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樱桃树下种植赤松茸的效应浅析
2020-12-13刘洪琴刘丽娟李春鑫张玉国李居平
刘洪琴 ,刘丽娟 ,李春鑫,张玉国,李居平
(1 山东省临朐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临朐262600;2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农综中心,山东 临朐262600;3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月庄村,山东 临朐262600;4 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山东 临朐262600;5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潍坊市分校,山东 潍坊261000)
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东部,总面积1.83 万hm2,是农业大县。农业以樱桃(种植面积6 667 hm2)为支柱产业,其中大棚樱桃(种植面积2 667 hm2)效益更高——2017年被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授予“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的荣誉称号。
近年来大棚樱桃存在树体老化、果园土壤板结、产量不高、效益不佳的问题,如何提高此类果园效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临朐县城关街道月庄村李春鑫,在山东农业大学专业教授的指导下,在大棚樱桃树下种植赤松茸已连续3年,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1 樱桃树下种植赤松茸的意义
以创新、发展绿色有机樱桃,改造老果园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改良己板结僵化的老果园土壤为目的,通过种植赤松茸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樱桃品质;种植的赤松茸也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试验种植樱桃的大棚为2 000 m2,其中净种植赤松茸约666.7 m2。2017年樱桃产量2 520 kg,收入20.14 万元;赤松茸2 120 kg,收入4.24万元。2018年樱桃产量2 460 kg,收入19.38 万元;赤松茸2 630 kg,收入5.20 万元。2019年樱桃产量2 660 kg,收入21.02 万元;赤松茸4 650 kg,收入7.63 万元。因树下种植赤松茸,2 000 m2的大棚收入增加5.00 万元。
2 樱桃树下种植赤松茸的栽培技术要点
秋季温度在25 ℃以下(当地的10月10日前后)开始种植赤松茸。将用樱桃树的树叶、修剪下来的枝条和地里的杂草用水打湿,做赤松茸的苗床。也可用稻壳做苗床。在行株距为3 m×3 m 的东西向大棚樱桃树行间,用稻壳铺成宽50 cm、高8~15 cm 的苗床,将菌种打穴均匀植入苗床,并在苗床上覆盖2~3 cm 的土,再盖厚3~4 cm 的杂草,并1 次性浇透水。这样菌丝慢慢生长,随着温度的降低菌丝生长缓慢。大棚于12月2—5日开始扣棚膜,12月25日左右开始升温,当温度达到25 ℃时,1 个月左右就可以出菇(正好在春节前上市)。
3 樱桃树下种植赤松茸对土壤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树行间覆菌床,赤松茸的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土壤湿度须明显提高;苗床在各种菌的作用下腐烂,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42%提高到1.52%,并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土壤变得疏松,蚯蚓数量增加;由于土壤通气良好,樱桃树的吸收根增多,根系更发达,有利于树体正常生长发育。
4 对樱桃品质的影响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由原来的17%提高到21%。
为了促进赤松茸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所用药物有严格要求,必须使用生物制剂,如苦参碱、蛇床素、植物性活性表面剂(预防裂果)、鱼肽素等。严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樱桃病虫害,减少樱桃果实农药残留量。
5 樱桃与赤松茸的关系
樱桃树下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赤松茸(林菌)填补了我国赤松茸在大棚樱桃树下种植的空白。赤松茸的生长基质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正好被樱桃树叶片吸收,参与光合作用;赤松茸基质残料,不管原是枝叶、杂草,还是稻壳,回归土壤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樱桃生产。二者是相互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