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浅析
——以冷水江市第三期长防林工程建设为例

2020-12-13马丹丹

防护林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防护林树种

马丹丹

(冷水江市林业局,湖南 娄底 417500)

随着经济发展,防护林建设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群众造林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以下简称长防林)建设历经30年的发展建设,前两期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在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取得的成效与长江流域生态区位整体功能要求相比还很薄弱[1]。长防林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还可以美化环境[2],三期工程历经10年(2011—2020年)的建设,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有效抑制了水土流失,在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3]。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冷水江市位于湘中偏西,地处雪峰山北段东南麓、资江中游,地理坐标为27°30′49″—27°50′38″ N,111°18′57″—111°36′40″ E,海拔300~1 072 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变化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成土母岩以石灰石为主,面积为2 553 hm2,占全市面积的58.9%,其次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沙贝岩类、变质岩类、火成岩类发育的土壤。市境总面积439 km2,辖6个乡镇、4个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34.2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6.29万,是在锑、煤等矿产大规模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被誉为“江南煤海”、“世界锑都”、“有色金属之乡”。经济的发展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大气、土壤和水源被严重污染,导致土地退化、森林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劣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影响到资江、湘江和洞庭湖水域的生态安全。长防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状况。

2 长防林工程建设现状

2.1 建设布局

冷水江市长防林三期工程建设总面积4 836.34 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 885.67 hm2,封山育林2 950.67 hm2,退化林修复266.67 hm2,重点分布在锡矿山街道办事处人工造林585.33 hm2、封山育林1 038.01 hm2,铎山镇人工造林278.26 hm2、封山育林133.3 hm2,渣渡镇人工造林232.54 hm2、封山育林265 hm2,金竹山镇人工造林212.67 hm2、封山育林222 412.67 hm2,沙办人工造林162.71 hm2、封山育林20 hm2,中连乡人工造林152.86 hm2、封山育林40 hm2,三尖镇人工造林90.33 hm2、封山育林288.34 hm2,禾青镇人工造林31.4 hm2、封山育林235 hm2,布办人工造林8.13 hm2、封山育林106.67 hm2,冷办封山育林45 hm2,毛易国有林场人工造林131.43 hm2、封山育林366.67 hm2。冷水江市在长江流域防护林第三期规划中属于雪峰山、武陵山脉水土保持涵养区,锡矿山区域作为我省一号工程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央环保督查的重点,在冷水江的长防林工程中也作为重点,其次是作为煤矿采空区的铎山镇、渣渡镇、金竹山镇等。

2.2 树种结构

冷水江市长防林三期建设总投入苗木353.93万株,按每个年度投入最多的5个树种统计,杉木、楠木、油茶、黄檗、大叶女贞占比分别为17. 1%、16.5%、16%、8.4%、7.8%。这组数据显示人工造林树种结构单一。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长防林投资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在冷水江市主要由造林主体承担,为了减少造林成本,多选用易成活、可短期内产生经济效益的杉木、油茶等树种;随着生态造林理念的宣传和经济效益的驱使,楠木树种在冷水江市逐渐受到欢迎。

2.3 科技支撑

冷水江市坚持科学先行,努力培育适合本地土壤环境生长的树种。2002年开始,先后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泓森高科合作,在锡矿山地区开展树种选择、飞播造林等试验。通过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抗污染树(草)种选择、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成功筛选出构树、臭椿、栾树、楸树、大叶女贞、苦楝、紫穗槐、七里香等9种抗污性强、重金属富集性强的树种。2018年,在锡矿山区域难困难地实施无人机飞播精准造林试验,采用女贞、香樟、马尾松、杉木等良种,共飞播造林16 hm2。2020年,与在谭家居委建立了10 hm2的泓森槐、泓森楸、泓森楝等树种的试验基地。

2.4 效益分析

冷水江市长防林第三期建设共投入资金7 730.0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 66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22.5万元,社会投资及农户自筹资金5 347.5万元,为当地提供了23.8万工日的工作量,很好地缓解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依托长防林建设,冷水江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产业基地达186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个,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2家,他们不断为全市经济转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更是我市生态修复的典型。

冷水江市新增防护林面积4 836.34 hm2,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昔日寸草不生、满目疮痍的景象正在逐渐消失,金竹山由满村矿渣,村民用水只能靠洒水车运输的山村变为了有小溪流淌的森林乡村。2011年开始,连续9年在锡矿山区域共植树造林1 335 hm2,成活率达到了95%,满山矿渣的锡矿山区域随处可见林见绿,鸟、兔等野生动物也来了,土壤也开始涵养水分了。

3 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科技兴林

通过和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可以选用一些更适合当地生长的良种壮苗,真正做到适地适树,推广他们的新技术、新方法,可以大面积营造了针阔混交林,使林分结构更加趋于稳定和合理。同时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化也势在必行,在编制受限的情况下,省市级要每年开展时间不少于64个课时的专项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工程开展流程、建设内容、作业要求、验收方式、验收内容。每3年能够安排基层专业人员集中学习造林技术的新理论、新方法,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

3.2 优化林种构成

纯林所占比重过大和大面积的低效林会影响整个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根本性质及效果[4]。长防林工程是以营造生态林、发挥防护功能为主,混交林有利于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5]。可以营造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的针阔混交模式,大力推广林药种植、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模式,建议将生态效益较强的经果林纳如其中,这样既能有效发挥生态功能又能促进林地增效、农民增收。

3.3 注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

在工程区创新造林模式,实行“基地+公司+农户”的新模式,不仅可以将小地块整合为大地块,而且可以聘请当地劳动力进行日常运行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造林的科技含量,还可以降低企业劳务成本[6],增加农民收入,综合效益显著。大力推广林下养殖模式、生态旅游、森林乡村旅游等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模式,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的综合效果。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防护林树种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浅析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