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有效性意见研究
2020-12-14黄德龙
黄德龙
(湖南省蓝山县南岭国有林场,湖南 蓝山 42580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不断飞跃,我国在生物学及植树造林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多项突破,传统森林培育及管护技术也得到了升级与改善。但森林破坏易,森林重建难,盲目的偷采滥伐及肆意破坏,对于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森林质量下降严重,恢复时间漫长。因此,我们更应加大对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重视,与我国现阶段森林状况进行有机结合,不断研究探索符合我国森林特点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的整体水平。
1 森林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1.1 森林保护意识淡薄,偷采滥伐现象严重
部分地区对于森林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认识程度仍只停留在“伐树卖钱”的层面,缺乏森林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只盲目追求通过大量砍伐林木换取金钱,却忽视了森林维持生态平衡、改善气候、抗震减灾、保持水土等环境保护方面的生态功能及社会服务职能,破坏了森林的稳定性与长期可持续发展,导致林区树木青黄不接,只能补栽幼木填补林区空缺,整体林区林龄结构低龄化现象严重,整体森林质量大幅下降[1]。破坏森林简单,却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进行补救,虽然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森林可再生周期很长,就算是普通的杨树林也需要至少10年才能生长成材,盲目的偷采滥伐对环境保护及森林质量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2 缺乏专业的森林管护人员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先进技术
森林资源的良好管护及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的管理与实践作用,但现阶段我国森林管理的相关法律还不够完善,基层森林管护人员人数少,负担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同时,由于缺乏造林、育林、森林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先进的森林管护技术,出现了森林品种过于单一、森林幼龄化现象严重、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林区幼木成活率低等许多问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森林资源损失,严重降低了我国森林资源质量。
2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有效策略
2.1 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意识,加强专业人才招募及培训
在落实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中,首先应当提高社会各界对森林资源的重视程度,对森林在空气净化、防风固沙、涵养水土、改善气候等方面对环境的巨大贡献进行大力宣传,让政府、林农及百姓明确森林保护不是一代人的义务与责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片森林质量良好的森林可以福泽数代人[2]。而没有计划的对森林资源进行偷采滥伐只会引起地球母亲的报复,不仅仅破坏的是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更透支了子孙后辈的资源,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百姓随意偷砍乱伐的思想。
2.2 综合防治病虫害,通过混种增强森林质量
单一树种的森林质量非常一般,对于病虫害侵袭的抵抗能力及生态环境稳定性均较弱,假如遭遇了针对森林树种的病虫害,就有可能对整片森林造成毁灭性打击。危害森林资源的常见病虫害有立枯病、腐烂病、松锈针病、红脂大小蟲等,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树木腐烂,枝干脱落,严重时还会导致树木死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森林质量。所以在荒山造林及森林养护过程中,需提前考虑好混种苗木类别,形成一定比例的混交林。湖南地区可在林区混交种植木荷、毛白杨、大青杨等耐贫瘠树种涵养水土,还可以混交种植一些楠木、红豆杉、红椎、光皮桦等名贵树种提高森林质量。混交时可应用行间混交方式,行间距在2m*3m为宜,但在中林生长过旺时,应及时注意疏伐,保证林间主要林中的养分、阳光及生长空间。混交林既有助于造林时为后续树种提供“先锋树种”,对水土起到较好的涵养作用,同时也能提升森林对于病虫害侵袭的抵御能力,精准提升整片森林的质量。另外可以从营林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进行治理,在混种提升森林防御能力的同时封山育林,及时将受到病害侵染的枝叶剪掉焚毁。或根据不同病虫害情况喷洒波尔多液、多菌灵、安得利粉剂、白僵菌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还可以通过黑光灯或者电网等物理方式诱杀害虫,促进森林的长期稳定发展,提升森林的综合质量。
2.3 严格控制采伐量,加强火灾防护
在利益的趋势下,过去部分林区偷采乱伐现象十分严重,对森林质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国家及当地政府必须加强对于森林采伐的重视力度,根据地森林状态严格控制当地林区的年采伐量,为森林资源质量逐渐恢复提供保障。
另外,可以通过优化林产品结构,增加林产品种类,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的方式,精准提升森林的综合质量。在避免形成单一的“伐树经济”的同时,为林区周边百姓提供工作岗位及人均收入。同时,可以运用现代技术优化森林防火系统,在森林内多角度布置实时监控,密切关注森林状态,出现火灾第一时间出警,积极落实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将森林损失降到最低。
3 总结
本文针对现阶段森林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以期提升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有效性,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