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在永春县生猪养殖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2020-12-13林晓青永春县乡镇畜牧兽医站福建永春362601
林晓青 永春县乡镇畜牧兽医站 福建永春 362601
随着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永春县生猪养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切实从源头加强生猪污染治理工作,近年来永春县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提升改造,取得了一系列新实效。截至目前,永春县辖区内4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均完成提升改造,且其中16家采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新技术。为进一步了解“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新技术在永春县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的实际作用,通过一系列调查,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1 永春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情况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晋江东溪上游,属于山区县,辖区内多丘陵地貌,4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散落于辖区内偏僻的山边角落。2015年全县各生猪规模养殖场大部分采用 “漏缝地板-干清粪-少冲洗-种养结合-零排放”的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到2016年响应福建省生猪标准化改造工作,全县积极推广“漏缝地板-微生物异位发酵床-零排放”的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目前,全县有3家生猪规模养殖场采用原位床发酵技术,养殖量约0.6万头,占8.8%;21 家采用“猪-沼-果(蔬、茶、林、草)”能源生态型模式,养殖量约2.3万头,占33.8%;16家采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新技术,养殖量约3.9万头,占57.4%。
2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概述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是一项集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综合配套技术,也是目前唯一的无排污口且不给生猪生长与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的治污新技术,不仅无需配套沼气系统工程就可以做到粪、尿同时无味化、无害化处理,实现猪场粪污零排放,而且还可以将猪场粪污转化为固态化的有机肥加工原料,变废为宝,为养猪场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既实现了污染物减量化,又改善了养殖场区小环境,同时减轻了人工清粪成本,达到了减污与增收的效果,实现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对于占地面积小,消纳地不够的生猪养殖场来说,“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福音,极大避免猪场因养殖污染问题而被关闭或拆除的风险。
3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3.1 实际应用效果调查
3.1.1 生猪粪污处理调查情况 16家采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的生猪规模养殖场,以存栏2 500头且采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的永春县下洋镇永家生态养殖场为例,配套干清粪处理方式,建设容量约为1 040 m3的异位发酵床,垫料高度1.5 m,占地面积约800 m2,一次性投入1 040 m3发酵基质,347 kg耐高温专用菌种 (按每3 m3发酵基质添加1 kg菌种),每立方米的垫料每天可发酵处理约30 kg生猪粪污,每日定时喷淋粪污,翻动发酵床即自动处理粪污,操作简单。现场调查时该猪场粪污实现零排放,不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环保监管十分便利。
3.1.2 养殖成本和治污成本调查情况 福建泉州市福泉春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和永春县下洋镇永家生态养殖场是两家存栏均为2 500头的生猪规模企业,前者采用“猪-沼-果(蔬、茶、林、草)”能源生态型模式,而后者采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进行养殖治污。经实地调查发现,永春县下洋镇永家生态养殖场养殖治污成本最多不超过65万元,治污设施设备占地面积约800 m2;而福建泉州市福泉春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治污成本投入200万元以上,治污设施设备占地面积约3 335 m2。另福建泉州市福泉春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场虽然投入了高额治污成本,但养殖臭味污染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而永春县下洋镇永家生态养殖场采用新治污技术后整个场区养殖臭味大大降低,且减少了冲洗环节,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用水 (可在干清粪基础上再节约80%~90%用水),减少了企业养殖成本。
3.1.3 猪场粪污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调查表明,以谷壳、木屑为原料作为垫料发酵基质,垫料使用周期可达3年,每出栏1头育肥猪可生产约200 kg腐殖质。而以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为主要原料作为垫料发酵基质,垫料使用周期为4个月,每出栏1头育肥猪可生产约600 kg腐殖质,不仅扩大了垫料来源,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而且还为有机肥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半成品原料[1]。
猪粪尿经发酵床垫料发酵后能提高肥效,有机质含量达到35%以上,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和多种土壤有益微生物,并且可直接加工制成有机肥,用于蔬菜、果树、农作物等种植使用,变废为宝。同时发酵过程杀死了垫料和粪尿中的大部分病原体和寄生虫,所以在利用发酵过的猪粪尿制成的肥料进行种植施肥时有效保护了土壤环境,净化了村落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走向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1.4 降低生猪发病率 通过调查发现,永春县下洋镇永家生态养殖场采用“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育肥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采用“原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的福建泉州益盛禽畜养殖有限公司。由于猪与垫料彻底分离,很好地克服了原位发酵床对生猪健康生长的负面影响,育肥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大大降低了,成活率提高1%以上,相同体重出栏天数缩短了一周左右。
3.2 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粪污处理技术自2016年进入到永春县推广使用,虽然技术优势明显,但在实际应用调查中各生猪养殖场仍存在一些问题。
3.2.1 垫料床温度降低问题 据调查发现,永春县生猪养殖场发现一般使用到3个月左右,垫料床产热会出现下降,温度降低,导致水分蒸发不掉,严重的甚至变成“死床”。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1)垫料高度不足或垫料比例不当。根据技术要求垫料高度必须在1 m以上,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养殖场垫料高度远低于该值,且养殖场未严格按照谷壳:木屑重量比要求;(2)粪污浓度不够。部分养殖场未进行雨污分流,也未采用漏缝免冲洗清粪工艺,安装节水式或限位饮水器,造成大量生产用水和雨水冲入粪污中;(3)部分养殖场过于频繁浇灌粪污,垫床水分过高,甚至垫料底部30 cm的储温区严重进水;(4)菌群数量下降。养殖场为进一步节约养殖成本,未能及时补充菌种或使用非专用菌种;(5)外界温度过低时,夜间未做好保温工作。调查发现,当外界温度低于10℃时,夜间必须采取一定保温措施,保证垫料的温度,否则发酵床温度容易降低。(6)外界湿度大,通风不良,特别是每年3~5月,雾气大。
3.2.2 重金属残留问题 养殖企业在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造成猪粪中铜、锌、砷等含量大多较高,而“微生物异位发酵床”不能降解重金属,从而导致猪体内排出的重金属元素会残留在发酵床的垫料中,所以各生猪规模养殖场垫料一般使用3年左右就必须更换。
3.2.3 化学消毒剂导致的“死床”问题 在有疫情或平时消毒过程中,化学消毒药水一旦流入到发酵床内,会对发酵剂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导致微生物异位发酵床变成“死床”,丧失粪污处理能力。
4 建议措施
4.1 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粪污产生量 养殖场雨污应彻底分流;采用漏缝免冲洗干清粪工艺;安装新型的节水式饮水器(如限位饮水器、嵌墙式饮水器);加强猪场用水管理,建立养殖用水台帐,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4.2 严格控制粪污喷洒量 安装自动控量喷淋系统,发酵基质每日粪污喷淋量不得超过30 kg/m3[2]。
4.3 垫料、菌种来源控制 当垫料减少量达到10%时,应及时补充(垫料、菌种按比例分别投入),垫料使用周期为3年。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应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并重新放入新的垫料。
4.4 使用专项的垫料菌种 使用具备微生物活性的耐高温专用菌种。
4.5 严防过度消毒 在日常消毒过程中,严格控制消毒药的浓度,避免流入到粪污处理池中,严防“死床”发生。
4.6 严防发酵池渗漏 发酵池地面及墙体内侧面应作防渗漏处理,确保污水不渗出。
4.7 合理的选址 “微生物异位发酵床”处理设施的选址应满足采光通风良好、供电可靠、地势高燥、交通便利等要求。
5 总 结
在传统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中,大量粪尿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这几年引进的异位发酵床治污技术,从源头上对传统规模化猪场的粪污问题进行处理,为养殖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完美地契合了永春县部分养殖场配套消纳地不足的特点,作为永春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主推模式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