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昆明市合成毒品使用人群性行为特征

2020-12-12顾悦唐晓欢张丽琼吴天辉彭澎张从斌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性暴力安全套冰毒

顾悦,唐晓欢,张丽琼,吴天辉,彭澎,张从斌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昆明 650228)

毒品滥用仍是一个严峻问题,且持续蔓延。截至2019 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214.8 万名,冰毒滥用人数118.6 万名,占55.2%。境外冰毒晶体及氯胺酮输入量急剧上升,占据我国毒品市场主导地位[1]。近十年,全球合成毒品滥用呈现持续递增趋势,导致严重的社会危害,产生巨额的经济损失和沉重的疾病负担[2-4]。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能有效减少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本文于2016—2017 年对173 例毒品使用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昆明市合成毒品使用人群性行为情况,针对重点人群提出合理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与取点

研究对象为昆明市合成毒品使用者,包括冰毒、摇头丸和可卡因等,研究地点为昆明市市区。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年龄为18 周岁以及上,均知情同意,符合《ICD-10》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物质使用诊断标准)。排除无法完成知情同意者,或有严重躯体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者。

1.3 取样方法

采用“滚雪球”法,从毒品使用者中挑选“同伴”并进行相关要求告知,实际扩展目标人群200 人。

1.4 资料收集

采用《合成毒品使用状况调查表》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毒品使用情况、高危性行为情况等信息。一对一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73 份,回收率86.5%。

1.5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 软件录入资料,采用双人分别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数据复核,录入结果不一致的时查看原始数据进行核对修订。录入后使用SPSS23.0 对数据处理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x±s 描述,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检验标准α=0.05,Bonferroni 进行多重检验校正。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和毒品使用情况

173 例毒品使用者中,男性99 人(57.2%);平均年龄(44.39±7.38)岁,其中31~50 岁136 人(78.6%);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145 人(83.3%);无业者居多135 人(78.0%)。其中,麻黄碱使用最多109 人(63.0%),麻古35 人(20.2%),冰毒21 人(12.1%),摇头丸6人(4.7%)。见表1。

2.2 合成毒品使用者性行为情况

2.2.1 性行为特征

173 例毒品使用者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平均为19.74±7.43 岁,其中发生过性行为165 人(95.4%),从未有过性行为8 人(4.6%)。使用合成毒品后发生过性行为137 人(83.0%),其中性活动频率增加53人(32.1%),性欲增加55 人(33.3%);使用合成毒品后与固定性伴从不使用安全套62 人(45.6%),偶尔使用28 人(20.6%),与非固定性伴从不使用安全套6 人(17.1%),偶尔使用9 人(25.7%);使用合成毒品后与同性发生性行为11 人(16.7%);发生过与使用合成毒品有关的性暴力6 人(4.4%);为获得钱、物品或毒品进行性交易10 人(7.2%);使用合成毒品后发生过性关系的对象中有吸毒者123 人(74.5%)。见 表2。

2.2.2 高危性行为的人群比较

使用合成毒品后,性别、年龄、婚姻和职业在安全套使用减少、性交易等高危性行为中无显著性差异,在同性性行为、多性伴,性暴力中存在差异。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的人中未婚者更多(26.0%),无业者更多(14.8%);有2 个及以上性伴的人中男性更多(21.7%),未婚者更多(32.0%);有过与使用毒品有关的性暴力的人中年龄≤30 岁者更多(50.0%)。见表3。

表1 合成毒品使用者的人口学资料和毒品使用情况(n=173)

表2 合成毒品使用者的性行为特征(n=165)

表3 人群的高危性行为比较(n=137)

2.3 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情况

在调查中,158 人(91.3%)接受过阿片类毒品的危害宣传教育,142 人(82.1%)合成毒品的危害宣传教育;134 人(77.5%)接受过安全套发放;140 人(80.9%)接受过同伴教育;115 人(66.5%)接受过性病检查或治疗;144 人(83.3%)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在过1 年中111 人(64.2%)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其中91 人(52.2%)知道检测结果。见表4。

表4 合成毒品使用者的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情况(n=173)

3 讨论

本调查研究纳入昆明市合成毒品使用者173 名,主要研究该人群使用合成毒品后的性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合成毒品可使部分使用者的性活动频率增加,性欲增强。在使用合成毒品后与性伴发生性行为45.6%的人群从不使用安全套,74.5%的人群的性伴为毒品使用者,易发生性暴力、同性性行为和性交易等高危性行为[5]。其中,至少64.2%的人群接受过艾滋病的教育和干预,同时,男性,年龄≤30 岁、未婚和无业的人群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

3.1 合成毒品使用者性行为情况

纳入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44.39±7.38)岁,无业者居多。与既往云南省合成毒品使用者80%年龄在20~30 岁有所差异,这可能与部分研究对象曾为美沙酮治疗者有关[6]。云南省毒品使用以阿片类为主,随着冰毒、麻古、麻黄碱、摇头丸的流行,部分阿片类使用者尝试使用合成毒品[7-9]。其中,95.4%的合成毒品使用者发生过性行为,83%的合成毒品使用者在使用后发生性行为。本次研究对象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平均为(19.74±7.43)岁,初次性交年龄越早,越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越容易感染HIV[10-11]。

合成毒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大脑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递质,产生极强的兴奋和欣快作用,极易发生性冲动[12-13]。合成毒品能够增强使用者的性欲和性快感,延长性行为时间,增加性行为频率,极易发生高危性行为,导致疾病的感染传 播[14-15],与本调查研究一致。在合成毒品的作用下,使用者半数不用安全套发生无保护、多性伴的性行为[16-18]。他们常采用以淫养毒的方式获取钱财,进行性交易的风险更高[19]。

3.2 合成毒品使用者高危性行为人群特征分析

调查结果,使用合成毒品后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的人中未婚、无业者更多(χ2=7.9,P=0.01;χ2=4.86,P=0.02);有2 个及以上性伴的人中男性、未婚者更多(χ2=8.49,P=0.01;χ2=7.43,P=0.01);有过与使用毒品有关的性暴力的人中年龄≤30 岁者更多(χ2=16.61,P=0.01)。使用合成毒品后能提高性欣快感,出现性幻想状态,延迟性高潮,极易在使用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及群体性行为,增加疾病的感染与传播风险[20]。男性、无业者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明显高于其他人群[21]。由于使用合成毒品后能减少肛交的不适,而安全套使用降低性行为的愉悦感,为增加舒适度和亲密性,很多人放弃使用安全套[22-23]。合成毒品使用者拥有多性伴的风险是非使用者的2.3 倍,单身男性拥有多性伴的概率更高[24]。发生性暴力的年龄≤30 岁更多,可能与青年人性需求、性活动频率更高有关,同时,合成毒品有刺激性欲的作用,极易发生性冲动[25]。研究发现,4.9%的合成毒品使用者发生过相关性暴力,具有性虐史的使用者感染HIV 的风险也更高[26-27]。

3.3 艾滋病宣传和干预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中,至少64.2%的合成毒品使用者接受过多种形式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干预,包括宣传册的发放、安全套的免费发放、艾滋病的咨询和检测。我国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由毒品静脉注射演变为注射和性传播并重,现变为经性传播为主[28]。合成毒品使用者中艾滋病的传染源已经存在,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29]。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现况研究和危险因素的探索,对于人群治疗与干预方法的研究较少。对合成毒品使用后导致疾病感染及传播的高危性行为虽引起多部门的重视,但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综合干预及治疗却鲜见报道[30-31]。长期使用合成毒品会导致身体、心理疾病和行为改变[32],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

4 结论

昆明市173 例合成毒品使用者半数以上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干预,有部分吸毒者发过高危性行为。个别群体需加强关注,包括男性,年龄≤30 岁、未婚和无业的人群,可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措施。

猜你喜欢

性暴力安全套冰毒
日本查获一吨冰毒7名中国人被捕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超三成在校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
“荡妇”游行
“性暴力”入法究竟难在哪儿
本期导读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