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励青年人挣脱“现实引力”探索科学“无人区”

2020-12-12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马化腾科学家科学

文/本刊记者 陈 杰

11月14日,2020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来自九大领域的50位获奖人依次从饶毅、潘建伟、邬贺铨、程泰宁等发起人手中接过奖杯,继续他们探索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无人区”的征程。

“科学探索奖”是在腾讯成立20周年之际,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等十几位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的公益性奖项。该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奖者每人将在未来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

“过去这一年,新冠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应对各种生存和发展挑战,必须向科学技术要答案、要方法,而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根本。”马化腾表示,需要更加主动地发现人才、关爱人才,支持他们自由探索、乐在其中,让科学技术更加自主自立自强。

“我们必须树立更高的科研志向,做出更多从零到一的原创研究成果,同时要推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颁奖典礼开场寄语道。

据了解,“科学探索奖”在评选过程中重点关注四个因素:独立性、创造性、变革性和可行性。相比起过往的研究成就和学术地位,评审委员会更看重申报人本人及其研究方向的未来潜力,鼓励自由探索。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科学探索需要投入和坚持,对待科学探索需要宽容和耐心。科学家往往是寂寞的,我们也要耐得住‘科学家的寂寞’。”

“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挣脱现实生活的“引力”,助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正是“科学探索奖”设立的出发点。

本次获奖人名单较去年更为多元化,其中女性获奖人增至5位、35岁及以下获奖人6位。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中最年轻获奖者仅30岁。而在港澳地区首次放开申请后,亦有3位科学家获奖。

“第二届评奖工作坚守原始的定位,在所有原则的落实上,都做到了不断优化和完善:奖项申报‘不唯出身’的原则得到有力贯彻,‘面向未来、聚焦青年’的定位得到很好体现,评审的回避制度收紧,良好的评奖风气得到维护。”“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钱颖一表示。

据了解,今年“科学探索奖”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800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13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得主,和100多位发达国家的院士参与,充分体现了科学界前辈帮助青年人的殷殷之心。

早在2018年初,“科学探索奖”组委会在征询各方意见中就了解到,许多科学领域的创新发现,往往来自学科交叉后迸发出的灵感与合作,学界普遍希望出现更多民间交流平台,丰富创新的土壤,浓厚社会的科学氛围。

为此,“科学探索奖”将为青年科学家搭建跨学科互动交流的平台,还将举办重大主题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同时规定在受资助期间,获奖人还需按要求向评审委员会定期提交年度科研进展报告,并担任科学传播大使,定期出席必要的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

“一个社会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是一个少则十年二十年,长则半个世纪的过程。”腾讯方面表示,希望更多社会组织和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构筑一个良性发展、相互促进的科学助力体系,帮助一代又一代人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激发探索科学的热情。

“腾讯会长期保持对‘科学探索奖’的投入,助力国家基础研究的长远发展。我们也希望同更多的人一起努力,让科学成为时尚,让创新成为年轻一代的追求。”马化腾表示。

猜你喜欢

马化腾科学家科学
让马化腾秒回信息
假如我是科学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听马化腾聊“数字生态”
偷窥了马化腾的朋友圈,我才明白:马云还远不是对手!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