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课”背景下地方高校优质在线课程建设

2020-12-13贾振华周丽洪刘永明高洪霞

农业工程 2020年9期
关键词:金课院校课程

李 东,贾振华,马 懿,周丽洪,叶 阳,刘 君,刘永明,高洪霞

(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 宜宾644005)

0 引言

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1]。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

吴岩[3]对金课的内涵和形式进行了阐释,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有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要有探究性和个性化。课程要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和思考时间。

信息技术革命为现代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传统教学形式。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已经由部分精英独享的饕餮盛宴,变成了普通学生都可以享用的日常餐食,伴随着精品课程、共享课程、微课和慕课等新型课程的发展,优质高等教育课程已形成平民化、日常化、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体系[4]。国内特色普通高校有了变轨超车的可能,国内高等教育已经进入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1 在线课程建设形式

1.1慕课

“互联网+教育”催生的慕课(MOOC)具有生命力,是有可能通过网络改变教育的课程。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和学,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变轨超车”的关键。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达到8 000余门,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用人数突破1.4亿人次,获得慕课学分的大学生已经超过4 300万人次,可供西部高校选用的慕课超过65 000门次[3]。

与大部分双一流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基础科研能力并不出众,但同地方经济特色结合紧密,往往在一些小众领域具有产业优势。地方政府及企业从经济建设领域出发,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智力支持等方面提供帮助。慕课具有门槛低、成本低和受众广的特点,是快速培养产业发展人才极具发展潜力的授课方式。通过网络学习,能够解除时间、地点,甚至是入学资格上的束缚,将教育碎片化、大众化[5]。

川南地区白酒产业特色明显,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慕课建设实践过程中,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发挥在产业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初期建设了《白酒工艺学》《酒类品评与勾兑工艺学》两门课程,服务全国白酒产业人才培养,仅2期培训就超过了2 000余人,在产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制定了在线课程建设规划,未来还将建设6~8门产业特色显著的慕课课程,打造川南地区网络产业教育平台。

1.2混合课程

线上的课和线下的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模糊了分界的混合课。混合课程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混合式“金课”,学生参与热情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生龙活虎,实现了教与学的革命[3]。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是大部分高校教师最常选择的课程授课方式,课前将基础知识公开在网络上,要求课前预习并布置讨论内容;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开展广泛的讨论,在辩论的过程中,树立学生对知识正确的认识;课后完成相关作业并提交至网络平台,教师定向检验教学效果。国内大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在医学、经济学、生物学、建筑学、化学、物理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个领域的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和宝贵的经验[6-13]。

1.3虚拟仿真实训课程

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课程是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破解了高等学校实验、实习和实训中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原先“做不到”“做不好”“做不了”和“做不上”的问题[3]。

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突破了原先的实习实训必须到工厂真刀实枪做的局限,规避了大多数工厂不允许学生真实开机器操作的尴尬。让学生可以进行虚拟做手术、开机器、灭火和处理紧急事件等操作,实实在在将实践能力训练从纸上说变成现实做,有力促进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建设的探索中,已建成两套浓香型白酒生产车间虚拟仿真系统,未来将建成以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生产的虚拟仿真体系,并配套建设现实版实践工厂,将实验实训改革推向深入。

2 地方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配套政策不完善

高校考核体系不完备,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中青年教师缺少在线课程建设的内生动力。大部分地方高校鉴于自身生存压力,更注重彰显自身特色优势的标志性成果打造,对于教学这一基本职能重视不够。唯科研论、唯基金论、唯SCI论的思想在部分高校泛滥,特别是在考核体系不健全、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不科学的情况下,在年底考核评优、职称评审和各类人才奖励等对个人业绩的评价中,科研业绩都受到了很高重视,能够直接体现个人业绩。教学工作由于缺乏配套政策,难以数据化衡量而无法直接评判,只要不出事故,就不会有大问题,常常被有意无意忽视,导致教师的教学付出难以得到应有的承认,体现不出实质业绩。在职称评审指挥棒的指挥下,在“做好做差一个样”“再多课不如多发2篇文章”的思想鼓动下,大量的中青年教师的工作重心移向科研领域,对教学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导致打造在线优质课程的内生动力不足。

2.2使用操作有困难

绝大多数教师都不是计算机或相关专业出身,在使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建设在线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技术困难。绝大多数地方院校的教师,计算机技术只是平常工作的辅助工具,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办公计算机操作,但对于CAD辅助设计、Photoshop、Visual Basic、C语言、视频录制和视频剪辑等搭建在线课程的必要软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操作。录制出的视频效果不好,剪辑的视频无法流畅播放,课件中设置的互动操作无法正常运行,学生回答的问题无法反馈统计等技术问题,最终打消了部分教师在在线课程建设中的勇敢尝试。虽然有第三方平台提供在线课程服务,但第三方平台之间互不相容,功能板块配置未必完备,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教师的需要,导致部分第三方在线平台使用率不高。

2.3教学理念未转变

对于地方院校,在线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存在面太窄、力太浅,课程改革不大胆、不深入的情况。少部分教师在推进,大多数教师仍在观望,观望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在于改革动力不够,改革意愿不强烈,改革方向不清晰。大部分教师只满足于站好自己的讲台,对如何建设优质特色在线课程,理解还不深入。特别是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以往“我要教好学生”的理念已经向“我要让学生学好”的内涵进行转变,教会学生怎样学,比教得好更有价值。大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对于最新高等教育内涵的转变,理解还不太深入,即使想进行在线课程改革,也是小改小修,不敢进行革命性的尝试,所以部分地方院校的教师存在着“坐等金课上线,自己不敢去干”的思想。

2.4课程特色不鲜明

地方高校,在与广大重点院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优秀师资、资源往重点院校富集,大多数地方普通院校专业建设千篇一律,课程特色不鲜明。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大部分的重点院校已经建设完毕,效果也很好,地方院校难以插足。地方院校的专业课程一般参照教指委要求设置,与地方产业结合得又不是很紧密,能够收集到的素材不多,难以体现课程特色,导致大多数的地方院校教师即使想做在线课程教学改革,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做出的在线课程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够。

3 地方高校的破局措施

3.1推进政策改革,突出教书育人核心地位

四川轻化工大学在配套政策的改革过程中,针对教学工作的特殊实际情况,改革了教学工作评估体系,让教书育人核心地位更加突出。在日常教学中,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每年都会组织专人对部分课程进行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进行数据化衡量,对于不达标课程进行警示,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评优工作中,除保留传统数据竞争的优秀教师评选工作外,还专门设置“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一荣誉称号并给予高额奖励,由学生进行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无论职称,不管年龄,只论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遴选出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职称晋升中,改革职称评审体系,设置专门的教学型职称岗位,涵盖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多级职称,让沉心教学的教师,即使科研业绩不太突出,只要教学成绩优异,仍然有职称晋升的机会。多措并举,教学育人的风气更加浓郁,更多教师专心于教学工作,课程建设数量持续增长。

3.2突破技术障碍,建设在线课程服务体系

针对教师建设在线课程的技术困境,学校投入专项资金,聘请专业队伍,为教师建设在线课程提供技术服务,建立了前-中-后全覆盖的在线课程服务体系。每年学校教务处会投入专项资金,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质课程,与第三方合作,建立专业的课程服务队伍。建设前期,专业队伍指导任课教师制作授课脚本,编排课程体系,共同编制剧本;建设中期,专业队伍与任课教师一同拍摄、共同剪辑、帮助配音,建设观赏度高的课程视频;建设后期,按照课程的性质,构建科学的互动环节,反馈数据,统计分析,持续改进。

3.3加强理论学习,推动教与学的理念转变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次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学院教职员工学习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知识,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学习,全院教职工对“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3大工程教育的理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紧密衔接,课程考核密切支撑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已经从“我要教好学生”向“我要让学生学好”的内涵进行转变。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普及,在线课程的建设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迹象,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更加突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考核内容不再紧紧围绕基本科学概念,更加注重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逐步聚焦在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培养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迎来了新气象。

3.4立足地方特色,打造特色鲜明在线课程

地方院校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在建设应用型专业,课程建设的突破口在建设特色课程。地方院校的在线课程建设,需要与当地特色经济紧密结合,通过开展深度的产教融合,利用企业的行业技术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相结合,共同开发与企业行业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以行业为平台,以企业为抓手,以现代技术为手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与行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讲不了、讲不透、做不了和做不好的难题。

4 结束语

纵观地方高校在线课程教学改革,多重于形而失于神,往往流于形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内生动力不足、技术手段不够、建设理念落后和课程特色不强。四川轻化工大学在优质在线课程建设尝试中,通过政策配套、资金支持、理论学习和产教融合4大措施,立足于打造支持做的政策环境、能够做的技术能力、愿意做的主观意愿和做得好的人才队伍,在线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其建设模式和经验,可为同行高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金课院校课程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金课实施模式探析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