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类高校美育提升方式与途径探析
2020-12-11马慧茹
马慧茹
摘 要:民族类高校因其自身多民族的特点,需要进行差异化美育教育,其中要在专业课程感知美、文化传承呵护美、环境熏陶享受美、创新实践发现美、综合素养创造美等多方面发力,让徜徉于民族类高校的学子都能感知美、判断美、培育美、创造美,由此实现自身境界的提升与审美人格的熏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类高校;美育;差异化;感知美;培养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2
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提升或优化美育内容,多方位审美方式能够自觉教育培育学生的素养和实践。民族类高校的特点在于少数民族学生比普通大中院校占比高,大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较为偏远的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早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各不一样乃至大相径庭。民族类高校的美育提升,要从差异化着眼,注重多层次性,讲求兼容并包,同时又能明确判断低俗、恶俗乃至丑陋的事物、现象乃至某些文化,由此经过高校多年的熏染之后,走向社会不仅能感知美、发现美,同时会去享受美、呵护美乃至培育、创造美。
一、从学校层面着眼规划,完善和健全美育课程设置体系
美育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提升到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位置。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高校学子在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需要通过美育来实现。201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的建构有了明确的部署和规划。与此同时,不同高校从学校层面对推进美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划。像笔者所属的民族类高校,就制定了《北方民族大学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组织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目前来看,还有一些民族类高校存在美育课程开设不够充分、美学体系不够完整、校园美育氛围淡薄、难以差异化推进美育活动等问题。
学校层面整体系统化推进各类相关美育课程,有利于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不过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美育课程,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设好美育课程,使得美育效果更佳,学生文化素养更高。不同高校依托本校的重点优势特色学科,从课程设置到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等进行一个有效的规划,有利于加强和普及艺术类课程建设,特别是像《美学》《美学原理》《审美艺术鉴赏》等艺术类鉴赏课程的建设,拓展学生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直觉思维等多方面思维,是提升学生感知、鉴赏、创造美的重要窗口,所以需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艺术鉴赏类的美育课程。当然,不同学科对美的认知不一样,世界艺术史、世界电影史、世界美术史、世界音乐史、历届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品赏析等,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選择,以便有利于民族类高校学生对不同学科种类的美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对感知和判断美有一个较高的标准。数学有数学之美、化学有化学之美、建筑有建筑之美,所以美育教育中首先要认识到美是千变万化的、姹紫嫣红的、难分轩轾的,而且是普遍的、到处都有的,不是用一种单一的眼光去打量或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所以在美育课程设置上,新理科、新工科、新文科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设置中,需要考虑在通识教育中加强美育的课程,而且尽可能多提供美育选修课,以供不同兴趣爱好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选择。
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等育人场所,全员、全过程推进美育
运动会上,不同少数民族的运动形式,体现着或阳刚、或阴柔之美;音乐、舞蹈课堂上,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唱出来的地方歌谣,有悠扬之美、高亢之美、深情之美、舒缓之美等。所以,美关键在于发现,在于传承,在于发扬。对不同民族学生代表本民族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美感,要认真给予分析和表扬,同时辩证地进行分析。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也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宜,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但在高等教育中可以通过美育让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和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并且达到相互促进和欣赏,形成和谐与共的大学氛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优质进行,这样就会在高等人才培养中达到社会需求的高度。只有指出了这样的内涵,美育的推进才会从一个较高的层次来展开。这时候,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还是不同学科的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美感。特别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也就意味着美育不仅仅是专业美育老师的事,而是每一个课堂、每一次活动都有义务和责任推进美的教育,像通识课如大学英语中可以讲述不同国家的风情之美、大学语文中可以感受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之美、诗词之美、高等数学中展现数字之美等。
发现、欣赏、呵护、创造美,不仅如此,全员、全过程育人还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组织学生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话剧创作与表演、微电影策划与拍摄、文学艺术创作与表达等,通过一系列的作品、设计、成果来推动各类美育教学的开展。这也意味着,学校要不断夯实美育教育平台的建设,支持和推进艺术类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开展工作,像诗社、文学社、摄影社、棋社、民乐团、舞蹈团、话剧团、主持朗诵团等,需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有利于在校园内形成美育的氛围,利于学生耳濡目染,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发展,由此扩大美育活动的影响力。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美育教师队伍,增加文化艺术类课程的覆盖面
美育对塑造大学生审美人格、提升综合素质有巨大的助推作用。人类天性里对美有一种天然的感知和热爱能力。希腊人认为在人的感性生活当中,美是第一位的。美育培养的是人的一种审美能力,需要以情感为沟通桥梁,以自身经验、知识积累、艺术素养、心理状态等综合因素为感知手段,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来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当然,从艺术的角度,除了表现美之外,孤独痛苦喜悦欢乐悲伤都可以用艺术形式来表现,但这种表现,自有一种美感在内。大学生美育的困境首先在于对美的概念的理解方面存在缺憾。这需要专门的文化艺术类课程中去了解和学习。“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1]
很长时间里,审美教育往往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知识的教育之中,缺乏一个系统的、专业的、高品位的内容讲授。当下大学生存在“审美意识浮躁、审美观念扭曲、审美起位低俗等现象”[2]所以不仅仅要建立完善美育课程体系,还需要从根本上重视这一问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美育教师队伍。美育不仅仅是为了感动人,同时也要感动自己。民族类高校近年来虽然在推进美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由,美育教师队伍的建立还存在诸多的困难。这里的美育教师,不仅仅是拥有一门专业的艺术技能,而是具有广博的艺术知识和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能不断探索民族类高校中实施美育的具体路径与方式方法,以“美”感染人、感化人、提升人,同时不断强化学生们的审美心理,带领学生们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素质等,这样才能达到对大学生进行一个科学、客观、有效的美育工作。
四、利用新媒介去传播美、认知美、创造美,摈弃海量信息中的丑恶元素
媒介的迭代升级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传播者,当下信息量空前激增,各种各样打着“艺术”幌子的产品海量涌现,稀奇古怪的事件和现象令人眼花缭乱,注意力支离破碎,这种繁杂的状态会导致人们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而美育恰恰能让个体去芜存菁、缓解主体焦虑,同时在不断的审美观照中提升个体的超越性,追求一种完美的人生体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当我们日复一日置身于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文明之中,感到一切都行将失控时,数字素养就是我们摆脱无助感的强大武器。我们能够掌握这种技能,并且独立或共同地对其加以实践”。[3]这里所提到的“数字素养”其实是当下美育教育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当下新媒体时代不断推进美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
“教学基于欲望、兴趣和意志三种生命意向影响学生的生命,通过审美性教学、理智性教学和对话性教学三个历时性的阶段以及师生的生命交往,促进学生对世界的审美性描述,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均衡的认知和同情兴趣,形成坚定、有序的行动信念和道德性格,获得积极、开放的生命姿态。”[4]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滋养,唤醒人的生命自觉,形成一种对美的热爱和主动拥抱的趋向。新媒介时代信息纷繁复杂,人往往陷入其中难以自拔。而美育可以不断提高学生个体的媒体素养,还能通过人文艺术的感化来对世界产生一种审美化描述,以诗性的行为来领悟生命的真谛。民族类高校的学生过去没有时间或基础条件来参与到这样的信息海洋发展之中,但到了高校,接触到了智能媒介之后,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的状态之中。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野人”和“蛮人”的概念,“野人”是没受过教育的,而“蠻人”是受过教育但缺失美育的这种。要做一个在新媒介时代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就不能陷入到信息的海洋之中难以自拔或难以取舍,而是按照自我生命意志自由出入。
五、结语
美是一种身心孵化器和净化器。早在人类初期,就有劳动之美和创造之美,所以文明才能推陈出新,不断进步。但到了今天,人类的理性精神和机械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的心灵陷入了一种现代文明造成的桎梏中,审美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民族类高校的大学生尽管由于生活环境、经历和中小学时期由于师资、基础设施等受教育状况有所不同,审美趣味中受到本民族文化和个人综合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同学成长中所具有的心灵之美、动手之美、韵律之美等,会成为美与教育的助推器,使得学生们会很快有一个提升。所以在美育活动的推进过程中,从学校到教师,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多方实践来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把这种审美活动以艺术化的、生动可感的形式传授到学生脑海中,融入心灵之中。
参考文献:
[1]邓佳.高校美育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9.
[2]李潇海.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美育缺失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3(5).
[3][美]霍华德·莱茵戈德.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M].张子凌,老卡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刘铁芳,王晖.以教学打开生命——走向生命论的教学哲学[J].教育研究,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