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2020-12-12赵书茂
赵书茂
(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加快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是河南省贯彻落实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20年3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河南省“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即“两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目标定位,突出洛阳特色,提出了“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创建黄河保护治理示范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争创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建设洛阳都市圈”等六项重点任务[1],出台了《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了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规划蓝图和工作策略,洛阳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历史机遇,唱好“双城记”,打造“双引擎”,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中实现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新突破,培育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中原城市群高品质副中心城市
分析城市成长坐标可知,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基本完成,并向现代化建设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交汇期,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的攻坚期,处在由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折阶段,处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处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特殊历史节点。这一时期,面临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参与全球经济体变革带来的机遇等。洛阳的城市规划曾作为全国城市规划的范本进入大学教材,建设高品质城市,洛阳有城市规划的本色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洛阳的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城市面貌等都有长足发展,建设高品质副中心城市有实力、有条件。必须把握时代特征和趋势,抓住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各个方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高品质城市,解决好“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与人的发展相关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的消费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建设高品质城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洛阳要以全方位开放为引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文化繁荣兴盛为特色、以优美生态环境为底色,着力建设“安全、便利、舒适、优美、活力、集约”的高品质城市。过去在“先生产后生活”理念的影响下,城市发展对这些方面重视不够,现已成为我们的弱项,要通过补短板,强功能、增效能、提品质来加以改变。比如安全,涉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再次警示我们要健全和完善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又比如便利,涉及出行便利、生活便利、工作便利、交往便利等,要构建功能混合、社会融合的公共空间,为不同人群在城市中的交往提供便利,营造全龄友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优质、共享、均好,形成层级合理、快捷便利、智能共享的城市生活圈[2]22-25。
(二)加强城市有机更新
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从“一五”时期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目前城市发展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要把中原传统营城理念与现代城市精神融合起来,以提高城市内在活力和构建宜人环境为重点,运用整治改善、修补修复、保存保护、微治理及再生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改造更新,统筹好河湖沿岸、道路绿化和公园游园、城市“乐道”等建设,强化空间织补,让“建筑能阅读,街道可漫步,城市有温度”[3],在推动老城区“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使城市“美起来、活起来、便利起来”[4],建设对全体人群和谐友好、宜居宜业的副中心城市。
(三)推动现实城市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协同发展
要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建设,构筑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整合网格、城管、交通、治安、舆情等方面的数据资源,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构建城市传感网络和统一接入、统筹利用的数据融合共享平台和体系,形成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相互映射、虚实融合的数字镜像城市[2]22-25。
(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科学决策水平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愿景的表述以及实现愿景的路径选择和行动指南,既要追求规划的理想性,又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幸福,必须汇集高度的想象力和智慧。洛阳要立足城市发展的优势、功能和使命、需要与可能,面向全省、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从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未来三个维度,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地特色,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认真谋划城市发展的方向,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大数据时代,城市发展呈现出在线化、实时化,个性化、居家化,算法化、场景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新的趋势[5],有的可能还是小趋势,但小趋势往往是影响大变革的潜在力量,必须及早谋划应对。要用“新认知、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水平。要用大数据拓展规划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把场景化模拟技术运用到城市规划的编制中,提高规划的实效性,加强居民行为与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及服务能力的实时分析,合理布局学校、医疗、游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把城市情景设计、绿色城市、城市有机更新、微治理等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统筹道路、边界、片区、节点、标志物等影响城市空间形象的要素,改变职居分离的功能区布局,促进城市工业区、商务区、生活区、交通枢纽区科学衔接与混合嵌套,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优化交通网络体系,打造多层次、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形态,增强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便利性。
二、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特征,在中部崛起中构筑发展新优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洛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关键所在,是要激发洛阳工业基地活力,持续保持洛阳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创造产业综合发展优势,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挖掘经济发展潜力的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构筑持久发展动能。
(一)激发洛阳特色产业活力
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紧紧扭住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两个关键,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要重点推动智能农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突破发展,建设特色新材料、高端石化、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使洛阳的特色产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二)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创造产业发展综合优势
第四次产业革命——一场技术经济范式意义上的技术革命、金融革命、制造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全面协同变革,将会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社会生产力带来革命性变革。原有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式将转向智能化、虚拟化、平台化、网络化、个性化发展,可重构生产系统、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分散式社会化生产将是未来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6]。洛阳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重点行业数字化改造,开辟网络市场新领域,发展数字经济,布局建设集成电路芯片等项目,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要综合考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组织形式,支持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利用数据资源创新生产、经营和服务模式,建设5G应用示范城市和云服务创新基地,培育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拓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价值链协同发展,在协同中创造竞争新优势。
(三)培育发展新动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居民消费已由“吃穿用住行”转向“学乐康安美”。人们从对衣食住行基本需求转变为更多地对公平、环境以及各种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心理的满足和悠闲生活;消费方式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彰显个性,追求精神满足成为潮流。目前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我们的城市,一方面,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优,不能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还不充分,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协同度和融合度不高[7]。洛阳要在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保持洛阳特色产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利用信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无中生有,创建新的市场主体,让洛阳成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理想的试验场,发展未来产业。要尽快补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足不优等短板,将部分公共品供给发展成为新兴服务产业,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三、推动文化和生态融合发展,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彰显洛阳的颜值魅力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黄河沿线生态保护与文化挖掘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洛阳的绿色财富,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推进经济与自然共赢,美丽与发展同行。
(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建设黄河保护治理示范区,发挥洛阳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水系联通优势,突出“水天一色、河图之源”,打造集生态保护、绿化种植、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塑造水绿交织、山环水润的城市景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运营模式。要把医疗、康复等具有公共服务特征的供给与休闲、旅游等竞争性服务供给结合起来,利用黄河生态廊道和伏牛山、太行山山地屏障的生态优势,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提升洛阳绿色本色的价值和引力,建设绿色美丽、和谐共生的亮丽洛阳。
(二)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洛阳集河洛文化、古都文化、丝路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于一身,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髓、道德追求、人文精神,不断厚植文化优势,重点打造帝都文化、黄河文化、牡丹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地标,充分展示洛阳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加强龙门石窟保护利用,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结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开发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相融合的主题街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洛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推动文旅与科技、生态、体育、休闲、研学等深度融合,发展“旅游+”“文化+”等新产品、新线路,丰富文旅业态,提升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8]。
把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体现到规划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上,运用到政策工具的设计中,把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力作为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和开发边界的重要依据。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实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协同。要把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文明城市建设,与推动环境治理,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统一起来,把城市和乡村当作景区来规划建设,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全域发展过程中,使城在风景中,景点在城中。
四、完善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建设智慧高效的副中心城市
城市治理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善治与善政的统一,围绕提高空间绩效、生存绩、社会公平等重点,以百姓心为心,想群众之所想[9],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完善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率,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城市治理精细化,实现精治、共治、法治。
(一)构建高效治理体系
优化城市管理功能,改变多头分散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城市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规划体系、战略决策、公众参与等体系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改进城市规划实施评估制度与方法,拓展评价维度,建立“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全维度”的监测评估制度。要学习先进城市治理的经验,把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控制等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中,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推动“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刷脸办”[10],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二)用好“智治”方式,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感知城市空间、社会和居民行为的实时动态,做好海量数据的收集挖掘和情景试验,让市民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11]。强化“智辅科学决策”,推动依靠经验决策与依靠大数据决策相结合,实现城市治理的实时感知、互联、分析、预测和控制,提高治理效率,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治理方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探索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实现路径,使洛阳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洛阳建设高品质副中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要从人民群众多维度、多领域、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入手,分析城市设施的属性、使用者的行为、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内在机制与逻辑,推动旧城和谐更新和新城功能的重构;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地上与地下、生态营造与功能提升,促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社会空间、居民行为空间协同,精心精细精准地营造有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城市空间。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完善社会功能,健全城市治理、宽松的营商环境,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承载,不断提高生产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