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管理对策的思考
2020-12-14鄢宇鹏
鄢宇鹏
(抚州华睿置业有限公司 江西 抚州 344000)
引言
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必须保证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受破坏,以确保工程质量。软土层由于软土、水、承载压力差,其性质因地而异,由于层数不同,且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如处理不当将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甚至造成施工事故,给工程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1 引起土建工程软土地基沉降的因素
1.1 结构因素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和工程效率,不同的地基施工阶段通常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对于地质环境较好的部位,应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以减少施工时间。但对地质环境不好,或在施工期间经常采用静桩、振桩开始作业。由于施工技术的差异,土建工程各个领域都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不仅危及整个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还会对后续施工产生各种影响。而且还会阻碍土木工程质量的提高,危及土木工程的整体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现有病害隐患进行科学的处理,施工阶段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软件地基处理技术,稳步提高土木工程软土地基的整体施工效果。
1.3 软土地基沉降变形因素
地形环境差的地区通常具有土体空洞大、地基强度小、含水量大、压缩性大等特点,软土地基段易引起地基沉降,沟槽部位的地基易变形。软基段路堤较普通段增加5 ~ 10cm,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基附加应力,引起地基沉降。在充填料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充填料高度会加剧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2 土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管理的特征
2.1 软土地基特点
(1)含水量多,抗渗性低。软土一般是由于长久沉积产生的土质。含水量通常有37%~72%,或者说是流动土质,在实践分析下,了解到软土渗水性低。所以建筑以软土为基,通常含水多,渗水性低,这就导致地基排水无法顺利进行。
(2)抗剪性不足,软土土质松散,这种性质的土质就无法抗剪应力。然而抗剪性低就使得如此性质的地基,在抗荷载力时沉降情况就很显著,在荷载力低的区域沉降就少,因此就会引起路面出现裂缝等情况。
2.2 软土地基处理要素
(1)要先明确软土区域的地质特点,若是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多样,还要进一步开展工程地质划分,根据各个分区科学处理。在勘察设计期间若是地质工作落实不到位,在施工期间一经发现,就要及时勘察探究,加以弥补,深入掌握地质环境特点。
(2)设计规划要经济科学,还要从实际出发。
(3)工程所需材料要准备充足、确保质量合格;施工设备要配置齐全、规格达标、性能符合标准。
(4)施工期间要依据施工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贯彻执行,以确保质量合格,软土地段要尤其把握填土速率,防止出现地基滑移或出现其他意外情况。要能具备质量第一的施工意识,贯彻执行以上内容要求,就能确保软土地基建设,能够实现安全、高效、优质的目标。
3 土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管理对策
3.1 对地基新旧结合部位进行强夯
在地基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一定的荷载滚动措施。采用碾压法,不仅能降低软土地基含水量,而且能提高软土地基颗粒密度。因为软土地基通常是有粘性的,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在排水后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为改善地基排水固结效果,需要在地基上建造一定数量的排水柱,进一步改善软土地基的抗剪性能。深度施工可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一般情况下,排水加固措施不能单独操作,应结合同样的慢填法和荷载法,更适合用于均质粘性地基。
3.2 水泥搅拌桩加固
结合地基承载力,对软基进行了相应的处理。这种原理通常是干粘土加强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水泥搅拌的操作干燥过程是通过机械设施将水泥注入软基中的地基,然后按顺序上下搅拌,之后水泥与其产生生化反应,实现稳定土层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力。另外,水泥搅拌的湿法过程就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借助机械设施将水泥喷入土层中,搅拌均匀,然后成为一种强复合基层。由于软基含水率高,水泥搅拌桩加固法也可分为浆液喷涂法和粉末喷涂法。粉末喷涂法的处理条件优于浆液喷涂法,但浆液喷涂法操作简单。
3.3 排桩支护技术
这类支护技术通常是对柱列式合理规划安排的钢筋混凝土实施钻孔和挖柱操作,这种技术也就是机构式排桩支护技术。在规划布局时,两柱间要有足够间隔,接着依据规定的布局要求实施密排。这种技术能发挥绝佳的挡土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具备超强刚度,有点不足就是各桩间一定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帽来衔接彼此,这样就是为了避免建设期间沙粒误入到桩内,同其他技术比较而言操作较简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期,提升建设效率,减少工程经费,同时能够提升工程效益。
4 结语
总之,土建工程软土地基的强弱性或发生变形是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到位或不科学,往往导致地基不稳,发生地基沉降或塌陷,对地基造成各种破坏,从而引起软土地区的工程事故。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软基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渐增多,使土建工程中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合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