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2020-12-11任潇
任潇
摘 要:网络媒体时代,高校是网络意识形态交锋的高地,大学生是网络生力军,对他们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前,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网络安全认知缺位的挑战、网络传播的隐性化侵袭、西方技术优势的围堵以及网络舆情冲击。基于此,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是:一是系统开展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二是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监控体系;三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型;四是丰富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载体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2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成为关涉国家安全的新的重大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可谓极端重要,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正确导向。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互联网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给予进一步明确,强调网络空间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开宗明义地指出:意识形态已成为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
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换、思想交流、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的重要空间,已经从一种新型技术平台和手段,转换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日益凸显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型主战场。从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总体安全的视角看,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业已成为政治安全、价值观建设以及网络舆情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后冷战时代,国外反动势力加紧对青年群体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从价值判断、理想信仰、话语表达等方面,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信息爆炸”效应。如何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跟进研判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是非常迫切且重要的新时代课题。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何为意识形态?其英文为“Ideology”。探索意识形态的文本演进轨迹,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796年,法国政治家德·特拉西在《意识形态原理》这本书中,首次提出了意识形态一词。从词汇构成看,意识形态包含了“观念”(idea)和“学科”(ology)两个部分,原意为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理论学说[1]。意识形态是一个宏大的话语体系,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见仁见智。主要涵盖了几种观点:第一,对于意识形态社会属性,有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属于观念体系的范畴,在于解释世界、改造世界[2]。第二,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宣扬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背后,进一步考察了资本剥削的本质,并且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宣传舆论的国家机器层面,揭批了“观念统治世界”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指出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强调意识形态并不是绝对观念的产物,而是一种上层建筑,其依赖于社会存在,是一种动态发展的体系,与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3]。第三,意识形态话语权,法国政治家福柯强调:话语即权力,谁掌握话语权,谁就掌握了社会治理的能力[4]。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葛兰西认为,资产阶级维持统治的工具之一,就是运用精神和道德的话语进行统治[5]。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何为意识形态安全?对此,研究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比较趋于一致的觀点是,研究者都将意识形态安全置于国家总体安全的考量中,代表性观点如下:一是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研究。有学者强调,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在于整合分歧,以主流价值观塑造、信仰重建和理想重塑实现社会整合[6]。二是意识形态地位研究。有学者认为,从国家安全的整体论来看,意识形态安全理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意识形态安全构成研究。有研究将意识形态安全,解构为三个构成的维度,分别是:政治信仰安全维度、宗教信仰安全维度和道德安全维度。国外研究中的执牛耳者,是世界影响力颇高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其提出的国家安全与实力的“软权力”理论,认为意识形态与文化等,均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soft power),对西方国家影响深远。综上,本文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在网络传播空间与场域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整合和化育的功能发挥出来。
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一)网络安全认知缺位的挑战
目前,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弄潮儿”,网络普及率和使用熟练程度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网络依赖度。但是,网络不仅具有技术属性,还具有价值属性,日益成为思想交锋和文化碰撞的精神家园。但是,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者,更多地把自己看成是网络游客,却缺乏对网络道德、网络责任、网络伦理的全面认知,导致他们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轻视或漠视,在转帖、跟帖、发布自媒体消息等过程中,引发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网络围观等问题的发生。
(二)网络传播的隐性化侵袭
进入“后冷战”时代,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未如西方所说的已经终结,借助网络传媒进行的价值观隐性和显性争斗日益深化,传播主体和网络的接入方式,都呈现出隐性化的态势,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隐形化的挑战。
(三)面临着西方技术优势的围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络,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网络用户数最多的互联网大国。但是从技术垄断的角度看,中国的态势并不容乐观。纵观世界互联网的超级服务器都架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除了技术垄断外,英语在全球的广泛应用,也与互联网的传播霸权相结合起来,互联网空间上的新闻、短视频、评论大多以英语进行传播,其受众之广、传播之快、覆盖之巨,以网络社会思潮以及社会舆情为载体,对大学生群体形成了信息浪潮的冲击,也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造成了冲击。
(四)面临着网络舆情的严峻冲击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社会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网络舆情不同于一般的网络事件,往往具有较强的突发性、群体性和社会影响力。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在网络舆论的发酵和形成中,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之网络把关机制尚不健全、一部分大学生政治判断力相对有限,在网络水军和西方反华势力的倒灌下,无序非理性地参与网络舆情表达,无形中影响到网络生态和舆情走向,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三、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破解对策
(一)系统开展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其网络素养密不可分。网络素养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选择与接收素养,二是信息的解析与再传播素养。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教育主体和大学生群体入手,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首先,教育主体在接收信息时需要具备批判意识与提防意识,担当好信息的把关人和解读者的角色。其次,大学生群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批判能力和解析能力,在信息生产与传播中,强化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使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实效,实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二)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监控体系
要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和规律,对大学生的关注焦点事件形成网络舆情为主体内容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监控体系,要注重发挥高校官宣渠道和政府主流新闻网站的信息传递和价值导向功能,不断强化官方媒体发声对网络舆情话语权;此外,要网络舆情的起落涨浮,有效达成网络舆情引导效果。
(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能否声声入耳,能否从感性层面的情感认同,上升到理性的理论认同层面,是教育者对大学生这一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客体进行教化引导的关键。相较于网络语言来讲,传统的面对面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采取的是教科书式样的文本语言,基于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它的理论性、概括性比较强。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整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的导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還要吸收网络语言的生动性、草根性和传播优势,在教育中营造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教育场域,实现从文本语言向现实语言转型,摒弃抽象晦涩的理论说教,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丰富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载体建设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挑战日益紧迫。国家、社会、高校进行联合协作,扶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导向,围绕青年群体聚焦的热点问题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除此之外,更需要从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利用网络安全周等重大节点,推动开展社会网络综合治理,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35.
[3]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5.
[4]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39.
[5]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6.
[6]袁三标.从软实力看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