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探析*

2020-12-13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帝国主义抗日战争中华民族

厉 磊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市 10007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 多年的持续奋斗。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局面,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不懈奋斗。 在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而这一思想反过来指导中华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走向胜利。 挖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抗战时期毛泽东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抗日战争的不同时期,毛泽东关于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以及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认识不尽相同,是根据当时的矛盾和形势变化而逐渐发展的。

“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率先提出“反蒋抗日”,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 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瓜分中国图谋的开始,而根本目的就是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然而,国民党军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采取不抵抗政策,出卖民族利益,是丧权辱国的行径。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也必须反对国民党军阀的卖国行为,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才能真正地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将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华北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更为激烈。 针对这一形势,毛泽东即时调整策略提出,中国目前最大的敌人是日帝,不能把蒋介石同日帝同等看待,“反蒋抗日”的提法应当改为“逼蒋抗日”,争取实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解决后,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为防止出现倒退,毛泽东即时指出,此阶段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巩固和平,争取民主,早日抗日。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正式开始全民族抗战。 但是,国民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不放手发动群众,战术上消极防御,致使大部分会战都以失败而告终,华北、华东、华南等有大片国土沦丧。 部分人开始对民族复兴的前途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具有持久性,“速胜论”和“亡国论”都是错误的看法。 为争取抗战的最终胜利,要实施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政策,而非国民党的单纯政府抗战政策,“单纯的政府抗战只能取得某些个别的胜利,要彻底地战胜日寇是不可能的。”[1]执行全面抗战政策,就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战胜日寇。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但仍然不是一个充实的坚固的统一战线。 毛泽东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两个党仅仅是这个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它还应团结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力量,团结工农兵学商等一切爱国同胞。 只有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才能战胜日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日军侵占广州、武汉以后,抗日战争逐渐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日军侵华政策发生极大转变,对国民党政府采取诱降策略,加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扩大,蒋介石集团的抗战情绪日渐消极,反共情绪日益高涨,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针对国民党集团的动摇妥协和反共倾向,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三大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团结抗战以求解放”[2],为实现民族复兴而继续努力,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前途,这就是复兴的前途。”[3]针对蒋介石集团既妥协动摇又坚持抗日,既反共又不彻底决裂国共抗日的两面态度,中共一方面坚持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稳定共同抗日的局面,另一方面与国民党倒行逆施的行为做坚决斗争。 为反击国民党在思想阵线上对中共的攻击,毛泽东逐渐形成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是对革命年代中国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回答。

1943 年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逐渐好转,中国战场也逐渐开始转入对日反攻。 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奋斗,就一定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方向,是使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完全正确的方向。”[4]中国共产党应当紧紧依靠人民,“只有人民的联合力量,才能战胜外寇,复兴中国。”[5]针对国民党集团准备内战、倒行逆施的错误,毛泽东提出只有反对内战,实行民主改革,给予人们自由权利,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现民族平等,这才是中国战后正确的前进方向,是光明的前途,是民族复兴的方向。 为争取这个光明的前途,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号召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二、 抗战时期毛泽东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的具体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不同阶段都有新的推进,但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内涵是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性质和动机认识得十分深刻。 在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6]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国还保留着半独立的地位。 那么,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半殖民的状态转变为日本单独完全殖民的状态,彻底灭亡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最大的威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阻碍。

毛泽东在这一阶段使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民族危急存亡”、“民族救亡”、“救亡图存”等话语来表达对中华民族前途的关切与忧虑。 他指出在日寇的侵略面前,中国人民绝不可以束手待毙,必须开展民族革命战争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中华民族的独立。 但是,没有人民民主自由的“民权”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就无法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民族革命战争,无法使人民真正获得解放。 因此,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内争取民主自由、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便是真正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是彻底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造成民族危亡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 因此,民族复兴的目标是彻底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不是打倒一切帝国主义。 毛泽东指出,“我们看到列强中有的表示不愿参加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有的不愿看到日本占领中国。”[7]对于有意愿反侵略、反战、反法西斯的帝国主义国家依然是友好国家,而不是民族革命战争的迫切对象。 “什么更为迫切? 是修改条约,还是民族救亡? 显然,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抗日。”[8]中国人民应当与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争取其支持,建立共同的战线,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相伴随的问题是中华民族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这是一个光明的前途,这个新中国也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复兴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也不是建立旧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也不是延续国民党过去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上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在经济上,国家操纵涉及国民生计的生产,但不没收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不禁止资本主义的生产;在文化上,它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既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所有反对日本侵略的中华儿女

面对民族危亡的艰难处境,毛泽东指出,“不管什么阶级,什么政党,什么社会集团或个人,只要赞成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的,我们都要加以联合。”[9]然而,毛泽东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认识各阶级对于抗日救国的态度,从而制定不同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民族统一战线,最大程度地凝聚实现复兴的中国力量。

毛泽东认为由中国共产党率领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组成的左翼集团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无产阶级最富有觉悟和革命性,是民族复兴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虽然有自身的弱点,但仍然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是革命统一战线坚固的组成部分。

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有充分的认识,指出他们一方面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具有软弱性。 民族资产阶级曾积极参加过革命,但后来“又为这个革命的火焰所吓坏,站到人民的敌人即蒋介石集团那一方面去了。”[10]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反革命营垒逐渐破裂,民族资产阶级发生动摇,开始加入到抗日救国的队伍,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蔡廷锴的十九路军起义、马占山东三省的抗日行为都是民族资产阶级转入革命营垒的例证。 因此,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应当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相区别,而且也要把他们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顽固派相区别。 “对于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慎重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的。”[11]

毛泽东认为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动力。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开明绅士具有抗日的积极性,欧美派大资产阶级愿意参加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线,应当团结它们共同抗日。 因此,开明绅士、欧美派大资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也是有助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不过,毛泽东提醒要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在民族复兴的营垒中极为动摇,随时有可能投降,走向民族和人民的反面。

(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担负起这个重任,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共产党员始终发挥着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无论何时都不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以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第一位。 在战争中,他们是“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12]在政府工作中,他们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13]

其次,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它始终保持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时时刻刻牵挂人民的利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教育党员同志一定要热爱群众,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倾听群众的声音;不高踞群众之上,而是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启发和引导群众,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组织群众。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极高的威信,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再次,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左倾和右倾两条错误路线的斗争中不断成长成熟起来。 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复兴道路正确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用马列主义的思想,从反对左倾和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中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任。 经过两条战线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达到空前团结,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一致,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建设一个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最后,从革命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逐渐成为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敌作战12.5 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 万人,其中日军52.7 万人”[14],取得巨大成绩,也付出巨大牺牲。 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中心,中国人民实现解放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心。 经过残酷斗争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到120 万党员,领导着面积近100 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 亿的强大的解放区,为领导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条件。

(五)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纲领是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其社会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以至共产主义。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前途与民族复兴方向是一致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带来巨大的成功,中华民族越来越接近伟大的复兴。 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直接实现社会主义尚不具备条件,也不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为此,毛泽东提出国共两党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在全民族抗日的历史大背景下,毛泽东将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视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纲领,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力量。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坚定继承者和践行者,而国民党集团则背离和背叛了三民主义,国民党集团重新恪守和执行三民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三民主义有新和旧之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是真正的三民主义或者说革命的三民主义。 革命的三民主义提出的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愿意遵守和实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或者说革命的三民主义。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具体主张,与革命的三民主义相一致,是抗日战争时期指导中国人民实现复兴的具体纲领。

虽然抗日战争阶段革命的三民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纲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个阶段坚持革命的三民主义都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直至共产主义才是民族复兴的前途和方向。 毛泽东阐述了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的不同:一是共产主义在民主革命的政纲上更为彻底,二是主张民主革命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三是在宇宙观上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四是坚持革命的彻底性。 他指出共产主义作为新事物,正在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指示着光明的方向,“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15]中国共产党坚信并坚持共产主义能够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让中国共产党收起共产主义是做不到的,还是通过“比赛”看看诸多主义哪一种能够使中华民族真正走向复兴。 后来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三、 抗战时期毛泽东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思想主轴始终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同时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相统一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的主轴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这一点其自始至终都予以坚持。 九一八事变开始,毛泽东就坚持“反蒋抗日”,率先打出抗日口号,即便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动摇和妥协。 毛泽东始终认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最大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根本和最主要的矛盾,打败日本侵略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

争取人民民主自由、改善人民生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保家卫国的积极性,是中华民族赢得抗战胜利的基本条件。 因此,毛泽东把反对日本侵略与争取人民民主自由、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 这与蒋介石国民政府有着很大不同,蒋介石国民政府虽然打着民族主义和民族复兴的旗号,但是其缺乏对民族复兴主体——人民大众利益的关注。 国民党政府试图以极权主义、专制主义的手段剥夺民众的自由权利来争取民族的利益,是与历史背道而驰的,也是行不通的。 毛泽东号召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走全面抗战路线,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御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 同时,他要求国民党政府应当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权利,开放党禁,吸收各党各派和人民团体中的革命分子改革国民政府等;另一方面,提出改良劳动人民待遇、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赈济灾民等措施。 如此一来,反抗外国侵略者与争取民主政治、改良人民生活统一起来,极大吸引各派精英和人民大众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

毛泽东意识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不愿意也不会轻易放弃一党专制的传统,接受民主政治,给予民众民主和自由权利。 确实,蒋介石本人十分向往以专制手段操纵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来整合和动员社会力量,他曾指出,“挽救迫不及待之国家危难,领导素无政治经验之民族,自非借经过较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不可。”[16]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到后期逐渐消极抗日,集中全力制造反共摩擦,同时竭力压制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抗议活动,使抗日救国的统一战线随时面临破裂的危险。 为此毛泽东指出,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具有一致性,应当把二者统一起来。 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是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在此基础上,保存党派和阶级的独立自主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巩固。 换句话说,放弃党派和阶级的独立性,不解决好国内的阶级矛盾,一味的妥协退让,全民族的共同抗战就会受到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会有破裂的危险。 因此,毛泽东指出在民族斗争中不应忽视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 阶级斗争的限度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不破裂合作,二是为民族斗争的需要。 如此以来,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便统一起来,从理论上解决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

(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一致,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复兴和国际主义的关系问题受到严峻考验,成为共产党人需要正视与回答的问题。 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倡民族利益或者民族复兴是否意味着共产党员蜕变成民族主义者,这是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毛泽东把民族大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统一起来,成为其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毛泽东认为,以国际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员,同时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 他把“爱国主义”做了区分,一类是侵略者所鼓吹的“爱国主义”,这种所谓的“爱国主义”实际上并不符合侵略者所在国人民的利益,也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另一类是中国这些被侵略国家所提倡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是正义的,它是为保卫国家、反对侵略者而战,因此争取胜利是责无旁贷。 第二类爱国主义同时也是国际主义,因为只有打败侵略者,民族才能得到解放,民族解放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得到解放的条件。 反过来,帝国主义侵略者被打倒,也就帮助帝国主义侵略者所在国人民的解放,这就是国际主义的发扬。 这样一来,中华民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国际主义的发扬统一起来,鼓舞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战。

关于如何处理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的关系,毛泽东亦有深刻的论述。 他指出,“部分利益服从于全体利益,将阶级利益服从于民族利益。 国内任何政党与个人,都应明此大义。”[17]毛泽东把民族利益和顾全大局视为“大义”,不能囿于一阶级和一时的利益,而是要关心全民族及其永久的利害。 他反驳那些批评中国共产党不顾民族利益,不保卫祖国的观点,强调中国共产党愿意抵抗日本侵略到最后一滴血,只有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才能参加到世界的大同运动。

同时,毛泽东提出协调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的办法。 地主和资本家阶级不能只顾自己阶级的眼前利益,像过去那样对工农阶级实行残酷的压迫与剥削,而是改善工农的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 工农群众是国家的基础,以及人数最多的阶级,在亡国灭种面前,其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工农群众也应顾全大局与民族利益,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抗日救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国家独立的前途、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民族复兴的命运相结合

纵观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思想可以看出,毛泽东始终把民族复兴视做一个过程,抗战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矛盾和特点,因而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针。 但是,有一点在毛泽东看来是不变的,民族复兴最终的方向是实现国家独立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抗日战争时期,对于阻碍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最大障碍——日本帝国主义以及汉奸、投降派等,毛泽东主张坚决斗争、决不妥协,彻底打败侵略者。 但是,对于蒋介石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态度却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反蒋抗日”,到西安事变前的“逼蒋抗日”,再到后来的“联蒋抗日”、“拥蒋抗日”,直至抗战后期又转变为批蒋。 之所以对于日寇集团和蒋介石集团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这与毛泽东对于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有关。 毛泽东认为实现国家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基础,被殖民的中国谈不上民族复兴。 基于这种判断,毛泽东权衡轻重缓急、利害得失后为中国共产党提议制定方针政策,确保抗战的最终胜利。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主张实现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首先,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占据中华民族的绝大多数,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力量,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实现社会主义最能满足这些阶级的利益,符合这些阶级的愿望;其次,在革命战争中,社会主义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多,比如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不断发展等,这些都为迈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再次,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大形势下,中华民族要么倒向帝国主义阵营,要么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其它别无出路,资产阶级幻想的第三条道路是行不通的,受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经验的巨大影响,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是唯一可行和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择。

但是毛泽东意识到民族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符合实际,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不可避免。 他在1944 年7月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曾谈到,“我们革命的第一阶段即民主革命阶段,决不是短暂的。 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中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比起你们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很可能要晚相当长的时间。”[18]毛泽东承认这样一个阶段的客观存在,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这个基础上为争取社会主义前途而努力,包括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使国家和民族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走向复兴。

总之,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复兴中国梦思想科学回答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复兴的时代任务、阶段目标、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实现步骤等一系列民族复兴的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他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加强党的领导,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分步骤分阶段推进等思想,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帝国主义抗日战争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起始地
——这里,打响了中国人民4年抗战的第一枪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