袋内。采集的种子饱满,已充分成熟,千粒重在16 g 以上,其发芽率达到95%以上。需要注意果实和种子都不能暴晒,膜质翅也不能摘除,否则会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收后晾干,果皮开裂后种子自行脱落,经去杂后方可贮藏备用[3]。

1.3 浸种催芽

播前要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为30%~80%,则要加大播种量。香椿播种每公顷需种量为371 kg,播种前将种子和水按1∶3 的比例放在40 ℃的温水中,浸种5 min 左右,不停地搅动,然后放在20 ℃~30 ℃的水中浸泡24 h,种子吸足水后,捞出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控去多余水分,放到装有营养基质的营养杯中,每个营养杯内播种3~4 粒种子,上盖2 层纱布,置温暖避光处催芽,温度控制在20 ℃~25 ℃[4]。

1.4 适时播种

于3月底进行播种,设置4 块样本播种试验地,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砂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结合整地施肥,撒匀,翻透[5]。在1 m 宽畦内按30 cm 行距开沟,沟宽5~6 cm,沟深5 cm,当30 %的种子裂嘴冒白芽尖时,将催好芽的4 种香椿种子与细砂或者细土掺拌均匀播入4 块试验地中,覆盖2 cm 厚的土,并做好标记。

1.5 分株栽植

设置4 块样本栽植试验地,地块地力条件、阳光照射条件要大致相同。待香椿苗育成后,苗高约为8~9 cm,在早春发芽前定植。将4 种香椿苗分别栽植到4 块试验地中,每种香椿苗栽植1 200 株,栽植株行距为70 cm×70 cm,都为单行栽植。定植后要浇水2~3 次,以提高成活率[6]。越冬抗寒试验要确保每种样品植株成活苗木株数为1 000 株。

1.6 苗期管理

香椿的田间管理虽然属于粗放管理,但是为了使其生长快、产量高,还需要注意水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适时浇水、施肥对苗木生长比较关键。7—8月间是苗木生长的高峰期,但是天气炎热,土壤温度较高,苗木木质化程度低,抗逆性差,因此苗木比较容易发生日灼。这是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按照量少多次的原则,及时给土壤浇水,从而降低土壤温度。每隔2~3 d 浇1 次水。为满足苗木生长高峰期对养分的需求,6月下旬对苗木进行1 次施肥。采用条状带施,施后覆土浇水[7]。此外,还要及时松土除草,以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的消耗。

1.7 越冬抗寒

虎什哈地区分布于北纬 40°45′~40°57′,东经116°43′~117°04′,冬季气温寒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0 ℃。为了使冬季苗木不遭受冻害,在寒潮来临之前,可以对苗木进行防寒处理。秋季对苗木叶面施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肥来控制苗木旺长,促进苗木木质化,预防冻害。于11月底,浇灌越冬水1 次。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随机抽取4 种样本苗木当年生长量,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通过对4 个种源香椿苗高和地径的测量,调查结果表明于营子地区种子育成的香椿苗木抗寒能力最强。

从当年生长量可知,于营子当年苗高能达到0.96 m,地径0.75 cm,在4 个地方中表现最好。巴克什营镇、密云和兴隆表现相当,都不及于营子。于营子海拔低,冬天温度比其他地方略高,因此,此处的香椿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多数更适应寒冷天气。连续两年的观察,均可发现于营子的长势优良。下一步香椿优良植株的选择应以于营子为主。

表1 四种香椿苗木当年生长量

表2 四种香椿苗木二年生长量

猜你喜欢

抗寒生长量香椿
华中农业大学揭示SaCBL1-like基因调控马铃薯抗寒能力形成的机制
香椿吃前要焯水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抗寒桂花香飘果博会
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
香椿
阿尔乡沙地不同杨树品种生长分析
香椿
戈壁红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