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2020-12-14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千方百计抓好农业生产,全力以赴做好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夏粮再获丰收,秋粮生产基础较好。夏粮克服了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小麦病虫害等不利影响,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856 亿斤,增产24.2 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产量2634 亿斤,增产15 亿斤,增长0.6%,品质明显提升,一二等麦增多,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35.8%,同比提高2.8%。早稻面积扭转了连续7 年下滑势头,现已大面积收获,丰收在望。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草地贪夜蛾北扩速度有效延缓,全年粮食丰收有较好基础。
生猪生产好于预期,重大动物疫情保持平稳。落实落细各项扶持政策,及时打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饲料等产销堵点,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保持快速恢复势头。6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629 万头,同比首次由负转正,比2019 年底增加549 万头,已恢复到2017 年年末的81.2%;生猪存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达到3.4 亿头,比去年底增加2929 万头,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77%。上半年生猪出栏25103 万头,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0.4%;猪肉产量1998 万吨,降幅收窄10%。家禽、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牛羊禽肉产量为1491 万吨,同比增长3.4%;禽蛋、牛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1%和7.9%,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非洲猪瘟、禽流感疫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上半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农产品供给充裕,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着力加强农产品生产供应,开展“点对点”产销对接,动员大型电商、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开展应急保供,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总体上保持量足价稳,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未因疫情影响出现断档脱销。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上半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每百斤121.24 元,同比持平。猪肉供应持续改善,价格连续3 个月下降,近期受消费拉动价格连续6 周上涨,6 月份批发均价每千克42.1 元,环比上涨4.1%。生鲜乳价格小幅上涨,上半年同比增长2.64%。全国冬春蔬菜总产量1.7 亿吨,同比增长2%,30 类主要蔬菜品种平均地头价同比下降8.4%。水果价格先涨后跌,6 种水果批发市场均价同比下降13.4%。农产品批发价格200 指数2 月份达到高点后连续4 个月下降,6 月份降至112.92 点,同比大体持平。
乡村产业加快复苏,就业创业渠道有效拓宽。及时将农资、养殖、畜水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落实专项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3 月底全国涉农企业基本实现复工,目前产能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组织创建31 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59 个农业产业强镇、5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各地乡村产业加快恢复发展,预计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6.2 万亿元,休闲农业整体复市率接近九成,1-5 月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476.2 亿元,同比增长54.3%。加强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有针对性开展农民就业创业培训,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增设公益性岗位,截至6 月底,全国返乡留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1200 多万人。农民增收形势好转,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069 元,名义增长3.7%,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下降1%,高于GDP 增速0.6%,高于城镇居民增速1%。
巩固产业扶贫成果,带贫能力显著增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立未摘帽县产业扶贫跟踪联系机制,推动资金、项目、人才向贫困地区倾斜。开通热线电话,设立网上对接专区,组织电商平台、批发市场、流通协会等市场主体与贫困地区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举办多种形式农产品展销活动,促成线上交易2000 多万次,开展消费扶贫行动,认定的6.3 万个扶贫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达到784.6 亿元。发挥好371 名产业技术顾问、4100 多个产业技术专家组作用,帮助解决农畜产品销售困难等产业发展难题。建立带贫主体和扶贫产品目录,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增收,截至6 月底全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超过2830.9 万人,高于去年外出务工总数。
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巩固332 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成果,制定加强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斩断市场销售非法产业链等3 个工作方案,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全面推进长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超额完成4000 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整县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对585 个畜禽养殖大县全覆盖,在82 个县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强,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数量增多,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认证超过4.6 万个。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乡村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组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 年试点。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国已有超41 万个村完成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 亿多人。加快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截至6 月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 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 万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组织20 多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托管服务,上半年托管服务粮食等大宗农作物面积约9 亿亩次,同比增长25%。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着力解决难点问题,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做好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工作。
农业农村投资逐步回升,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推进。积极拓展乡村振兴资金渠道,上半年27 个省发行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专项债865 亿元,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农业中小微企业10 万家,贷款余额达到1407 亿元。制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加快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占年度任务量的54%,重点地区新改户厕300 多万户。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296 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分别比第二、第三产业投资高出12.1 个和4.8 个百分点。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但也要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延续,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农业农村经济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任务艰巨,农民就业增收难度加大,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三农”重点任务,突出保供给、稳就业、促增收、防风险,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高质量完成产业扶贫任务,积极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村改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 万亿斤,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