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土壤飞翔的红薯
2020-12-11马忠
诗歌的“核”是回归“精神家园”的。在一种“文化乡愁”中,现代人都是矛盾的交织体,诗人们更甚。他们既反传统又认同传统,既想寻求超脱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找思想依托,这种“寻根”的文化心态在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潍坊经济开发区作家协会主席于正军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他写得最多、在我看来也是写得最好和最为动人的,是他献给乡村的诗篇。一旦他的心灵返回乡村故园,他的诗情就会变得无比充沛和丰盈,他的心会变得格外敏感与柔软。组诗《乡村记忆》通过对熟悉的乡村事物进行分解和情感介入,借助这些事物生发出思辨意味,并使之抵达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雪中的老胡同》开篇就给了我们这种感受:“故乡胡同口,那盏灯笼/就像引路的航标/指引我回归久违的避风港/步步深入胡同,一场大雪/簌簌飘落,仿佛神秘的象形文字/写在我的脸上”。百年的胡同可以借助雪的力量返老还童,然而“多少亲人与邻舍,一个个身影/从胡同里黯然消逝”。与其说诗人重温故地,不如说是睹物伤情。一条老胡同装满了淡淡的忧思。这首诗写得非常深情、自由,如天马行空,无羁无绊,而精、气、神,这三位一体的灵感要素则又使于正军的诗歌保持了一种整体性,有效地凸显意象、抒情和韵律的优美,达到一种理性的宽泛思考效果。
诗歌归根结底,是要慰藉乡愁的。每一个诗人的写作,都是一次奥德修斯的返乡——无论他返回故乡,还是返回自身。据我理解,故乡应该包含自在、天性、天然、朴拙、和谐、欢乐等概念。故乡其实就是一种理想。森林、河流、山坡上盛开的桃花,乡村里清晨的鸟鸣,天空中漂泊的白云,那就是人类的故乡。于正军诗歌中出现了大量颇有特色类似故乡剪影的乡村风景画,比如:“通向村庄后的菜园,一个/用秫秸围成的椭圆形栅栏/关不住毛毛草的自由/栅栏墙外,它们时常探头探脑”(《想起儿时的菜园》);“在乡下,初醒的太阳/沿着那条泥香小径蹒跚缓升/柔和的晨光,发出邀请/与起早的喜鹊相亲相拥”(《乡下的晨光》);“寒冬里,我回望老屋/屋檐下墙壁上,几朵荷花/挣脱爬山虎的束缚/迎着瑞雪,风骨盈盈”(《老屋雕花静静开》)……这些诗歌的取象和用语主要不是来源于诗人的故乡风貌,可以说它所折射出来的更是所有乡村的真实写照。是诗人回归乡村,回归自然的寄托,也体现着诗人艺术的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于正军喜欢使用一种“过去时”式的写作方式。不仅如此,他的乡土题材诗歌写作还突破乡村生活的表土,挖掘到乡村生活的内涵,那些最能体现乡村底蕴的是千百年来的陈陈相因的民间风俗,如《春联上的汉字》:“春联上的汉字/固守着平仄的底蕴/默默地感受时光的静美/它们是一只只吉祥鸟/飞进故乡人的心里”。正是这些现在看来极其土气的东西,才使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群体与其他民族、地域、群体区分开来,获得了独特的“文化身份”。对乡村风物的怀想,让于正军的灵魂有了可以栖息的家园,也使得他的诗歌散发着像蒲公英一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气息。“那片树林,那片庄稼/那片菜园,那片瓜地/彼此轻声细语。丛丛绿意/反哺着清新的晨光/让暴躁的沙尘抬不起头”(《乡下的晨光》),诗人把一种心头守望的平和生活落实到具体的文字上,以恰到好处的过程,凸显了一种以小见大的高度,用别样深情的目光,寄托于乡村的晨光,它们在最安静的时候涌上心头。怀念是那么美,诗人深沉的笔下,刻画的却是一颗波涛汹涌的心——对乡村生态的忧虑。同样细腻的浓情,经他心灵的过滤,呈现给读者的却是适度的淡然。诸如“你挣脱苗圃襁褓的束缚/终于获得了自由/你独立门户,扎根乡村沃土/潜滋暗长/另一种形式飞翔”(《那棵红薯向土壤飞翔》);“春风温柔似流水/顺着古巷的造型/缓缓地流向幽深的巷道/把历史的记忆开启”(《古巷春风》);“一块块楔形青石/和睦地聚在一起,像一排利齿/总想咬住岁月长河的流逝/楔入一阵又一阵惠风/呼唤春暖花开”(《老家那座一孔桥》)……这些诗句,无论是感情还是意象,都表达得深邃、准确和真切。这样的诗句,在感情和艺术之外,还同时具有了某种“直觉的成分”,足以触及游子共同情感中最深奥的部位以及生活中最敏感之处。
显而易见,于正军的乡村抒情和歌咏凝聚着被人遗忘的乡村声音,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的观照与关怀,无论是亲情、乡情还是乡村变革、心灵感悟,都羽化成感人的诗行,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当然,从人的情感天性来看,童年往往都会成为人的情感寄托的主要着陆点,而童年往往又与故乡相连。因而,乡村诗人写到童年的时候,大多数都与亲情有关。“借着月光,父母轮番上阵/你神情庄重,总是张大嘴巴/把岁月的艰辛独自咽下/磨面的声音“吱吱呀呀”/一圈又一圈/仿佛反复喊着我的乳名”(《老家的石磨》),诗人选取了童年中生活的一些事物、一些場景、一些片段,经过处理成诗歌意象,一切都显得富有诗意。可以这么说,这不是诗人在童年时代真正的生活,而是一种诗意化了的想象或者是回忆。这无疑是抵达诗人精神家园的一种手段。为了精神家园的回归,诗人诗意化了童年的时光,放大了诗意的存在而忽略了乡村生活中残酷的现实。
从技法层面看,于正军的这组诗既保持简洁、清新的创作风格,又在深度、广度上有所延伸,借鉴和运用了较为灵活、深刻的一些表现手法和技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组诗于温暖的氛围、明快的调子中溢出的却是浓重的悲凉。这种悲凉的氛围,正是诗人意欲向读者传达的,从而轻轻拉开与乡土诗歌老旧抒情套路的距离。
作者简介:马忠,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清远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