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项目化无土栽培网课建设

2020-12-11王久兴贺桂欣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无土栽培网课课程建设

王久兴 贺桂欣

摘要:无土栽培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构建和使用项目化无土栽培网课。分析了无土栽培网络教学的适宜性,描述了该网课项目化结构设计、课程资源及教学资源制作的方法,阐述了网课运行中互动与考试两个关键环节的处理方法。对比线下教学,分析了网课教学的效果,网课可以辅助和替代部分线下教学。

关键词:超星泛雅平台;网课;无土栽培;课程建设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方式的变革,“互联网+教育”催生出网课,即网络课程,包含慕课、精品课、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等形式。网课以其可以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地点等优势备受教育界关注和青睐。

我国十分重视网络教育,2003年4月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至2010年底,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700余门。2012年起,教育部将原国家精品课程择优升级改造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服务主体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2013、2014年,国内开发了众多网课平台,如智慧树、上海课程中心、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优课联盟等,各大学也纷纷上线网课。为提高网课质量,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计划分批推出3000门国家级“线上金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目前,网课蓬勃发展,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课人数已经突破了1.4亿人次。2020年初中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延期开学,为了“停课不停学”,全国大规模开展網课教学,更让人们认识到网课的独特优势,形势的需要使网课建设迎来空前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性地开发了项目化无土栽培网课,面向本校学生和社会开放,用于辅助并部分替代线下教学,对使用该网课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达到了方便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目标。

一、无土栽培网络教学的适宜性分析

(一)无土栽培课程的特点

无土栽培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丰富,知识范围广泛,涵盖了大量名词术语和基本原理,涉及大量无土栽培设施建造与使用、园艺植物无土栽培与管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随着无土栽培领域的科技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较陕,课程内容也要相应调整及完善。

(二)无土栽培课程开展网络教学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1)丰富的课程资源适合通过网课形式呈现。在国内外无土栽培领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成功案例、技术经验,主讲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也积累、整理了视频、照片等大量素材资料。这些素材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用教材、课件等形式很难全面呈现,而网络教学平台可接纳多种类型的媒体素材,包括视频、图片、图形、文字、音频、动画等,将不同素材置于适当位置,用不同方式阐述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网课教学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网课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是因为:一是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尤其是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还能自主掌握学习的进度;二是学生能够反复学习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利于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三是网课能打破物理空间对学习个体的限制,在个体分散的条件下,能便捷地实现师生间交互和同学间交流。

(3)网课教学便于教师掌控学生学习状态。无土栽培课程在校内面向设施专业学生进行大班授课,听课人数较多,传统下线教学教师很难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统计功能,并能将统计数据以表格、柱状图、饼图等图表方式呈现出来,教师能随时掌握每个学生对视频、演示文稿、阅读资料的学习进度,查看学生完成试题测验数量及答题正确率。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和调整教学内容。

2、劣势分析。无土栽培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部分教学内容,如营养液配制、蔬菜播种育苗、水培蔬菜管理等,虽然网课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演示操作,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地学习,但不能实物操作,因此,仍需要安排部分学时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也就是说,对于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内容,无土栽培网课尚不能完全替代线下教学。

二、无土栽培网课的设计与建设

按超星泛雅平台的构架,无土栽培网课按模块化进行设计和建设。网课共包括课程门户、课程内容、教学管理、素材资源等多个模块,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内容模块和课程门户模块。

(一)课程门户模块的设计与建设

1、课程门户模块的设计。课程门户模块用于承载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指课程资源之外,完成教学内容所需的外部资源。无土栽培网课将教学资源及与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实体资源的描述从课程内容独立出来,构建课程门户模块(网课首页),指导和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从该模块获取信息,如,怎样学习网课?指定教材是哪个版本?网课成绩如何计算?等。同时,课程门户模块也是一个教学成果的展示平台。

2、课程门户模块的建设。无土栽培课程门户模块包括:课程介绍、主讲教师、教学方法、教材资料、教学文件、教学条件、教学实施、考试考核、教学评价等。在每项内容之下可以再设置多级分项,其中,教材资料项目下设指导教材、辅助教材、笔记、参考资料等分项;教学文件项目下设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分项;教学条件项目下设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等分项;教学实施项目下设线上教学、课堂教学、讨论交流、现场教学、实践操作、综合应用等分项;考试考核项目下设网课考核、期末考试、成绩评定等分项。在最末级分项中,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媒材进行具体描述,如,在考试考核项目的期末考试分项中,用文字配图的方式详细说明了考试时间、地点、准备、流程、操作、提交、查分、查卷、注意事项等问题,方便学生自主查询。

(二)课程内容模块的设计与建设

1、项目化课程内容构架设计。设计课程内容构架时,先解构传统学科体系的无土栽培课程教学内容。之后,按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将解构后的课程内容系统化,重构行动导向的项目体系,从而做到能力本位、项目驱动、理实一体。能力本位,即打破学科体系“命题知识”至上的拘囿,突出能力培养。

项目驱动,即围绕项目进行知识、技能、态度等元素的选择与组织,既打破学科型课程远离生产的痼疾,又避免任务驱动型课程对于单项技能的过度关注,从而在真实项目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理实一体,即打破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格局,在具体项目中嵌入知识元素。按这一思路,项目化无土栽培课程共设计了无土栽培认知、营养液、无土育苗、基质、水培等8个单元,下分为15个项目、51个任务。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在每个任务中提炼知识点,整个课程共提炼出知识点357个。按照这一树状结构,在超星泛雅平台构建无土栽培网课内容构架;再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采用视频、文本、演示文稿、图片、测验题及答案等多种媒体素材和教学手段对该知识点进行描述,同时,注意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2、课程内容模块建设。课程内容模块展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指承载课程教学内容的各种媒体素材。无土栽培网课以知识点为基础单位,每个知识点包括视频、文本、演示文稿、音频、测验题等构建网课的最基本素材,通过多类型的媒体素材,从多个维度阐述知识点对应的概念、原理和技能。每个素材既要求内容的科学性,又要求呈现方式的美观性。

(1)授课视频制作。每个知识点参照微课的标准制作至少一段视频,视频应短小精练,长度5min左右,不超过10min。

首先,利用摄像机、相机,在多媒体教室、录播室(虚拟演播室)录制教师出境的讲课视频。录制时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授课艺术营造现场感,如,讲话的语气要自然、流畅、亲切,通过语气、体态、动作呈现出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氛围,避免呆板、僵硬,不能给学生以念稿的感觉。由于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教师语句要精练、准确,避免哕嗦、重复。讲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演示文稿的动画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突出授课重点。其次,使用After effect或其他软件制作片头、片尾。片头长度10秒左右,画面上包括知识点名称、授课单位、教师姓名等信息。第三,准备其他素材,包括演示文稿截图或录屏视频、知识点相关实拍视频、结构图等图形及图像等。第四,以教师全程出境的讲课视频为基础,用Premiere、Corel Video Studio进行后期制作。依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各类素材进行视频编辑,常用视频画面构图形式有4种类型,其一,简单背景上显示教师和课件,并有学校标识;其二,课件画面,不显示教师,其三,显示教师不显示课件;其四,视频素材播放。根据讲述内容变化构图形式,以第一种为主。导出的视频编码格式H.264,文件格式mpeg4,长宽比16:9,分辨率1080p,帧率25fps。

(2)讲义编写。以王久兴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无土栽培》统编规划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知识逻辑对其进行加工和提炼。整理讲义时应注意3个关键点:其一,提炼出知识点、名词术语、重点、难点、原理;其二,对前述内容按认知逻辑排序,并用突出的字体、颜色、字号等方式进行强调、标记;其三,说明性文字内容采用正常颜色、字号,或字号略小。经过处理,讲义内容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便于学生在学习时抓住重点。

(3)演示文稿制作。用WPS演示、Powerpoint軟件制作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内容对应笔记,特点是精练且重点突出。制作演示文稿时注意如下问题:演示文稿界面长宽比设定为16:9;背景应包括学校标识、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姓名等必要信息;利用母版制作,在母版中设计不同版式,各版式中相同级别标题字体、字号要一致,其中微软雅黑字体笔画粗细均匀,利于观看;在演示文稿中应多使用图形、图像进行辅助,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界面设计符合审美规律,应具有一定艺术性,比如,文字、背景的颜色要协调;添加水印,保护版权。

(4)测验题设计。每个知识点设计一套对应的测验题。首先,深入分析知识点所包括的概念、术语、原理、指标、参数等细节,并确定重点、难点。其次,选择适宜题型,如,名词解释、判断正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论述、画图、计算等。第三,设计题目,由于目前超星泛雅平台只能评判客观题,智能性差,因此,在设计答案时要尽量列出学生做答时可能出现的所有正确结果,避免误判。最后,根据题目的难度和重要程度,对整套测验题设置许可重做次数、及格分数等参数。

三、无土栽培网课运行中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

无土栽培网课运行期间,教师的工作任务包括:网课维护、课程内容完善、课堂管理(签到、抢答、问卷、讨论)、人员管理(班级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作业统计、教学预警、考试统计)等。但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确保顺畅地实现交互和高效完成考试。

(一)交互

实施网课教学,虽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性和便捷性,但也存在网课交互功能偏弱的问题,表现为:师生在空间上相互隔断,交流不畅,使用文字交流缺乏现场感,在时间上交互不及时,反馈滞后等。

对此,无土栽培网课灵活运用超星泛雅平台提供的多种功能实施交互。如,讨论功能,属于多对多关系模式,主要解决探索性、拓展性问题,由教师或学生发起话题,师生在其下留言,发表观点,进行讨论;作业功能,属于一对多关系模式,教师将作业发放给每位学生,学生提交后由教师审批,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统计功能,检查学生整体学习进度和参与度;督学功能,教师可依据每位学生的任务完成率、观看视频时间、测验分数、参加讨论次数、签到次数等量化数据,对得分低于设定值的学生发送督学通知。教师还可以利用超星泛雅平台的“直播课”进行直播教学,必要时也可将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作为备选直播平台。

(二)考试

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考试,可以减轻教师命题、判卷的工作量,学生的答题速度也更快,提高判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电子版成绩、试卷等资料便于保存。无土栽培期末网考的流程是:在考场各台电脑上安装超星考试客户端,设置题型、分值、难度。在题型分布上,网课考试应多设置客观题,主观题分值以不高于20%为宜,以发挥计算机算法优势;题量为纸质试卷试题量的1.5倍为宜。组卷,由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或教师手动选择试题,自动生成试卷;发布试卷,并设置试卷属性,如,答题起始时间、最早交卷时间、刷脸及密码登陆考试端、仅限电脑端答题等;学生答卷,上交手机,屏蔽信号,预防电子作弊;判卷,客观题系统自动评判计分,教师审核,主观题由教师参考系统提供的给分点评判打分;存档判卷结束后,导出成绩单,生成PDF格式答卷,打包下载备查。

四、无土栽培网课的使用效果

从设施2016级开始,在保留课程实验、实习等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全面利用网课进行教学或辅助教学。结课后利用平台评课功能、手写纸质评语两种方式,让学生对网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总体反映为:网课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通过合理排列构建课程构架,很新颖;学习网课的时间、地点灵活,网课视频短小,能回看,内容精练,便于自学;测验题与知识点对应,便于学习重点;讨论功能便于交流,对探索性学习有益。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可网课这种教学方式。

期末利用考试客户端进行网考,将学生成绩与之前同专业两届学生对比(见表1),设施2016级学生的平均分比传统线下教学的设施2015级、设施2014级分别提高12.43分、9.54分。而且,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40.26%,中等、及格等低分段比例大大降低。表明网课方便学生学习、改善教学效果作用显著。

综上分析,无土栽培网课应用效果表明,在信息化时代,网课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来讲,能方便学习,提高效率;对教师来讲,能减少重复劳动,但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完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采用网课教学,教师还应处理好网课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关系,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网课的关系,并做好网课的升级改造等工作。

猜你喜欢

无土栽培网课课程建设
盗版网课何时休
网课欢乐多
网课——折磨人的新物种
现在的网课,也太不可描述了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日光温室越冬番茄新型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