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能风起:此风与彼风有何不同

2020-12-12秦淑文

电力设备管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氢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秦淑文

眼看着“氢风”劲吹,风力越来越大,有人发出“过热了”的担忧之声,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有重现纯电动汽车眼下窘境之虞。应该说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无论是企业、行业还是地方政府,资源禀赋是有差别的,不可能都笑到最后。目前已有30多个省级和地市级的政府亮出了氢能经济规划,大多涉及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至于GDP过万亿元的省市那就更不用说了,大多立下了三五年之后技术国内先进、国际一流、打造完整氢产业链的宏愿。中央政府的排兵布阵也远未结束。仅今年上半年为更好地发展氢能经济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各部委至少发布了15份文件。资本市场自然也在盯着燃料电池行业的进展,砸下重金者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目前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注资氢能和氢燃料电池产业链。

能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一个底座。经济结构要转型升级,“底座”也需要转型升级。我国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巴黎协定》的缔约国,承诺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时间已然不多。从全球看,能源去碳化已成为各大经济体新的经济主攻方向。从眼前来看,摆脱新冠肺炎疫情之后重启经济,同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氢能是一大抓手。所以,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标志的氢能经济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宏大工程,远不是汽车尾气排放有害物降至零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能源去碳化的大问题。其中,把氢气转化为电能的氢燃料电池是氢能经济的核心产品和关键环节,汽车只是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之一。于是能源、交通、化工等行业的巨头与形形色色的资本也涌了进来,这意味着未来燃料电池产业谁主沉浮、谁执牛耳,并非汽车企业专属。

“氢风”不像传统汽车“合资风”,只是汽车行业自己的事情;它有点像“电动汽车风”,涉及其他行业,汽车的“心脏”不再由车企完全掌控。如果把“氢风”比作季风的话,“电动汽车风”好比是谷风,虽然都是风但影响范围不在一个层次上,影响力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说,“氢风”的背景很宏大,涉及的行业很多,参与者五花八门。

“氢风”的另一个积极面和特征是合作比较密集,好于“合资风”和“电动汽车风”。当然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与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比起来活性还不够。若论车企合作,不得不提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日前再次携手与业外两家企业合建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技术是主攻方向之一。显然,是深重的危机感把三大央企逼到了一起。若论中外合作,最惹人眼球的是6月5日丰田与5家中国企业合资成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公司这条新闻。若论地方政府合作,6月4日津陕两地的陕鼓集团、荣程集团、西安瀚海氢能、中建西北设计院四家企业在两地政府见证下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共建西部氢都,带了个好头。

合纵连横的模式还应该再丰富一些,让生产力要素得到最佳组合。7月6日韩国现代汽车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XCIENT,首批10辆车装船运往瑞士。美国尼古拉公司上市时的市值高达1143亿元人民币,早就传出要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消息,如今现代汽车悄悄地跑到了前面。不过,尼古拉公司创造的全生命周期打包租赁的商业模式倒是值得漂浮在“氢风”风口的中国企业借鉴。在国内也有用户投资研发公司的例子,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氢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两个月订单破万辆 氢能重卡产业化拐点已现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格子Boltzmann方法在燃料电池两相流中的应用
氢能“竞速”
氢未来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电动汽车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
氢燃料电池车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