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在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0-12-14杨旭东
杨旭东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 402289)
感染性肾结石是一种既有肾结石症状表现,又令患者存在肾脏及其周围组织感染的疾病,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预后普遍不佳[1]。输尿管软镜是一种安全有效、适用于感染性肾结石治疗的方法,其可以有效碎石,但无法完全将碎石取出,若等待碎石自然排出又耗时较长,因此临床多以负压鞘来将碎石吸引出来,以达到加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本文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以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80例患者,试负压鞘应用于感染性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以输尿管软镜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80例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9岁~69岁,平均(54.39±11.38)岁。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8岁~70岁,平均(54.66±11.21)岁。将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结果为P>0.05,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给予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软镜鞘,再经软镜鞘置入软镜,寻找结石,借助钬激光将结石击碎,以套石篮将碎石取出。术中为确保术野清晰、操作不受影响,以注射器行脉冲注水。研究组应用负压鞘,将其外端与负压泵相连,设置0.01 MPa的负压,将冲洗液、碎石片以及脓苔引出患者体外,术毕留置双J管。对照组则未应用负压鞘,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术后白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中纳入本研究中所有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通过统计分析后结果若为P<0.05,那么便意味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80%(32/4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135,P=0.013<0.05)。
研究组有1例术后发热,1例形成石街,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6例术后发生,3例术后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比研究组高,为22.5%,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5.165,P=0.023<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为(8.88±0.34)109/L,低于对照组的(15.22±0.59)109/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8.884,P=0.000<0.05)。
3 讨 论
感染性肾结石是一种不适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皮肾镜碎石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的肾结石,这些方法疗效并不理想,同时其安全性也限制了心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也不推荐使用,创伤性较大,对患者影响明显[2]。而输尿管软镜经自然腔道进行碎石操作,不必开刀,患者受到的创伤性影响较小,同时其可以充分碎石,疗效也非常显著,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输尿管软镜虽然可以充分碎石,但是碎石无法全部经套石篮取出,结石虽然可以逐渐自行排出体外,但是这一过程较长,会加重患者的排石负担。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中研究组应用了负压鞘,其借助负压吸引原理将患者体内残留的结石碎片、脓苔以及冲洗液等全部吸引出体外,不仅可以提高结石清除效率,也可以避免结石停留体内,磨损尿道引发感染,预防结石成串排列形成石街。见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vs22.5%)、术后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97.5%vs80%),正是在输尿管软镜治疗中应用负压鞘既安全又有效的直接体现。
4 结 语
输尿管软镜负压鞘应用于感染性肾结石的输尿管软镜治疗,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减轻患者炎症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积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