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020-12-14朱昱思
裴 峰,朱昱思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超声科,上海 201103)
超声科质量控制的效果决定着超声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为了适应当今社会人们对医疗高需求的现状,我们必须重视超声科工作质量,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1]。作者通过对所在区域内的10家三级和二级医院的超声质控督查结果,分析了超声科质量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 超声科在质量控制督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
1.1 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人才梯队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医院超声科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三级医院会以不同超声技术为依据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学科组,但是二级医院一般是将超声科、心电图等这些常规检查科室划分为一个科室内,被叫做功能科,三级医院部分诊室分布在临床科室内,而二级医院通常是一个人做很多工作,身兼数职,这些工作模式严重阻碍了超声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二级医院的人才梯队结构不够合理,多数表现为高级职称的人员缺乏。
1.2 超声人员专业技能良莠不齐
超声科快速发展,医院的超声专业人手短缺,超声医师均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通常是在工作人员上岗之前对其进行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培训,超声科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了不能作出准确的、全面的诊断报告。
1.3 工作量没有进行限定,致超声质控水准减低
近年医院每日平均超声检查量逐渐增多,在人员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工作量不断增加,不仅影响超声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导致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工作氛围紧张的环境下,对整体工作质量的提高是不利的,也会导致储存的图像质量不符合质控要求,超声诊断报告对阳性病灶的描述过于简单,在操作时对仪器的调节经常省略等方面,从而影响超声科室的质量建设。
1.4 超声结果缺少讨论与审核环节
超声诊断结果通常是由一个医师作出的,对于疑难病例无法进行讨论及上级医师审核环节,尤其是门诊、急诊患者的超声报告,若超声医师专业经验不够丰富,更加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情况。
1.5 规范化操作不够标准,超声诊断报告术语不够规范
通过质控督查发现多数医院超声科室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尤其是在检查前及检查工作中的仪器设备调节方面不符合质控要求。多数医院的超声科医师在书写报告时比较随意,常会出现术语不规范、描述不详细、提示欠准确等情况。
2 超声科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
2.1 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
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将超声科室做大做强,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组,提高医院设备的利用率,确保工作质量不断提升[2]。
2.2 加强对超声科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力度
单位要重视超声科人才队伍的培养及建设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力度,首先要把好招聘关,在招聘超声科人员的时候就要把好关,对人员的学历、专业等都要严格把关,以不断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对于超声科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再教育,对于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仪器操作要点等都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2.3 排班制度要科学、合理
为了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管理者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建立科学的排班制度,充分利用人员资源,或在原有人员配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承受能力进行工作量的安排调整和限定。
2.4 建立超声结果讨论和审核机制
对于疑难病例,科室应建议上级医师会诊制度,有条件的在检查过程中就给予会诊与讨论,对于条件不具备的需在检查时储存图像和视频资料,在出具超声报告前再申请上级医师给予会诊、讨论和审核。
2.5 完善超声诊疗制度与规范并加强监督实施
超声科室应有适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以便配合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规章制度也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出完善和更新[3],以配合整体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3 小 结
超声技术目前在医院的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不管是在疾病的检查方面还是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超声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对超声科工作质量控制进行。作者结合对多家医院的质控督查结果,针对超声科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不断提升超声科的工作质量,为广大患者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