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应用效果对比探析
2020-12-14赵燕芳
赵燕芳
(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100)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近年来儿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同时该疾病在小儿群体中的患病率较高,多是受到支原体的入侵所引发,再加上小儿机体免疫能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患上该疾病,伴随患儿病情进展容易出现咳嗽、发热及头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本文旨在分析采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此类患儿的治疗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选取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例数为84例,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7年8月-2019年3月,根据患儿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字分组,观察组:42例,男女性别比为22/20,年龄区间处于8个月~10岁,均值(3.6±1.3)岁。对照组:42例,男女性别比为19/23,年龄区间处于6个月~11岁,均值(4.1±0.5)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止咳化痰、退热,吸氧等治疗方法为常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红霉素序贯疗法,即红霉素注射液依据25~30mg/kg*d的剂量进行静滴治疗,连续静滴5天后改为红霉素片口服治疗,25~30mg/kg*d。观察组患儿则改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即阿奇霉素注射液依据10mg/kg*d的剂量行静滴,并于5日后改为阿奇霉素干悬混剂口服治疗,剂量为10mg/kg*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1周。
1.3 评估指标
(1)疗效评估:分为痊愈:即1周内患儿的症状消退,体温复常,经胸部X线片提示正常且炎症完全吸收;显效:即1周内症状大部分消退,体温复常,经胸部X线片提示基本恢复正常且炎症吸收≥50%;有效:即1周内症状改善,体温复常,经胸部X线片提示炎症吸收25~49%;无效:未达到上述评估标准。(2)安全性评估: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1.5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13例痊愈,20例效果显著,8例有效果,1例无效,97.62%为总有效率;
对照组患者中5例痊愈,11例效果显著,20例有效果,6例无效,85.71%为总有效率;
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
1.6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出1例腹痛者,1例恶心者,不良反应率为4.76%;对照组患儿出现腹痛者3例,腹泻者2例,恶心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16.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2 讨 论
肺炎支原体属于无细胞壁微生物,且多数寄生在富含甾醇及血清蛋白等物质的环境内,同时可在空气内经由口鼻呛分泌物所传播[2]。在全部非细菌性肺炎当中约有超过30%的病例均为MPP,同时MPP患儿的发病相对隐匿,具有长达15~20天左右的潜伏期,且容易累及患儿肺部以外的诸多系统,也对患儿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而通过在患儿患病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利于提升治疗价值,促进患儿尽早康复。临床中通常应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作为患儿的抗均治疗药物,其中阿奇霉素为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其抗菌谱与青霉素较为类似,特别是对于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也是长期以来在MPP患者中治疗的优选药物,然而红霉素应用过程中对于患者肝功能产生一定损伤,因此并不适合应用于小儿MPP的序贯疗法中,与之相比药物阿奇霉素其半衰期相对更长,且具有良好的细菌渗透性,且抗菌谱更加广泛[3-4]。从比较结果来看观察组患儿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总体疗效好于对照组,同时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也提示小儿MPP治疗中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小儿MPP患儿治疗中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效果理想,可更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