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生物安全建设策略探讨
2020-12-13三明市三元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三明365000
余 欣 三明市三元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三明 365000
经过一年的防控,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势头总体减缓,但仍有规模猪场存在动物防疫意识不强、生产水平不高、选址不合理、布局不规范、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差等短板和问题。面对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的严峻形势,为坚决打赢非洲猪瘟歼灭战,要进一步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减少、杜绝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1 深刻认识ASF疫病,提高安全意识
非洲猪瘟是感染家猪和野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1],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2-3]。做好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解决方法。企业只有了解了非洲猪瘟病毒是怎么样的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传播宿主有哪些等问题,深刻认识到非洲猪瘟防控的难度,切实做到“懂病”,才能彻底意识到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地位,才能更好地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控制非洲猪瘟。
2 评估场区风险,提出生物安全防控方案
生物安全指识别威胁养猪生产的风险因素,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防止或阻断病原体侵入、侵袭猪群,确保养猪生产的健康、稳定。规模猪场要开展自我风险因素综合评估,将养殖场周边环境、养殖场选址、场内布局、猪群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卫生与消毒、风险动物控制、污物处理、制度管理与人员培训等情况都应列入风险评估范围。规模猪场须每年对周围养殖环境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周围生物安全风险,根据生物安全风险点的变化建立可操作性的“一场一策”的生物安全管理方案。
3 因风险点实施生物安全防控策略
生物安全建设要围绕规模猪场“布局、人、车、猪、料”五个重点环节,进一步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堵塞漏洞,推动养猪场全面提高动物生物安全水平。
3.1 场址布局管理
3.1.1 选址 规模猪场场址选择主要包括猪场周围养殖环境和地理位置。规模猪场应了解周围高密度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高风险场所情况,其分布与选址猪场位置越近,生物安全威胁越大;同时充分考虑地形与地势,选址天然地理条件和交通布局等合理的位置。
3.1.2 布局 规模猪场主要功能区包括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及环保区等。在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金字塔中,公猪舍、分娩舍、配怀舍、保育舍、育肥舍和出猪台的生物安全等级依次降低。猪只和人员单向流动,从生物安全级别高的地方到生物安全级别低的地方,严禁逆向流动。规模猪场使用围墙或围网与外界隔离,尤其生产区须使用围墙与外界隔离。
3.2 人员控制管理
3.2.1 场内人员的控制 规模猪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生产区,切实避免病原传入。只允许本场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进入生产区,严禁养殖人员相互窜舍行为,所有人员必须住宿在生活区内。休假人员返回猪场必须经过48 h隔离,并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3.2.2 外来人员的控制 规模猪场应安装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粪水污物处理及生产监控设备,控制外来人员进出。非本场人员及监管部门因工作检查等需要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经淋浴、消毒、换鞋、更衣后方可进入猪舍,并由场内工作人员引导,按指定的路线行走,不得随意走动,禁止进入猪舍内。其他外来办事人员不得进入猪场,经过消毒后,只能在办公区内办理业务。
3.3 运输车辆管理
3.3.1 场内车辆管理 规模猪场内的车辆保证专场专车,不得开往养殖场外,并且要严格执行“凡使用必清洗消毒”的原则,洗消后在固定的地点存放。车辆的使用管理应做好记录,详细记录使用时间、消毒措施等内容。尤其是“摆渡车”使用后立即到指定地点清洗、消毒及烘干。
3.3.2 场外车辆管理 本场的车辆禁止进入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包括养殖场人员的私人车辆。场外的车辆应停在至少1 km以外的车辆消毒点进行消毒,按照场区规定停在指定的外来车辆停放点。养殖场要做好车辆往来、消毒记录。
3.4 规模养殖管理
3.4.1 消毒管理 规模猪场应该将场内的道路、出猪台、料塔、赶猪通道作为消毒的重点。要根据本场的饲养规律制定合理的消毒规程,对各种设备、工具定期消毒。建议轮换使用消毒剂,避免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产生耐药现象,并不定期结合使用火焰消毒。
3.4.2 生物防护管理 牛、羊、犬、猫、野猪、鸟、鼠、蜱及蚊蝇等动物可能携带危害猪群健康的病原,禁止在猪场内和周围出现。规模猪场应该对猪场周边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情况密切关注,开展灭鼠、灭蜱、防虫、防鸟等生物防护管理工作。
3.4.3 猪只管理 规模猪场应该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隔离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等不同功能区执行严格的批次间全进全出,并做好猪只转运管理工作。同时控制好饲养密度,调整好饲养温度、湿度,保证适宜的通风换气,对猪群环境科学控制。
3.4.4 引种管理 规模猪场在引进种猪时应注意从非疫区引入检疫合格的生猪,生猪应通过猪瘟、口蹄疫、非洲猪瘟等主要传染病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调运。引入种猪到达目的地后,应在3 km以外的引种隔离舍隔离观察至少45 d。并群前再次对非洲猪瘟进行病原检测,检测合格、带猪喷雾消毒后并入种猪生产区。
3.4.5 活猪转运中转台建设管理 中转台应建在猪场外,距离最少50 m以上,阻断场内活猪转运车与购猪运输车直接接触,每次中转台活猪转运后及时进行有效消毒。
3.5 物料管理不容疏忽
3.5.1 进场物资管理 食材、兽药、疫苗、饲料、生活物资、设备以及其它物资等在进入养殖场前应进行消毒。特别是购买饲料时,应确认饲料无病原污染,经过臭氧或是熏蒸消毒后才能使用。物资的采购应该减少频率,尽量集中采购,批量入场。
3.5.2 污物管理 养殖场应按照规定对病死猪、粪便、污水、医疗废弃物、餐厨垃圾以及其它生活垃圾等及时处理。需要注意部分物资应使用封闭容器处理,避免ASFV沿途散播,并对处理使用的工具彻底消毒。
4 结 语
猪场生物安全工作是所有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也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健康管理措施。猪场要始终坚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秉持“全面防控,漏一为零”的防控理念,彻底阻断非洲猪瘟传播的机会,从而降低非洲猪瘟对规模化养殖场造成的损失,为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