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渡型”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2020-12-11程杨徐展舜陶润诗

商业文化 2020年23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管理

程杨 徐展舜 陶润诗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区地域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城郊、乡村、城市外围的工业园区等区域正在逐渐的纳入到城市治理体系中,关于过渡区域的社区治理与传统的城市内社区治理有明显的不同,这些过渡区域人员构成更为复杂,矛盾冲突更加剧烈,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性强,难度大,对于社区治理工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过渡型”社区治理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过渡型”社区治理水平的建议措施,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周边的大量城郊和农村土地在不断的征用,逐渐的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出现了大量的农业人口需要向城市转移,农业户籍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但由于经济收入和生活习惯以及受教育水平的差异,需要转移的农村人口并不能完全融入到城市的中心区域,因此在城市外围的城乡结合区域出现了大量“过渡型”社区,社区内居民既不属于农村人口,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人口,这种人口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过渡型”社区治理工作与传统的城市社区治理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需要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进行工作思路和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的应对“过渡型”社区治理工作。

“过渡型”社区治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人口结构复杂

“过渡型”社区是伴随着城镇化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产物,社区人口结构非常复杂,包括了农村进城居民,城镇郊区居民、拆迁回迁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外地务工人员、商业流动人口等各种人员,这种复杂的人口结构导致了社区内人员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人口结构的复杂性很容易引发不同阶层间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冲突,给社区治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过渡型”社区内存在的大量流动人口也使社区管理工作量明显加大,社区管理人力资源不足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公共设施建设发展较快

“过渡型”社区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城市中心土地资源过于稀缺,很多房地产项目和工业园区都选择在过渡区进行投资建设,这极大的促进了“过渡型”社区的硬件建设,使社区内的硬件设施快速接近城市,无论是水电、通信、排污、环卫以及公园景观设施,“过渡型”社区配备越来越齐全,使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这些公共硬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自然纳入了社区治理体系之中,进一步增加了“过渡型”社区治理的工作量。

1.3社区治安管理工作量大

与城市社区相比,“过渡型”社区发展程度仍然落后,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社区辖区内人员构成十分复杂,导致治安管理难度较大。“过渡型”社区大多位于城乡边缘结合部,这些社区的居民大多由无地农民、当地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组成,这些不同来源的居民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背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他们的职业也有很大的不同,经济收入差异也较为明显,容易爆发矛盾冲突。于此同时,“过渡型”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相对简单,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会腐蚀社区中的中年青年,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区安全隐患。此外,“过渡型”社区内有大量个人房屋租赁和集体合租的情况,房屋人员居住密度较大,租赁关系较为复杂,也容易在房屋租赁方面引起利益矛盾。上述情况都会增大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量,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过渡型”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难点

优秀管理人才严匮乏

“过渡型”社区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和城乡结合部区域,社区管理管理难度大,收入低,职业吸引力很低,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大多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已有的社区管理人员虽然配备了少量的政府公务人员,但大量的一线管理岗位主要是以小区物业管理、保安、卫生服务、绿化维修人员为主,这些人员在职业技能上缺少一技之长,在处理具体问题和社会矛盾方面也缺少应对能力,而且这些岗位都属于政府出资的公益性岗位,人员流动性很大,难以建立稳定的社区管理人才团队,这是“过渡型”社区管理水平长期难以提高的首要问题。

居民参与度很低

“过渡型”社区居民自治意识较差,缺少现代城市公民意识,对于环境保护,维护秩序,保护公共设施方面缺乏主人翁责任意识,对于公益事业也缺乏热情。还有些居民认为社区管理就是由政府行政主导的工作,自己是作为被管理的对象,普遍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对社区管理工作存在误解甚至抵制情绪,这种心理造成“过渡型”社区居民缺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也不能自觉融入到社区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大了“过渡型”社区管理的难度。

公共设施维护难

在“过渡型”社区治理过程中还面临着公共设施维护困难的问题,有些社区内居民出现占用、破坏公共设施现象,比如损坏防护围栏、监控摄像头损坏、防火通道被杂物和车辆堆占、公共空间被居民私人物品占用等现象屡见不鲜。此外,有些设施如体育健身器材、公共卫生设施管理混乱,并缺少相应的维修维护经费,导致很多设施损坏甚至无人管理,进一步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过渡型”社区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因此,加强公共设施维护,转变居民生活习惯和公共责任意识工作任重道远。

提升“过渡型”社区治理水平的创新策略

“过渡型”社区服务的市场化

“过渡型”社区服务工作量大,内容复杂,采用传统的政府包办式社区治理策略已经难以适应社区管理工作,必须引入社会力量,将公共服务作为一种资源和产品,形成市场化的“过渡型”社区治理组织体系。在进行社区管理主体选择方面,应通过公开化竞标方式选择社区管理服务公司参与,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化公共配套设施,如电气设备、娱乐设施、卫生服务等工作,应交由专业的运维团队负责管理維护,进而有效提升“过渡型”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通过党建工作加强年轻干部人才培养

“过渡型”社区管理服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选拔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人才作为社区管理的核心力量,加强党组织活动,定期展开党的理论学习,并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广泛的听取群众的诉求,全面提高社区管理人员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应该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逐步提高“过渡型”社区管理团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管理业务能力。“过渡型”社区可以积极引进大学生高校毕业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大学生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这些新的思想和技术对已有的社区管理人员形成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应该在社区管理人员中选择一些年轻上进,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或利用电子网课的形式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工作,以推动“过渡型”社区管理服务团队的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

加强思想宣传,提升社会团体和居民参与度

强烈的公民意识是实现社区治理“善治”的关键。公民意识观念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社区成员分担社区治理责任和成果的直接体现。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为政府的善治提供现实依据。在“过渡型”社区的形成过程中,社区的发展和治理需要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来实现,既要培养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又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水平。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参与制度和拓宽参与渠道来实现。可以建立一些组织或机构,让居民表达对社区治理的诉求,如“社区居民代表小组会议”或“社区公共事务治理咨询委员会”等,并简化社区治理参与程序,降低社区治理参与的各种成本,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的积极性。

结语:综上所述,“过渡型”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在具体开展“过渡型”社区治理工作时,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纵览全局的引领作用,以党建工作提升“过渡型”社区管理人员凝聚力和战斗力,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解决辖区内居民的民生问题和现实困难,并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力度,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广大居民积极的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形成政府主导、居委会资质、社会团体协助和居民充分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过渡型”社区治理水平。

(中共宿迁市委党校)

(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管理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影像社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