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13张凤娟
张凤娟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些宝贵财富永远是我们进步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很重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以便为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运用
小学是学生教育的基础阶段,此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与成长很有帮助。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而小学语文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来引导小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有利于他们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文阅读水平与语文综合素养。
一、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在观念意识上没有对语文阅读教学予以足够重视。从目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发现,大部分老师并没有充分重视阅读教学,忽视了阅读的价值,教师们为了追求成绩,在教学中过度注重知识内容的传授,这虽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对阅读方面培养的不足,对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甚至成长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教学观念太过于陈旧,缺少创新性内容。很多老师没有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仍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一直讲,孩子们一直听,学生无法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降低语文教学质量,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
第三,忽视了实践的价值。目前很多教师过分追求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对生活内容的提炼,可见,教师应该注重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感受文章中的真实情感。还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容易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此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
二、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工作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此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源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最终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发展。
第二,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经典故事、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等,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要借助于传统文化来构建高效课堂,以此丰富阅读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节日风俗,增加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第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少,防范意识薄弱,自我控制力較差,在学习中很难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让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价值观的偏差,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提升他们辨别是非、真假、丑恶的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如教授《拔苗助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理念,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传统文化的熏陶需要一点一滴进行,要坚持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成长。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第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加多样化的课堂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相融合,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与独特价值。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还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感受到文本作品的深层含义。
在《猜字谜》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猜字谜活动,比如眼看田上长青草;太阳的儿子;椅子生的巧,四面八只腿;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等等。通过类似的猜字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谜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便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每到重要的节日或活动,大街小巷都会有猜字谜活动,以此增加节日气氛。随着灯谜文化的不断发展,其样式也更加丰富,猜灯谜的方式也更加完善。基于此,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入一些猜字谜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思考水平与学习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人们前进的动力,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如《曹冲称象》出自《三国演义》,在课后可以引导小学生对《三国演义》展开阅读。尤其是书中的叙事章节,在阅读中开展学习与研究,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当然,很多课外书籍对小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就行有效引导,如难字的认读、地域习俗的解释等,这样便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结合书本知识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课本中有诗歌、文言文,这些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应该结合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阅读教学。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生活状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如学习《村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带领学生们朗读诗歌,让学生们发挥想象,感受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以此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
第四,结合传统文化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级制定阅读要求。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帮助。语文本质上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文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学好语文就需要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随着孩子们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知识面会得到拓展,能力会不断提高,阅读水平自然会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阅读需求,为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通常情况下,面对低年级学生,教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探究型阅读与个性化阅读。
此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阅读比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经常开展阅读比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生的好胜心很强,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开展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真正发挥实力,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
总之,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兴趣与学习语文的激情,继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很多,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水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好家长》2017年第37期。
[2] 陆海燕《巧借传统文化,构建魅力语文课堂》,《新作文》202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