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020-12-13葛英颖
葛英颖,张 萍
(长春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蒙古族继承了几千年来的游牧文明传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艺术财富。在漫长的民族发展进程中,蒙古族曾经受到匈奴、鲜卑、柔然、契丹等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宗教、商业贸易、中国佛教的东传,影响了中世纪日本、朝鲜的服装款式,丝绸之路为西方送去了当时最为抢手的服饰材料。沉淀下来的文化长期影响着当地人民的传统观念和审美意蕴[1]。
1 蒙古族服饰文化与地域文明
一提及辽阔的草原,人们就会想到内蒙古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东至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绵延3 000 km,因距离海洋的远近和受季风影响的强弱,自东而西,既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之类“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丰茂草原,又有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之类的半荒漠草原。从内蒙古中部再往西,在茫茫草原上还夹杂着大片沙漠。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蒙古族人为了适应环境、气候和游牧的生活方式,其服饰需要考虑两个最主要的功能,首先要具有较强的防寒、保暖作用,其次还要便于户外作业,满足骑乘活动的需求。因此,长袍、坎肩、皮帽、皮靴就成了当地非常流行的服饰。长袍在蒙古族非常受青睐,男女老少都爱穿。由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冬装的材质大同小异,多为皮衣,也有绸缎、棉布等,夏装多布类。牧区的袍子一般制作得宽大舒适,比较典型的代表是高立领、大斜衽、宽腰带、缩口长袖、扇形大下摆[2]。当地居民打猎、骑马等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变换身体动作,因此要求衣服宽松、肥大。
2 蒙古族服饰文化与风俗礼节
风俗礼节在服饰领域也格外重要,例如蒙古人珍惜自己的袍子,在穿着蒙古袍之前,人要面对袍子,两手齐抓肩头处,轻抖几下,先套进右手,然后从身后把袍子绕过来穿左袖。脱下袍子时,应先逆时针揭开腰带,从上到下依次解开扣子,脱掉左袖子之后,再脱右袖子,最后整理并叠好,领子朝着身体以外的方向搁置,以免无意中碰到。第一次穿新袍子时,还要选择吉利的时辰(月、日、时)试穿。有些地方的风俗中,新袍子要先让别人穿一次之后,主人再穿。必须自己先穿时,需要在穿袍子的同时,口中念叨“这不是我的”等咒语。古代蒙古人认为,人在一生当中穿的袍子是有数量限制的,要尽量避免穿新袍子,而穿上不属于自己的新袍子,则无关祸福。
蒙古人非常重视纽扣和纽绊,将其看作服装的关键要素,尽量使用珍贵的材料制作。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或者庆典才能有幸看到头戴发饰,整洁地穿好袍子、坎肩儿的妇女。蒙古族妇女到了较高的年龄,便不再穿坎肩、花靴子,也不再戴头饰。老年妇女常会剃头,戴上圆顶帽,颈部配上念珠,身着紫色外衣。这是由于蒙古地区盛行佛教,有着模仿尼姑以表达虔诚信仰的习俗。蒙古民族服饰通常具有宽大、舒适的廓形,既体现了蒙古人粗犷坦荡的性格,又体现出蒙古人的生活习俗与生活状态。腰带也是蒙古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褒衣博带,配饰腰带的使用既符合人体工学,又体现了人体的曲线美[3]。
3 蒙古族服饰文化与时代特征
古代服饰文化的交流多以战争征服的形式得以实现,十字军的东征、成吉思汗的西征为蒙古地区带来了欧、亚两州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在客观上为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草原服饰的发展。蒙古女孩经常7岁左右就穿耳洞,准备将来佩戴耳坠。饰物常用绿松石和玛瑙制成。蒙古族女性结婚以后会在无名指佩戴精美豪华的戒指,材质包括金、银、玉石、玛瑙等[4]。双手都会佩戴镶嵌玛瑙、珊瑚的手镯,镶边的女性服装华丽气派,材质讲究,钉制金银补子或贴以不同的团花,已婚女性的装饰常常比未婚姑娘的装饰更加豪华、富贵。
自古以来,宗教、商贸都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萨满教曾经在亚洲游牧民族中盛行,作为蒙古人的原始宗教,在蒙古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跳神显灵是萨满教最大的特点,萨满们用毡、布、市头等材料制作偶像,形状类似于市偶或玩偶,将其挂于蒙古包的正中或者存放于木箱之内,以供信徒供奉。在喇嘛教取得蒙古社会的统治地位以后,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冲突并未结束,萨满信徒们为了方便隐藏,把偶像形状画在布帛上,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习俗。一种挂有很多不同颜色布条的升襟式长袍是最典型的萨满服饰[5]。
4 蒙古族服饰文化与生态环境
蒙古族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普遍善骑射,常用动物皮毛作为制作服饰的主要材料。蒙古族服饰在发展的历程中与其所处的草原环境和气候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决定了牧民服饰的发展规律,无论是材料、工艺、款式还是穿着习惯都处处体现了民族固有的风俗特点。同时,蒙古族服饰在不同地位、年龄、性别的穿着者身上也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这些现象的出现除关系到蒙古族的审美观念以外,主要决定要素是服饰的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分工的细化能够直接影响服饰的款式与制作。
蒙古族帽饰很具有代表性,为了适应高原的气候环境,帽子成了牧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自然界中的风、沙和紫外线会对人类头部造成一定伤害,为了避免头部遭受风寒、晒伤以及风沙影响,聪颖的牧民们将巾从颈部移到头部,逐渐演变成了各种样式的帽子。最初,蒙古先民使用狐皮、羊皮、貂皮等动物皮毛制成裹紧头部的帽子,后来逐渐使用棉、麻、丝等材料制作。12—13世纪,蒙古男性的帽饰多为猛禽形状,在帽顶插置海东青或游隼的羽毛,后来被称为栖鹰冠。蒙古的某些部落将海东青当做图腾,正与栖鹰冠的由来相关。蒙古的成年男子要佩戴圆顶或者尖顶栖鹰冠,部落首领或者贵族的栖鹰冠讲究精美的制作与豪华的材质,夏季要使用上等锦缎,冬季要用狐、貂皮制作,并配以玉顶珠、金子等作为装饰[6]。服饰不仅可以为蒙古人提供实用功能,还能满足其丰富多样的精神需求。
5 蒙古族服饰文化与民族融合
国家或部落每次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还会促使社会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作为意识载体的服饰是民族的主要标志,清代以前,阿鲁科尔沁服饰长袍肥大、不开衩,款式上与巴林、科尔沁服饰基本相同。清代以后,蒙古族服饰受满清服饰的影响较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冬季男袍无双边开衩、窄下摆有开衩,成为阿鲁科尔沁长袍的主要特点。男子服饰主要为有马蹄袖长袍和无马蹄袖长袍两种,妇女多穿着为无马蹄袖长袍。阿鲁科尔沁人在皮袍上镶有青色的宽沿边,在绸缎长袍服饰上则镶库锦沿边,其他服饰例如单衫、棉袍、夹袍等上不作镶边装饰。代表阿鲁科尔沁服饰特有风格的是华丽富贵的女士绸缎长袍,长袍全身绣织牡丹花、蝴蝶、凤凰等象征华丽、富贵的对称图案,精美的图案体现了阿鲁科尔沁妇女的高贵与端庄[7]。阿鲁科尔沁地区已婚妇女所穿的大襟长坎肩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还在镶边装饰方面作了创新,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成功地把绣花工艺运用在了大襟沿边上。阿鲁科尔沁地区的妇女在发饰佩戴上也多有讲究,少女们通常梳着独辫或双辫封发,已婚妇女则在头顶上盘传统发髻、佩戴传统的珊瑚头饰,其特征是把头发编成两股,再用发簪、发钗完全固定在脑后,最后佩戴簪钗等饰物,这种发式是受满族人的影响而形成的。
6 结语
中华民族服饰是历经数千年演变之后人民情感的表述和记录。蒙古族服装适合游牧生活,具有强烈的草原风格,同时由于穿着者身份、地位、性别、年龄以及环境季节的不同,服饰体现出多样性。蒙古族服饰在众多部落中百花齐放,顺应草原的气候,适合蒙古人游牧的生活方式。蒙古人所穿着的草原服饰中蕴含着习俗、宗教、时代、礼仪、地域、象征等多种民族意识。蒙古族服饰总体上表现为自由、宽松、大方又不缺乏精雕细琢,体现了蒙古高原地区民族艺术的魅力,表达了蒙古人的审美追求,同时也成为蒙古人宽广、自如、豁达、奔放性格的见证。蒙古男性服饰的风格倾向于粗狂、大气,女性服饰特征则表现为精美、艳丽。蒙古服饰的配饰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配饰风格,蒙古人通过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言,向人们展示了蒙古民族服饰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