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灌木林的发展状况分析

2020-12-13张晓伟

防护林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灌木

张晓伟

(建平县林业和草原局,辽宁 朝阳 122400)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域广,涵盖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北部以及内蒙古等13个省(区)的551个县(市、区)。时间跨度长,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完成,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为1978—2000年,第2阶段2001—2020年,第3阶段为2021—2050年。目前,第2阶段工程即将结束,通过40年的努力,建设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建设之初的5.11%提高到现在的13.26%,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23万hm2,改善了建设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生态安全是生态建设的根基。从整体上来看,三北工程的成效显著,但相对来说,三北地区仍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为更好的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需要加大对防护林的近自然经营研究,优化防护林结构。根据已营造的防护林存在的树种单一问题,需要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上,加快乡土灌木林的发展,提高灌木林的营造比例,让防护林的结构更加合理,实现防护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1 灌木林在三北防护林工程中的作用

1.1 促进防沙治沙工程

据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国土面积的27.6%为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3.16万hm2,而且大部分分布在三北地区,因此,当前的防沙治沙的形势依然很严峻。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在总结治沙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了精准治沙的目标。荒漠化土地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通过工程实施来防沙治沙,就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大乔灌草的复层结构建设,尤其是要加大灌木林的种植比例。治沙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而灌木林可以在缺水地区生长,即使是年均降水量不足100 mm的区域,多数的灌木林仍可以生长。因此,在立地条件差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提高灌木林的种植比例,发挥防护效能,提高治沙工作成效。

1.2 带动三北工程区的产业发展

灌木树种不仅具有生态效益,多数树种经济效益可观,很多灌木的根、茎、叶等都是名贵食药材,比如花椒、榛子、文冠果、沙棘、枸杞等[1]。三北地区受环境影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较慢,有大量的农牧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的农牧业发展来带动。灌木林的产业发展,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新的经济增收模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比如,宁夏的枸杞、青海的沙棘林、辽宁的榛子林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很多产业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强,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但仍需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上,结合防护林工程,大力营造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灌木林。

1.3 推进三北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我国35%左右的贫困县分在三北地区,其中,多数贫困县都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艰巨。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程度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因此,沙化治理不仅是生态问题,还是脱贫问题。加大灌木林的建设,可以将这些地区的光、热以及土地等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提供生态基础。通过科学种植和经营灌木林,发展灌木林产业,探索基于生态治理、经济发展的道路,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在一些牧区,灌木饲料的作用发挥突出,而且种类众多,生物量高,通过灌木林的建设,为牧区提供优良的饲料,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

2 三北防护林工程区灌木林的现状

据2010年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三北地区灌木林面积为2 113.75万hm2,占整个工程区森林资源的41.23%。其中,内蒙古的灌木林种植面积比较广,占三北工程区灌木林总量的35.23%,其次是新疆、青海、甘肃等,分别占工程区灌木总量的22.36%、12.34%和11.82%。人工灌木林面积为382.12万hm2,内蒙古占比为53.26%,其次为陕西、宁夏、甘肃等,占比依次为21.63%、6.21%、5.04%。天然灌木林为1 731.63万hm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占比分别为31.21%、26.30%、12.78%、10.23%[2]。

按照种类来划分,防护性灌木林比重大,其次是薪炭林,主要有柠条、梭梭、沙棘、山杏、锦鸡儿等树种,种植面积占工程区总灌木林面积的52.31%。灌木经济林中,山杏、沙棘、榛子、山楂等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而且目前这些产业的发展良好,市场前景广阔。此外,药用、保健类的枸杞、金银花、五味子等,香料类的花椒、紫穗槐等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些灌木林种类丰富,可开发的潜力大,不仅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经济价值高,是值得大力推广的防护林种。

3 三北地区灌木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不足

由于造林前期,只是注重速生乔木的营造,对灌木林的认识不足,导致灌木林的发展受到制约。受科学技术发展影响,灌木林的发展优势并不明显,有的地方认为灌木林效益太低,因此,对灌木林的营造重视不足。有的地方即使营造了灌木林,但是对于后期的抚育管护工作不重视,导致林分质量不高,功能效益的发挥受到制约。

3.2 树种选择有限

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推进,尤其是第四期、第五期工程的开展,随着对灌木林的防护功能认识提高,加大了对灌木林的栽植力度,营林面积逐渐的提高,对促进防护树种的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灌木造林也存在树种选择不当的问题,树种的选择范围比较小,而且一些乡土树种的改良优化研究不足,与之配套的推广技术跟不上,导致兼具生态、经济效益的优良灌木树种的研究不够,发展和利用工作进展缓慢。

3.3 后期管护不足

三北工程建设区的灌木林经营管理方式粗放,有待提高。有些地方的灌木林营造后一直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缺少必要的抚育和管护,病虫鼠害发生,导致生长质量不高。有的地方虽然进行封山育林,但是管理不严格,存在牲畜啃食灌木林的现象,影响了灌木林的生长。

3.4 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发展低效

当前,关于灌木林的营造技术的研究远不及乔木树种,国家和地方对于灌木的利用政策不足。关于灌木培育利用的科研项目少,科技成果不多。受长期以来重乔轻灌思想的影响,从事灌木研究与技术推广的专业人员少,没有完善的科学推广体系。从灌木林产业的发展来看,产业经营的规模小、档次低,产业的科技含量不足,完整的产业链条群还没有形成,多地发展都是各自为战,小规模经营为主,不能有效发挥灌木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

4 灌木林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4.1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首先,根据三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结合当地传统的产业发展,统筹规划,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将灌木林的分布区域进行合理的布局,选择合适的乡土树种,科学地规划灌木林的发展。其次,建立灌木林发展基地,壮大灌木资源加工产业规模,通过多元模式来开发灌木林资源,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将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探索灌木林培育和规模产业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最后,加强灌木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坚持保护和培育并重,通过加大科研力度,为灌木林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提高林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推广力度,为灌木林的科学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4.2 科学规划,分类经营

首先,根据灌木林的不同功能性质,发挥其不同的作用。公益林要将生态功能凸显出来,对于公益林的经营要通过封禁等保护措施,加大管理力度,防止人为破坏。对于商品林要突出其商品的属性,通过政策引导,发挥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作用,利用市场化优势发展商品林。兼用林要确保其生态功能,对兼用林的采伐要科学合理,确保其生态保护功能不受影响,将采伐的时间、方式以及强度都进行科学的规划。其次,重点突出,分类指导。在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要以治沙为重点,提高耐干旱、抗风沙能力强的灌木种植比例,通过提高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加强对于农田的保护。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发挥灌木林的水源涵养作用,种植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灌木防护林,提高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能力。在灌木林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比如内蒙古地区灌木资源丰富,而且比较集中,灌木林产业多,可以将其较强的加工能力发挥出来,发展生物量高的灌木工业原料林。

4.3 产业带动,加强利用

首先,三北地区要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根据灌木产业发展情况,重点扶持品牌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机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其次,通过科技投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拓宽灌木林产业的发展路径,通过对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后,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的灌木林产业。加强对枸杞、山杏、金银花、沙棘、花椒等灌木产品的开发,在提高现有产业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探索新产品开发模式,不断壮大灌木林产业发展,将其经济效益发挥出来。

4.4 政策扶持,科技推动

首先,通过发展机制创新,提高灌木林发展活力。制定利于灌木林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支持、财政补贴等政策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灌木林发展市场,参与灌木林建设。其次,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在灌木林产业发展中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品种培育上,要侧重培育抗逆性强的灌木品种,让灌木林种资源不断的丰富起来,实现良种化种植。健全灌木培育推广体系,通过推广新的造林技术及经营模式,促进灌木林科学发展。

4.5 遵循规律,科学发展

首先,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突出建设的重点,科学开展灌木林建设。尤其是在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地区,应通过乔灌混交,灌草混交等方式,优化林分的结构,提高森林防护功能。其次,建设的方式应封禁、育林、造林相结合,在确保林分稳定性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造林树种以及造林方式。最后,发展规划应重点突出,层层推进,根据以往的营造经验,优先选择灌木林发展基础好,效益高的地区,通过资金、政策的支持,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为其他地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5 结束语

我国三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虽然防护林工程开展多年,成效显著,但是三北地区的环境仍比较脆弱,因此,还需要加强环境治理。灌木林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灌木林产业发展,是三北地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之一。灌木林产业发展,不仅是三北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林业产业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三北防护林灌木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
与世隔绝的人世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