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12-12李素霞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李 妲,李素霞

(1.平顶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2.红旗渠干部学院,河南 林州 456550)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基层党建的新要求,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1]。 这一新的要求,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既是我们党几十年建设的历史经验使然,也是我们党自十八大以来,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肯定和持续。在新时代,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中,对组织力的论述引发了学术界对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热潮。当前,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对组织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和界定。第二个方面,总结以往的经验,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如何提升组织力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个方面,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探索提升组织力的路径[2]。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弥补了这一领域的不足,但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对组织力存在问题的剖析仍显薄弱,提升路径过于泛化,针对性不强。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组织力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梳理,找准组织力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提升路径。

一、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的界定

“组织力”一词属于管理学的范畴,最早把“组织力”一词运用到党的建设领域中来的,是在1929年2月《中央给润之玉阶两同志并转湘赣边特委的信》中,首次使用了党的战斗力组织力这一词[3]。十九大报告中使用这一概念,引发了学术界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的研究热潮。

对党组织组织力内涵的研究从内容界定上看分为两类:“合力论”和“能力论”[4]。前者认为组织力是组织合力的体现,国内学者,如高振岗、徐丙祥、薛小荣等是“合力论”的主要代表,他们都认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党组织为达成一定的组织目标,依据自身级别高低和能力大小,针对党的路线方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调动地方群众积极性、落实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一种能力的集合。这种能力突出体现在党组织的执行能力和凝聚力方面[5-7]。“能力论”认为组织力是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的表现。主要代表有国内学者曾峻、王乐新、赵大朋等,他们比较关注基层党组织运用自身的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党组织内部党员和外部群众参与活动的能力[8-10]。综上,两种类型的组织力界定视角不同,“合力论”关注的是通过组织动员之后人民群众焕发出来的力量的集合;“能力论”关注的是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动员党员、群众过程中具有的能力。就本文而言,我们更认同“能力论”的界定,也认同“能力论”关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阐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指的是,在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下,对基层群众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整合,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总体来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基层党组织对内所形成的凝聚力;第二个方面,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号召力[11]。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研究发现,基于自身建设的党组织内聚力和基于外部互动的党组织渗透力和整合力都存在突出的问题。党组织自身建设缺乏内聚力容易导致内部组织力不足;党组织的整合能力不强容易导致对外凝聚力不强。深入剖析组织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洞悉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化的表现和深层机制,有利于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总体来看,较为突出问题主要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一)内聚力弱化,对内组织力不足

党组织内聚力指的是基层党组织对内所形成的凝聚力。当前,基层党组织内聚力弱化,无法有效调动资源和党员干部参与社会治理,具体表现在政治功能弱化,党组织体制机制建设不健全,党员队伍松散,政治功能弱化等方面。“党的基层组织,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力,保证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充分落实到基层当中。”[12]但目前的状况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人,思想上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发自内心地把党建工作当成是根本工作、核心工作,简单地认为多干、少干区别不大,与其花费大的力气去做党建工作,不如墨守成规、保持原样。在这个问题上,企业和非公组织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样一来,党内的组织生活就变得效果平平,党员内部就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批评,党员面对错误言行和坏人坏事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勇敢斗争,缺乏模范带头作用。由于这些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对政治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从而导致政治功能的弱化。

对内组织力不足还体现在,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建设不健全。国内学者赵大朋认为,组织力弱化导致基层党组织自身组织体系碎片化[13]。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体制不健全导致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农村,党组织的设置不合理,上下级的关系不明确,甚至有些非公组织和协会长期脱离于党组织之外,导致村一级的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引领力和号召力。还有部分农村的经济组织,由于没有成立党组织,制度不健全,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些都削弱了党组织的功能。同时,有些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不太健全,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虽然也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制度太过抽象,且随意性很大,导致工作无章可循。有的制度虽然健全,但在落实和实施时力度不够,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此外,党员队伍松散。在有些地区,村党组吸收党员没有统一的规范,吸收党员的时间和程序具有随意性。有时长时间不发展党员,有时又集中发展大量党员,不按程序进行;其中还不乏一些老干部运用手中权力买卖党员身份。党员队伍松散的同时还存在着思想松散的现象。“不信共产主义不信党,信神信鬼信钞票”是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生动概括。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对马列主义、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没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思想、行为涣散,党性修养不足。在部分农村,时常发生党员不履行义务、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利益面前,和群众争抢,在责任面前,一味地推卸和回避。部分党员缺乏理想信念,不去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政治立场不坚定,搞好人主义,和稀泥,办事拖拉,具体事务不作为等。一些党员干部骄傲自满,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主管的工作不调查、不研究、不了解情况,不解决问题;对上级指示照抄照搬,对下级报告不看不管,遇事推诿,不负责任。

(二)渗透力、整合力弱化,对外凝聚力不足

基层党组织的对外凝聚力是党组织利用自身能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措施及组织、动员其他社会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活动时所获得的支持和配合度,也是衡量党的领导在基层落实情况的重要指标。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引领力和号召力。当前,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弱化,对外凝聚力不足,主要表现为政治引领力不足,服务群众意识差、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

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党的基层组织是政治组织,因此,政治引领力是放在首要位置的。但是,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忽视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缺乏本应具备的向心力,直接导致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弱化。部分群众认为党员干部都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作为群众就更没有必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近年来,一些群众入党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他们认为,党员干部自身政治素养差,不足以作为群众的领导者。

服务群众意识差、能力不足。有的基层党组织一味迎合上级组织,对辖区内的具体事务不作为,对群众不关心,对一些关系到百姓的民生问题拖延处理,导致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度较低。部分党员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不主动积极学习新时代新思想,导致思想陈旧、严重滞后,不能成为引领群众的党员干部,逐渐在群众中失去了威信。

创新力不强。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基层党组织没有根据国内社会发生的变化,紧跟时代;再加上,有些地方的党组织经费有限、场地有限、人员有限、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只能勉强保障基本的党务工作的开展,进行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则难以实现。一些党员干部创新意识薄弱,创新动力不足,面对新问题没有新办法,无法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社会问题。有些党建工作创新浮在表面,零碎而不系统,有的只做表面文章,缺乏实质性的改变,也没有提高工作实效,因此,群众认可度不高、参与率不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三、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索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多方施策,综合发力,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路径。

(一)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政治引领力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永葆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一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二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三是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这次会议充分说明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只有把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清楚,提升组织力才有明确的方向。

如何加强政治建设?笔者认为,放在首位的,就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加快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落实此次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还要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得以践行。同时,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要不断学习和领悟,确保党员干部对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在工作中能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其次,要落实党建工作的责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党的领导,任何部门都要把本单位的党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要亲自抓党建,各级领导干部要探索逆向述评和反向测评等考核方式。

最后,提升政治引领力,把政治引领具体化、形象化。要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身边优秀党员的事迹,扩大其影响力。基层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开展“党味”浓厚、参与广泛的活动,如在党支部办公点悬挂党徽党旗,为辖区内群众发放党徽党旗,统一悬挂,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感受。在机关、企业、学校等,举办红色展览、开展红色招聘等,使“党建+政治功能”随处可见,增强党的政治引领力。

(二)健全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增强党员向心力

一要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对于党组织覆盖的“盲区”“空白点”要加大工作力度,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为重点,抓好“两个覆盖”,使党组织建设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提升党组织的覆盖能力。实现社会各类群体都有党组织的覆盖。在发展党员的同时,也要确保老党员和新党员都能纳入组织的管理,每个党员都能发挥功能和作用,确保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组织的领导。

二要创新组织设置。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不仅保证了党组织活动的有效性,也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必须抓好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吸引基层党员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基层党组织应从基层党建创新上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过灵活多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激发党组织的活力,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最后,规范组织机构设置。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事务。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调整与变更的程序、党组织的活动等都应该严格遵守《党章》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基层工作中推进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的创新, 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指明了方向。

一是创新服务方式。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可以通过运用契合时代、受群众欢迎的科技手段,如“互联网+”、融媒体、各种新兴的技术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基层党组织,应发挥党组织的区域管理优势,积极吸纳区域内的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增强其社会影响力。扩大基层党建活动领域和范围,让组织活动走向基层、走向群众。从活动策划、主题选定、方案制订到活动开展,全程邀请普通党员、群众参与,确保党员和群众参与积极性。

二是推进新技术党建工作。用“大数据”来处理基层党组织的人和事问题,让各项数据相互融合,实现对基层党建各项事务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打造基层“智慧党建”平台,建立“支部工作”平台,逐步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情况信息记录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实现各基层组织信息互通的网络平台。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新技术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后的新的工作方式需要对党建工作者进行培训,确保其能够充分掌握新的党建工作方法,以更好服务群众。同时,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党建工作的人才队伍,专门负责党建活动、开展党建工作、管理党建事务。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基层党组织的经费拨付,确保基层党建活动顺利开展。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替群众解决难题,把为群众服务落实到每一位党员的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思想。

总之,基层党组织只有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才能不断提升政治引领力、增强党员向心力、提升服务能力,最终有效地提升其组织力。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员之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