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程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2020-12-12马继锋
孙 剑,马继锋
新生儿在医院出生后,由于身体虚弱,需要做各种护理,不仅要记录各种护理体征,甚至有的要给予药物治疗。对于新生儿来说,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是一个特殊流程。其特殊之处在于入院时是一个人(母亲),孩子出生后会增加至2或3个甚至更多人。对于HIS系统流程设计来说,这是需要特殊处理的。国家卫生部门对新生儿信息流程这部分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但在实际应用中,各信息系统软件的实现方式五花八门、各有优缺点。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体系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新生儿流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下面就当前主流的两种医院信息系统对新生儿流程的处理做一对比。
1 非专科信息系统的处理模式
以“军字一号”为主的HIS系统,由于开发较早,没有相应的专科软件系统。新生儿流程与普通患者所使用的程序没有区别,只是在应用上有所区别。
1.1健康新生儿的处理方式 此类新生儿无特殊疾病,只需进行常规护理、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等处理。在信息系统中,只需把新生儿的医嘱与母亲医嘱同时开出,婴儿医嘱备注中,手写标注上“婴儿使用”或“儿子使用”等标志即可。电子病历可以与母亲一起记录,记录内容中简述新生儿的情况。此种模式因母子病历未分开,医生的工作量较小,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则只能通过手工方式上传至疾控中心[1]。
1.2异常新生儿的处理方式 此类新生儿由于先天疾病或环境因素造成身体情况复杂,需进行全面的护理监测并建立独立的医嘱、病历。在信息系统中,医院通常会采用重新办理入院的方式,给该类患儿重新分配住院号,建立独立的电子病历、病程、护理体征记录等。此模式下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大部分是通过手工方式上传。因新生儿有独立的身份登记号,病历系统也已建档,所以如当地疾控中心有要求,HIS系统可以与疾控中心数据库对接,实现信息自动上传[1]。
2 专科信息系统的处理模式
独立的儿科信息系统流程设计兼顾儿科特殊的护理模式及医嘱、费用的特殊情况,从医生、护士多角度分层设计解决了专科特色的问题。
2.1母子(女)同一病案号模式
2.1.1医生流程设计 入院病历中保留儿科专科元素,病程记录按常规处理,医嘱区分母亲及第N个子(女),以便于护士执行时区分。会诊记录、手术记录、抢救记录、出院小结等多种病历均设置子病历,可区分多子女内容。
2.1.2护士流程设计 医嘱的执行及费用的产生,严格区分是母亲还是第N个子(女)的;体温单及相关的护理表格都要进行区分。办理出院时生成的发票可以选择是单张发票还是拆分开的多张票据。此模式下可通过接口方式上传婴儿预防接种信息,以实现快捷方便地为下一步办理“预防接种证”做好准备。
2.2母子(女)不同病案号模式 以“易慧医院信息系统”为代表的不同病案号模式,与非专科模式的复杂模式类似,此类型流程在新生儿出生后,由护士办理入院登记,生成新的病案号及入院登记号。
2.2.1医护流程设计 孕妇入院时通过发放IC卡或RFID腕带记录身份登记信息,新生儿出生后通过发放与母亲绑定的腕带以随时确定新生儿的身份[2]。入院登记表有专科选项,可记录此新生儿为第N个子(女),分配床位时可按子(女)数量灵活调整床位数。出院后可产生不同类型的专科统计数据、报表。各类病历模板均有专用的儿科模板,无需建立子病历及区分医嘱所属人。
2.2.2费用流程设计 因新生儿为不同入院登记号,费用及发药记录的产生均以常规操作为主,费用清单及发票的内容是分开的,同时可以通过发票合并程序实现合并,以满足不同类型患者需要。在预防接种方面,不仅可以实时上传婴儿的预防接种信息,而且因数据是独立的,可与门诊数据实现无缝衔接,避免了重复建档[3]。
3 专科信息系统与非专科信息系统模式对比
3.1复杂度对比 从儿科流程的开发及应用的复杂度来看,“非专科”中的“健康”模式最简单,但因无法体现专科内容,导致专科数据不能统计,甚至需要手工补充部分专科内容。而“专科”模式中的“母子(女)同一病案号”模式最复杂,能实现几乎所有的专科项目要求,但复杂的同时,加大了系统设计的成本,也增加了培训的难度,以及更多出错的可能。“专科信息系统”中的“母子(女)不同病案号模式”则兼顾了操作及培训的简易性与功能实现强度之间的矛盾,设计流程的复杂度低,功能实现完整,应该是目前模式的最优解。
3.2基本医疗保险接口的对比 按照大部分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患者费用必须分开,部分地区甚至要求发票也要分开。“非专科”、“健康”模式已不能满足此要求,其他3种模式均可以不同流程实现。相比之下,两种不同病案号模式实现效果更好,区分费用、发票较为彻底[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专科信息系统”中的“母子(女)不同病案号模式”是最为合理、最为清晰的流程模式,不仅避免了常规流程中的母子(女)医嘱及体征信息易混淆的问题,而且兼顾了各类医疗保险以及院内统计核算的多层次需求,在儿童预防接种上也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了信息系统的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