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肩关节疼痛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0-12-13阿茹罕
阿茹罕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1 超声诊断肩关节疼痛
1.1 肩关节肌腱炎
肩关节活动广并承受各种压力,关节周围的肌腱长时间受各种因素的刺激,易导致急性和慢性炎症,而冈上肌腱病变是最常见的,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回声减少及肌腱增厚时肌腱炎患者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主要的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肌腱、滑膜等的血流信号进行检测时,会显示较正常情况下更多;回声均匀性降低和肌腱增厚是慢性肌腱炎的主要特征,通常伴有强烈的钙化回声[1]。
1.2 肩袖撕裂
肩袖是呈袖套状附着于肱骨头,由四个肌肉肌腱形成的肌腱复合体,分别为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及小圆肌[2]。在我国,肩袖撕裂患者人数每年递增,尤其中老年患者,易引起肩袖撕裂病症。该病症会引起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导致肩部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等。由于结构与张力的原因,冈上肌腱发生肩袖撕裂的概率较高,占比85%;而比例较低的为冈下肌腱和肩胛下肌腱,占所有肩袖肌撕裂的77%和40%。超声还能对肩袖撕裂进行准确的分类,肩袖撕裂的类型分为部分性撕裂和完全性撕裂两种。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认识到它的价值。
1.3 类风湿性肩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一类全身性疾病,该病主要以滑膜慢性炎症为主,关节易累,且有血清类风湿因子,如肩关节长期受累会丧失功能或畸形。许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无早期的症状表现,而超声可显着检测早期滑膜炎并预测疾病活动。超声可以显示肩关节滑膜的增厚,在炎症活跃期,CDFI可以看到更多血流信号,如点、线状;一旦涉及到骨骼,超声检测会显示表面凸起和中断。
2 超声治疗肩关节疼痛
2.1 介入性治疗
介入性超声是指在超声的引导和监测下进行治疗操作,如抽吸、穿刺、消融等。超声在识别节间槽、肌腱、关节腔和肩囊时的准确性高,对穿刺针的定位准确,准确引导针头移动方向,防止对血管神经造成伤害。在超声的指导和监测下对钙化位置进行针刺、防止钙沉积,再用空心液对钙化物冲洗,可以显着减轻肩部疼痛。
2.2 低频超声治疗
低频超声有很多优点,如高能量和强穿透等,超声联系低频辐射的机械和热效应能对肩关节的损伤有较好的改善,并促进组织代谢和局部微循环,从而使肌肉粘连、僵硬和钙沉积得到缓解,以使肩关节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
2.3 治疗效果
超声是诊断肩关节疾病的重要工具,也是评估肩关节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
3 关于肩关节疼痛治疗的超声新技术
3.1 造影技术
超声造影技术是造影剂的外周超声注射来检测组织和病变的血液灌注情况,目前超声造影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肾和乳腺等肿瘤的诊断,该技术对微血管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该技术对肩关节痛的应用报道却较少。国外有研究报道,研究对象为关节镜肩袖撕裂修复术患者19例,对所有患者注入造影剂于经外周静脉,并对比运动前后的血流状态,研究表明,肌腱周围组织血流最强,其次为肌腱附着部位,最少的为肌腱,并且三个部位运动后血流量显著高于运动前(P<0.01);10个月运动后肌腱附着部位显著低于3个月运动后血流量(P<0.01),而肌腱周围组织血流最强,肌腱附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论强调超声造影检测血流强度可评估肩袖修复术后疗效。
3.2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对组织的硬度和力学特性进行检测的成像模式。该成像技术分为剪切和应变波两种方式,前者检测硬度的方式是通过伪彩色或灰度来进行检测,后者对组织硬度检测则较为准确。有研究报道,选取32例冈上肌腱撕裂患者,并给予患者应变弹性成像检测冈上肌的硬度,肌肉收缩情况才有活动数据进行评价,结果为活动数据值分级明显具有相关性(r=-0.78,P<0.01),结果表明应变弹性成像对肩袖撕裂患者肌肉的收缩力和残余收缩力有较好的评估效果,也能评估肌肉恢复的进度。
3.3 导航技术
超声导航技术目前仍在探索。我们先将PET、MRI或CT断层图像读入系统,系统中显示的所有断层图像数据将形成体积信息,系统中超声和断层图像的对应关系会被磁定位锁定,所以,患者病因可以通过断层图像来进行超声实时寻找。有研究报道,对比42例健康者(健康组)和42例冈上肌腱损伤患者(观察组),在寻找病变时采用了超声虚拟导航系统,在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评分,研究结果为全部患者载常规超声检查下并无异常,而健康组弹性评分却显著低于观察组高于(P<0.05),说明冈上肌腱病变可以通过超声导航系统检测,且准确度较高。
4 结束语
对于肩关节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超声具有关键的作用。目前也有较新的超声技术,如弹性成像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将对超声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