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疫情后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和心身重建
2020-12-12吴爱勤
吴爱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疫情呈现平稳向好态势,公众慌乱、恐惧、担忧情绪逐渐减弱,信心指数逐渐增强。不过,社会情绪和公众心理平复、疗愈、重建仍然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人们回归原来的工作生活状态需要重新调适,各类人群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心慌、焦虑、抑郁、多疑、强迫、易怒等心身相关症状[1]。如何积极地应对疫情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危机,加强心理重建和心身康复,这需要综合施策。
1 高度重视对整个社会心理干预和疏导体系的构建
在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同时要聚焦心身健康,全力打好心理防疫战。及时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身康复服务,提供必要的专业心理支持,减轻疫情给民众带来的心理应激冲击。要以面广量大的城乡、社区为重点,从心理干预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加快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化解突发公共卫生心理危机的能力和素养。加强规范管理,完善社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一批专业心理危机干预和社工人才。
2 突出重点人群社会心理危机干预
把心理防疫作为重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医院、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疏导“细胞”作用,持续释放在此次疫情中积累压抑的不良情绪。疫情后时期更加需要注意特殊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身康复,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农村人口,由于认识不足及缺乏心理求助渠道,造成求治无门,相逢不相识的逛医境况,其心理风险难以早期发现。再则,要注意观察分析职场中人在职业倦怠、心身耗竭和渴望回归正常的心态间纠结的矛盾冲突,团队因为长期停摆、警戒心上升而产生冲突等背后的心理因素。要教育、引导这些人跨过“心身重建关”。
3 开展广泛、多层、丰富的社会心理重建康复活动
(1) 正确引导公众,让他们认识到疫情不仅是一场生命教育,也是一场心理教育,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心理困惑,要学会分割纾解情绪。尝试聚焦具体心身问题,了解心理自救方法和救援途径,抛弃对心理问题的“病耻感”。在个人情绪已影响正常社会功能的情况下,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干预和辅导。
(2) 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较大规模的线上社会心理状况普查,疫情下心身障碍、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流调普查[2- 3],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库,及早发现重点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心身重健。
(3) 推广普及心理疏导方法及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对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各级社区干部以及志愿者等采取建立微信群、开展线上科普讲座、个体心理辅导、远程联络会诊等措施,提高他们心理干预的评估诊疗技术、沟通交流技巧,优化心身保健方法[4],确保对重点人群能及时进行心理评估监测和心身重建。同时,通过不断的监测和采取后续行为,确保危机延迟反应和慢性反应适应障碍的人群能得到及时心身援助和人文关爱。
(4) 畅通心理援助渠道,强调社区社会心理支持,鼓励各行业各领域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全人心理疏导。引导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学术组织、高等院校乃至宗教组织等,成为参与心理重建不可或缺的力量。
综上,需重视疫情后时期社会心理危机,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重建康复活动,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坚持心理卫生的常态化防治对于建设健康中国、重建心灵家园和增进人民心身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