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原母种母蛾镜检技术及注意事项

2020-12-12尚小芳王晨阳

北方蚕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蚕孢子传染

尚小芳 王晨阳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 044000)

家蚕微粒子病是家蚕五大传染病之一[1],对家蚕具有毁灭性的危害,因而在被世界上养蚕国家列为检疫对象。原原母种作为生产原种的亲本,若原原母种带毒,会造成蚕儿大面积的死亡,因此,原原母种的母蛾镜检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微粒子病的胚种传染,保证蚕种质量,促使蚕业生产健康地发展,笔者总结多年镜检经验,从家蚕微粒子病的危害、原原母种母蛾镜检技术及注意事项这三个方面作简要小结。

1 微粒子病的危害

1.1 微孢子虫为害概况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孢子虫感染而引起的毁灭性蚕病,寄主范围广,目前已知专性寄生的微粒子孢子有500多种,涉及鳞翅目昆虫(如野蚕、金毛虫、桑尺蠖等)以及其他类昆虫达200余种[2]。微粒子孢子能够长期存活,但不能自我繁殖,必须通过寄主来繁衍。病原可通过食下和胚种传染两种途径感染家蚕,会造成蚕儿发病,蚕茧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1.2 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性

家蚕微粒子病传染的主要途径是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其中胚种传染更为危险。胚种传染对种茧育和丝茧育影响都极大,是主要的传染途径,蚕在四至五龄感染本病就有造成胚种传染的可能。胚种传染感病的小蚕,在患病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孢子,随粪排出,造成蚕座污染,进而造成蚕座的恶性循环污染。由胚种传染到食下传染再到胚种传染,这是一条循环的感染,小蚕到大蚕,食叶时间长,到了大蚕期,微粒子孢子的传染力最强。因此,原原母种母蛾镜检就是为了杜绝胚种传染。

2 原原母种母蛾微粒子镜检技术

原原母种是繁育杂交种的亲本,母蛾检验是防止胚种传播微粒子病原的有效措施,其检验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严肃认真,不允许有带毒种繁育下一代,必须进行全检。母蛾镜检分拆蛾、泡蛾、磨蛾、点板、显微镜检查等工序。

2.1 拆蛾

原原母种为单蛾袋蛾,将待检母蛾蛾袋按顺序排列,用剪刀剪开袋口,将袋中的母蛾依次放入对应的研磨板槽内,并标上品种名、编号、蛾号。

2.2 泡蛾

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钾溶液(2%)分别倒入放有母蛾的研磨板槽内浸泡3~5 h。

2.3 磨蛾

原原母种母蛾磨蛾方法有手工磨蛾和集团磨蛾机磨蛾两种方法,对于原原母种的母蛾磨蛾我们一般采用纯手工磨蛾法,但我们一定要注意磨碎、磨透。

2.4 点板

每个母蛾点3个点,标上对应的品种名、编号、蛾号。

2.5 显微镜检查

前四个工序都是为了制成标本,供显微镜检验。镜检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必须由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操作,工作中要认真、细致,在开始镜检前要对显微镜进行检查,将镜头、镜片擦拭干净,电源开关和调节旋钮要准确灵活。原原母种的镜检采用初检、2人对检及复检检查法,镜检结果应及时填写记载表,记录要及时、真实。

3 注意事项

3.1 母蛾的干燥与保存

原原母种母蛾装袋后,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将蛾袋平铺在竹匾上,置于烈日下暴晒2~3 d即可。母蛾干燥后,一定要妥善保护,防霉、防鼠等,等待检验。

3.2 检验环境的清洗消毒

检验工作开始前,必须认真清洗消毒室内外环境;检种期间,每日早晚打扫消毒地面和工作台,保存环境清洁,防止微粒子孢子污染;尤其在检验带毒母蛾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严防蛾袋间相互感染,保持蛾袋外面不粘染蛾毛杂物;凡可能接触蛾样、磨蛾的器具等,每用一次后都必须用清水充分洗净,并严格消毒,防止带病原操作,污染无病样本。

4 结 语

原原母种母蛾镜检是为了防止微粒子病蔓延的最关键性措施,为了提高微粒子孢子的检出率,我们应认真把好各个技术环节,加强管理,既要为镜检提供较好的样本母蛾,又要加强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良性发展。

实践证明,对于原原母种母蛾微粒子镜检,关键在于“认真”,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以防为主,仔细检验,扎扎实实将原原母种母蛾微粒子镜检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达到防治微粒子病发生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家蚕孢子传染
隐孢子虫入侵相关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传染
制作孢子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