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谈

2020-12-11武建奇葛扬何自力颜鹏飞丁堡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

武建奇 葛扬 何自力 颜鹏飞 丁堡骏

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方法论上坚持“问题导向”而不是“体系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同时还体现了其具有的民族性、开放性和人民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其必然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态度,而应该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文”“原话”“原著”本身上下功夫、学本领。在对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问题导向;系统化经济学说;理论特质;双循环理论;经典原著;政治经济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20)06-0001-20

编者按: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出,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此之前,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论学好用好发展好“政治经济学”,要求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总书记不仅十分重视政治经济学,而且系统阐述了坚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理论研究等指明方向,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更好推动对习近平总书记“8·24讲话”精神实质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本刊邀请多位专家,组织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笔谈。

从“问题导向”到“系统化经济学说”

武建奇,张子麟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政治经济学,最近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又提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方法论上坚持“问题导向”而不是“体系导向”。从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非一个“先验的结构”,而是马克思长期“探寻”资本主义“各种发展形式”之后的自然结果。就理论发展的现状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尚处于“分析阶段”.應为“系统化”积极准备条件。

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历来有重视政治经济学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正日益成为“显学”。总书记不仅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了实质性发展。形成一系列创新性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使目前虽然丰富但仍限于局部突破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最近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他又提出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学学者热衷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化”工作.产出了一大批相关论文和著作。据中国知网查询(截至2020年9月30日),以“体系”“结构”为主题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有110篇,以“逻辑”为主题(包括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时代逻辑、逻辑起点、逻辑主线等)的论文有35篇。以“核心范畴”“研究对象”为主题的论文有30篇。而这175篇论文中,有146篇(83%)是在2012年以后发表的。试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完整体系的“系统化”工作似乎成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甚至形成讨论热潮。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像马克思《资本论》那样逻辑严谨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对此,笔者有几点想法就教于经济学同仁。

一、“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方法。排除“体系导向”的思维惯性

方法,在一定意义上比理论还重要,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会有科学的理论。发展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是个系统,有根本思想方法论,如唯物史观;也有具体研究方法,像科学抽象法、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等。问题导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具体研究方法,但在教科书上一向受关注不够。近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问题导向方法的重要性,在相关会议精神、讲话和文稿中,习近平至少有70篇文献、266次提到要坚持问题导向④。他提醒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十分重要。

我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问题导向方法有宏旨大义和具体意义两个方面。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习近平讲,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问题导向方法的宏旨大义。

问题导向方法还有它的具体意义。那就是使用它有利于聚焦主题、深化研究,提高理论创新的效率。问题导向与“体系导向”相对应。“体系导向”体系当先。是科研中一种不切实际的思维惯性,过分强调“全面完整”,论述问题面面俱到,难以产生创意新意。实际上,“体系导向”方法是知识传播的方法而不是科学研究的方法,适合于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教学和教材要成体系,防止片面化。科学研究是个探索未知的创新过程.在全新和未知的领域里摸索,并不存在一个现成的体系、“先验的结构”,而只能是从一个一个的“问题”切入。进行逐步深入的研究。尔后形成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决不能在还没有搞清学科基本问题条件下过早地去构造体系。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导向关注问题,把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放在首位。问题导向方法“瞄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来”。只要能解决问题,就不去苛求知识体系的所谓“完整”“全面”,其指导思想是“不求全面,但求深刻”,而“体系导向”过于追求“全面”却难以深刻。所谓科学,就是对知识的分科、分化、分工,数学家和哲学家.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都只在最擅长的领域进行思考、探索,把完整的世界进行分割,让不同学科的学者“局部化”、专门化,牺牲“全面性”是换取各科专家的“深刻”之代价。这是一种“片面的深刻”而非“全面的肤浅”。体系导向讲求全面系统,不能挂一漏万;问题导向强调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科学”的方法就是片面的方法,“格物”才能“致知”。体系导向利于知识传播(编教材),问题导向利于知识创造(搞研究)。学术研究需要问题导向,一般教学需要体系导向,领导决策需要统筹兼顾——对所有“片面的深刻”进行综合后形成“全面的深刻”。问题导向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龙头,展开思考研究。研究者围绕问题的研究需要什么知识就补充什么知识,在问题意识和问题带动下,扩展学习相关知识,使之形成围绕某一问题的特定知识体系小系统。问题带动研究.研究带动知识学习并创新更多知识。从而推动科学发展。因此,问题导向不妨碍、有利于知识体系形成,为“系统化”奠定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专门对叙述方法和研究方法作了清晰的区分。他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可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研究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的叙述出来”,“先验的结构”一定是在“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得出的。同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也应该遵循从“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再到“先验的结构”這样一个过程。

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等。应该说,无论是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还是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都表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先有“问题”再经由“理论”而后形成“体系”。而不是本末倒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也是问题导向的,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早探索,就是从对十个问题的探讨出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个相对完整的版本“邓小平理论”也是从具体问题出发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非一个“先验的结构”。而是马克思长期“探寻”资本主义的“各种发展形式”之后的自然结果

马克思从1843年底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经过14年“巨大的准备工作”之后才“进入研究工作的完成阶段——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1857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才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整体系结构——“五篇结构”,即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的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危机。第一篇是价值理论,后五篇是资本主义经济分析。1858年初进一步提出了“六册结构”的设想。在1859年1月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作的《序言》中说:“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之后,马克思还在不断调整这一理论大厦的结构体系,从他1866年给库格曼的信中可知,原来的“六册计划”中又发展出了“四卷计划”,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现在《资本论》的结构体系。当然,《资本论》体系结构具有“完整性”与“未完成性”,因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的完整的独立著作,同时又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六册结构”中的一部分(是其第一册),完整的“六册计划”远没有完成。

不难看出,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并不是“体系导向”的,而是从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问题开始的。实际上,青年马克思是在“没有体系”的状态下先研究了一个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的现实问题(如《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林木盗窃法案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论犹太人问题》等),直到写了大量经济学论文和一批经济学著作(如《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共产党宣言》等)之后,在晚年才着手构建他对资本主义研究完整而宏大的“写作计划”并且反复调整。应该说直到他逝世马克思理想中的“系统化经济学说”都未完成。因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形成需要潜心的研究、长期的积累、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检验。它不能没有必要的理论准备。

从一个个具体现实问题的研究到形成明确的理论主张,马克思不仅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准备,而且他也批判地吸收了那个时代其他学者们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的精华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以产生的时代准备。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296位署名学者的376本著作和54种匿名作者的著作,还引用了45种报刊和56种议会报告、政府、团体的刊物资料。正如李嘉图在借鉴吸收斯密、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穆勒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实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马克思同样以其天才的理论创作能力,在扬弃他同时代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经典资本主义已有研究的超越。伟大的理论呼唤天才的理论家,但是知识准备不足、理论演进不够,再伟大的天才也无法创生出伟大的学说。理论演进的一般规律不可抗拒。

改革开放以来,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学的新理论。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这些一个个具体的理论成果都来自于对一个个现实问题的思考,都是中国政治经济学走向“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必不可少的分析基础和理论准备,同时还都具有局部突破的性质,有待于条件成熟后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尚处于“分析阶段”。应为“系统化”积极准备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客体的理论反映.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成熟、定型为基础,同时,也以随之而产生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个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认识的成熟为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几十年的发展,相应经济理论有了一定的积累,产生了许多创新性的政治经济学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使中国经济学与先前的经济学相比面貌焕然一新,这是一个巨大进步。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联为一体的。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一百年不动摇”。这个“一百年”不是一个确定的量词。而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意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久。如果把“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包括“中国特色”理解为时间上的“一百年”。就意味着从1949年到21世纪中叶“中国特色”就结束了,这显然不合乎中国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十九大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强国”“领先”等用语只是个国际比较的概念,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因为相对于作为更高级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应有发展水平来说,世纪中叶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仍然是很“初级”的。仍然应该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邓小平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讲到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20多年后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到二〇二〇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一年前,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更加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刚刚“基本定型”,社会的基本经济过程也刚刚开始逐步展开,15年后整个制度体系才得以“更加巩固”,30年后优越性才可望“充分展开”,一系列有待研究的新问题还没有充分暴露、正处于酝酿和萌发之中,加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仍处于“分析阶段”。尚不具备进行“综合”“集大成”和“系统化”成熟的客观条件。

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无用武之地、可以无所作为,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努力,有意识地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进一步上升为系统化经济学说作出主观上的努力。具体讲。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关注时代课题。“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是通过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来推进理论创新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一方面.经济理论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研究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重任,不断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遇到的一个个难题。为改革建设发展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作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主战场是理论创新的“富矿”。“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比研究其他领域有更高的效率,可以产出更多的理论成果。“系统化经济学说”的构建需要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設过程中这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率先研究作基础。

二是构建话语体系。话语体系由原理、范畴、用语、话语人地位等多种要素构成.话语体系决定话语权。话语体系首先是个“道理体系”,能被人们认可的某个话语体系的话语人被置于话语中的“道德高地”上。使其从“话语道德”上占领先机。其他人只能“跟进”。这就是话语体系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一个科学、权威的话语体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有很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被看作“工人阶级的圣经”,令资产阶级感到恐惧,因为它是讲道理的。由于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已经形成有利于西方的世界话语体系和话语权,西方占领了国际交流、对话、谈判中的“道德制高点”,很多方面西方经济学讲的都是“政治正确”的“大道理”,我们很多的“理”都只能是屈从于西方理论的“小道理”,这种情况要改变.要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就必须讲出我们的“新道理”。构建我们的话语体系,加上我们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我们就自然会逐步获得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建成“系统化经济学说”必须是一个“讲道理”的话语体系,有着巨大的话语权。

三是重视范畴革命。早在10年前笔者就提出中国经济学发展要树立批判意识,强化学术性质,重视理论的“科学形式”.注重经济学的“范畴革命”。恩格斯在《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化学是最好的例证,它的全部术语大约每二十年就彻底变换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形成了若干有价值的思想,应把这些思想“硬化”成一些易于把握、便于传播和能够积累的理论“硬核”——科学范畴。范畴、概念、术语是思维的基本单位,也是理论的“基本颗粒”。范畴是知识网络的枢纽,理论创新引发范畴革命,新一轮理论创新又发轫于范畴革命。一个个范畴不仅点缀着知识的脉络走向。同时也织起了理论的逻辑体系。马克思通过对以往经济学中的价值、成本、利润等一系列概念的范畴革命形成了科学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范畴,使其成为贯穿政治经济学理论始终的核心范畴,剩余价值这一术语一以贯之。他的生产理论、流通理论和分配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都由剩余价值概念演绎产生,都可以通过剩余价值这个核心范畴得到解释。从而成就了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学还存在“有思想而无范畴”“有理论但缺少逻辑”的现象,还没有完善到可以用一个核心范畴统帅全局、演绎出整个理论,一个理论是上个理论的逻辑结果又是下个理论的逻辑前提的程度,在这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还任重道远。

四是作好“系统化”准备。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经济理论新成果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但同时也是一个远大目标,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化经济学说的产生过程表明它是个长的过程,需要诸多主客观条件的成熟,同时,“系统化”本身也有一个提出、调整、完善、定型的长过程而不是一次性成形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在定型过程中的时候,“系统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也必然处在“定型”过程中,需要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运用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社会实践,研究时代课题,及时总结已经形成的经济学新理论,不断调整完善,为系统化经济学说的形成创造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特质

葛扬

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理论特质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同时还体现了其具有的民族性、开放性和人民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学理论层面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强调了上述观点。并指出“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立足中国实践又指导中国实践.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我国主流经济学。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明显提高,经济学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从而产生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以此进一步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运用于实践并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从本质上讲,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源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决定于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二者关系使它们相互适应。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要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习近平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围绕上述第一要务,我们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經济体制。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重大突破,既是对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还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涉及大量生产关系调整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完善、分配关系的完善和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完善。即使就目前普遍关心的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言,其中既包含着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的提升;更包含着生产关系的调整,比如:扩大内需、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实现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和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等等,都必须涉及生产关系问题。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是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经济运行,离开了特定生产关系的经济运行是不存在的。必须不断改革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立足中国实践具有时代气息的经济理论

习近平同志说,“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离不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产生的新事物、新经验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事实表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够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成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实践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实践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本本主义的产物,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仅提出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还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这些重要论断是不可能从书本上找到的。只能到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获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理论的实践性不仅是因为它来源于实践。更表现为它服务于实践。对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如此。突出表现为一切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走进富起来的时代,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三个有利于”标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继承了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传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走进强起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内外经济环节新变化提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有力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深深烙上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实践有机结合,而且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紧密结合,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出的中国化的表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任何脱离甚至反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经济传统的理论、政策、方案在中国都将失去其价值。

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学不仅具有“世界性”。而且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二者的统一。“经济学说史也是一项合作的事业,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们都为此做出过贡献……可以把经济学史看做是一部交响乐的演奏”。从对人类社会一般经济规律的认识这种意义上说,经济学和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是一门“世界性”的科学。然而,经济学又与自然科学有明显不同,它所研究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因此,与自然科学相比存在性质上的区别,其民族性也就由此而生。经济学的民族性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政治形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及其他社会因素相互制约中造成的特殊国情的集中体现。任何国家,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以及地理、资源、文化和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其经济发展必然具有特殊性。当然,强调经济学的民族性,并不排斥它的世界性。相反,只有承认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才能对经济问题得出全面认识。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通过发奋图强积累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会在艰苦奋斗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和强大的动力支撑。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升华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融合在一起,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元素的基础上,从最初的“两步走”战略,到党的十三大的“三步走”戰略。到党的十六大的新“三步走”战略。到党的十八大后的“五大举措”。再到党的十九大“两个阶段”,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而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奋斗。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按照两个15年的时间分割、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发展的逻辑看.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经过15年,经济增速按5%测算,到2035年我们也可基本达到目前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这一趋势,再经过第二个1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将位居世界现代化强国之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所以必须扎根于中国经济的土壤,吸收、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今一切优秀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要素,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习近平同志说,“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悠久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大同理念、自强精神等优秀基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走进强起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巩固、拓展、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养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面向世界具有开放性的经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时代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与全球化急速推进的年代同期。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的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只有以开放的姿态融人世界经济才能求得发展,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和竞争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时。顺应时代的潮流、体现时代主题的要求、提升时代精神的产物,具有开放性特征。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在这个大变局中,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之快、影响之大百年未有: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大国责任的快速增长百年未有: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全面自信百年未有。这就是说.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动因。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迅速发展。世界生产、国际经贸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国际经济“游戏规则”正在形成。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环境中,中国必须继续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通过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坚持分类施策、精耕细作,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努力在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中处理好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有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添了新的变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停摆。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面对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外部环境严重恶化。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是不要扩大开放。而是着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向不断变化的世界开放,还要向西方经济学开放。以开放的姿态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全球化愈加深化的条件下,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西方经济学与我国国情存在差别。用经济学的一般性和世界性来否定经济学的特殊性和民族性,不仅违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而且在实践中也是无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在合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这样,才能构建既能够指导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又能与世界经济学接轨的现代经济学理论。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鲜明人民性的经济理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创立100年来,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带领广大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人民性理所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特质。从根本上说,人民性的理论特质是前面分析的四个理论特质的归结。

人民性不仅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经济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而经济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结果,其重要特点就是实践至上、创新发展。如果经济理论不去关注人民的创造精神,在书斋里坐而论道,就失去了理论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反映时代要求,关注国计民生,研究现实问题,探索发展的道路。注重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具体做法上升到理论层面。揭示新的经济规律并提出新的概念与范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會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就是要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为出发点来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趋向等问题的科学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第一,发展为了人民,这是对发展目的问题的回答。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第二,发展依靠人民,这是对发展动力问题的回答。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发展趋向问题的阐释。习近平同志说,“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这就表明。改革与发展同样要着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落地生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只有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增添发展新动力,才能保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经济物质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何自力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其必然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其历史逻辑而言,它不仅是科技和产业革命、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引擎演变使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就其理论逻辑而言,它同时关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各环节,既立足内需又扩大开放,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色。就其实践逻辑而言,它突出科学性与建构性相统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体系韧性;推动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的高水平动态平衡;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简称“双循环理论”)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并对该理论的深刻内涵做了系统阐述。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对于科学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新阶段。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特点和建构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双循环理论的历史逻辑

双循环理论揭示了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特点,阐明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探索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特殊存在形式、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和根本任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循环理论对当前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新阶段进行了深刻分析。为新发展格局界定了十分明确的历史方位。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其一,从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历史逻辑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立足本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势在必然。自人类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科技创新及与之相联系的产业革命已经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三个阶段。目前以互联网、机器人、5G等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人类正在步人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围绕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主导权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谁能抢得先机,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数字化阶段时代特征和要求的发展模式创新。

其二,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看。经济全球化处在十字路口,重塑经济全球化新动力势在必然。自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启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二是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三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2008年)的经济全球化阶段,该阶段经济全球化达到了高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得以形成。世界贸易的增速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也改变了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发展势头,后危机时代逆全球化沉滓泛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兴风作浪,严重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目前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明显的动力不足、方向不明、内敛化的逆全球化态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应对逆全球化态势的积极作为。

其三,从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演变历史逻辑看,西方国家整体陷入经济持续停滞状态。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其后法、德、美、日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形成,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样板。但是,进人20世纪,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五六十年代的发展黄金期后。从70年代开始整体滑向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的轨道。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西方发达经济体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一步恶化了国际循环的质量和环境。要实现我国和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此基础上重构和引领新型国际大循环。

其四,从人类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发展的历史逻辑看,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势在必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国家借口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实现经济复苏,提出制造业本地化的战略诉求,以政府提供资金补偿方式帮助制造业回流。个别国家利用极限施压手段打压别国,甚至以全面脱钩相威胁,这些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造成严重且长期的不利影响。我国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经济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为全球经济增长提振信心.我国努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积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推动形成国内国际相辅相成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不但有助于加快中国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为世界共同发展创造新机遇。

其五,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逻辑看,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调整发展战略势在必然。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充分利用要素价格低廉优势和出口导向战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逐渐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客观上有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双循环理论的理论逻辑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性,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示经济关系的内在矛盾和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是政治经济学最鲜明的理论品质。习总书记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双循环理论揭示了我国发展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和表现。阐明了在新的世界大势和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以融人、跟随、追赶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格局已难以为继,构建以引领、创新、超越为特征的新发展格局势在必然。为构建“以我为主”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其一。立足社会主要矛盾,打造成熟优质的内需环境。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人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克服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切实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形成更加完善成熟优质的内需环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制度基础。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这是确保新发展格局得以建立并行稳致远的根本制度保证。

其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大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吸取西方国家去工业化的教训,把重点放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要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用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其四,完善市场体系,畅通流通渠道。交换和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建立高质量的国内流通体系。要着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流通源头: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激励投资和消费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推动商业组织创新,探索线上线下交易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高商业组织运营效率;要大力推动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易电子化,着力完善物流体系、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要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制度,简化监管程序.提高监管效率:要提高市场监管队伍的素质,优化监管手段。不断提高监管质量。

其五,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内需。必须提高居民收入。要在加快建設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下功夫。为此,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的分配关系:要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其六,提升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着力提升消费质量,加快消费升级,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扩大消费需求: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要鼓励文化、健身等消费,大力释放旅游消费的潜力:要构建良性、稳健的消费信贷市场,从而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其七。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国内循环为主。不是要搞闭关锁国,而是为了更好推动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大循环。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终结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潮流。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世界发展潮流。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中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主动作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步骤,中国要以自身开放来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开放、共同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要推动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不断推进通关便利化、跨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劳务等先行先试:要主动扩大进口,通过举办世界进口博览会形式扩大进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要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促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格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三、双循环理论的实践逻辑

双循环理论揭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实践遵循。

政治经济学不是实证性、描述性、技术性的知识体系,而是科学性与建构性相统一的科学知识体系。它不但深刻揭示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而且还对人们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的建构性指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揭示了国内经济循环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区别与联系,阐明了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为构建和形成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标出了路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建构性重要举措上。

其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是靠市场主体运行的,必须通过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激发市场活力,这是我们的基础性工作。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领头雁”、关键领域的“压舱石”。要通过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好做实缎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等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其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体系韧性。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根本的是要抢占科技創新高地,建立创新驱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新机制。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国就不可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短期看这不失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从长期看只会使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始终难以超越,会将我们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竞争力低下。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托,厚植创新动能,以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体制机制保证。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成果,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强大动力。

其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使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平衡。为此,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坚持综合施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环保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其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创新力。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但要看到的是。“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高度重视产业链的稳定和安全,着力提升产业链质量和效率。为此。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标杆,全面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等水平,实现重点领域向中高端的群体性突破。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其五,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经济全球化朝正确方向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对经济全球化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终结经济全球化。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提升多边和双边开放水平,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双循环理论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双循环理论的科学内涵。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对发展实践的有力指导作用,为推动新发展格局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原著的研读方法

顾鹏飞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学术或话语体系,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论著的研究方法不可或缺。我们既要善于吸收古代研读国学经典的传统方法.又要深入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论著的研究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态度,而应该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文”“原话”“原著”本身上下功夫、学本领。尤其应该关注甄别、诠释和解读经典文献原稿的各种版本和译本;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田野调查”;倡导以史立论、史论结合、“内史”和“外史”双重视野,以及一论多史等方法。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数千年没有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家。敬畏经典、学习经典,功不可没。中国还是一个承上启下,进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学习大国,从而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学术或话语体系,必须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亦即理论思维的结晶,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的载体。经典的魅力在于促使人们“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从中得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迪,寻找时代对接点、理论闪光点和增长点。因此,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论著的研究方法,是一篇不可或缺的大文章。

一、中国古代研读国学经典的传统方法

我们不是宗教国家,是一个注重经典、诗词和史记,崇拜人格化权威的民族,国之大事:戎、祀、言。中国传统文化把那些能够垂范千古的著作称为“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和“源头活水”(朱熹),冠之以“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经”(如四书五经)或者“文章”(“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正是这些经典之作,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初基,历久而弥新。这是破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究竟该如何诠释和研读中国传统经典,这不仅是一门方法论。而且是一门系统的现代學科。中国有很长的研读和诠释国学经典的历史传统,并且形成了诸多方法,主要有以《左传》对《春秋经》的解释为代表的叙述事件型的解释,以《易传·系辞》对《易经》的解释为代表的整体性哲学的解释,以《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对《老子》解释为代表的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以及如《墨经》中的《经说》对《经》之字义或辞义的解释等”。在汤一介看来,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必须要对中国注释经典的历史做一个系统的梳理,还要搞清楚经典的注释中“文字学”“考据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在解释经典中的定位。与西方“解释学”相对应,中国称之为“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例如“诠释之学……语必溯源,一也;事必数典,二也;字必贯三才而究七略,三也”(清初学者抗世骏)。“大学”则是对“小学”而言,不是专注于对经学文本进行名物、训诂、校勘、考证。而是习惯于“我注六经”的研究方法。对圣人之经典进行微言大义的引申,讲治国安邦、融贯经史子、参究天地人的整体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从历史深处来。我们要善于吸收中华民族敬畏经典、“颂经诵典”“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传统,从中吸取营养,深入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论著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二、恩格斯关于经典原著的“三原”研读原则

顾名思义。这就是植根于“原文”“原话”“原著”的“三原”研读原则。威纳尔·桑巴特在1895年3月11日致信恩格斯,建议恩格斯可以根据《资本论》第三卷撰写出比它的现有形式更好的东西。恩格斯坚决不同意:“我认为一字不差地用马克思本人的提法整理出马克思的原文。就是尽了我的职责”,换而言之.“我最关心的是要编成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版本。即尽可能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马克思得出的各种新成果。只是在绝对不可避免的地方。并且在读者一点也不会怀疑是谁在向他说话的地方,我才加进自己的话。”恩格斯整理《资本论》手稿,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记载,对于《资本论》第二卷大约有五千处修改,但绝大多数却是技术性修改。

第一,他明确反对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的原则。就是“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而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

第二,正确处理经典原著与实际应用这二者关系的原则。一方面必须“一字不差整理原文”;如《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另一方面,坚信“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而“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增强学习本领、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大国列为增强“八种本领”之首。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近平,2019年),尤其要基于历史视角。“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研读经典原著。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研读经典原著和原理精神的传承、丰富和发展。

三、研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的方法论

(一)应该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文…‘原话”“原著本身”上下功夫、学本领

第一,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纪之交,怀疑经典之风潮,不时沉渣泛起。《资本论》及其劳动价值论“过时”一度甚嚣尘上,贯穿于《共产党宣言》的关于“消灭”私有制的基本原理取而代之为“扬弃”私有制。学术界为此打了一场捍卫《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基本原理的硬仗。

第二。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马克思主义经典不是包治社会百病的灵丹药方。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的理论,不能故步自封,这是完全符合思想史发展规律的。孔子的“述而不作”不可取。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论断,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的实践而发展。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一个典范。

第三,哪些是必须破除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恩格斯的概念变形理论告诉我们,马克思著作中一些概念和术语都是在特殊的语境下针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问题提出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和变形,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土教条主义、洋教条主义以及土洋结合的混合教条主义热衷于“去语境化”,置一定的历史语境、具体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于不顾。在解读原文时望文生义,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就会产生误解和误读从而歪曲马克思的原意。这种教条主义阅读经典著作的方法论特征就是:固守“原理+论证”“原理+实例”或者“论证+原理”论证方式和解读模式,即只会选择那些定稿的经典论著(遑论手稿),根据现实紧迫问题按文本索骥。寻章摘句。断章取义,从而肢解经典文本体系的完整性。

第四。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力求准确、客观、完整地掌握马克思经典的真谛,力求少带一些主观成分,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各种偏颇的错误观点。例如。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或生产力,可以随意扩大或缩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错误理解,以及马克思并无未来新社会形态商品经济思想的错误观点等。

总而言之。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态度。“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因此,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而是要根据历史条件、现实情况的变化和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与时俱进。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深化对“从属”与“创造”相统一的“总体”发展观、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好回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以六大元素为标志的经典文本研究方法

经典文本研究方法涉及到文本研究六要素:时代背景(文本产生的时间和空间);文献学一版本学一释义学一训诂学:以史立论、史论结合、一论多史的学说史考证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论著风格研究;各种评论(包括负面言论)。

第一。经典文本研究方法的精髓之一。尤其应该关注甄别、诠释和解读经典文献原稿的各种版本和译本。例如,区分和阐释马克思唯物史观。涉及到二个版本。其一是《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版本的唯物史观。提出了“从属”和“创造”相统一的“总体”发展观,强调继承和从属性,推出从属性和创造性相统一总体发展观。首次推出了以“总体”“整体”或“体系”为核心概念的政治經济学总体方法论。正面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构建“各种经济学体系”的方法,推出从属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总体发展观。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回答关于“总体(有机体制)”也就是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的两条发展路径(“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的重大问题,强调指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是从无中发展起来的。也不是从空中,又不是从自己产生自己的那种观念的母胎中发展起来的,……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并且提出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三阶段理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其二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版本的唯物史观。推出了关于“矛盾”“革命”“变革”的发展观:提出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法,凸显“矛盾””革命”“变革”。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并且提出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五阶段理论。

综上所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版本提出关于“从属”和“创造”相统一的“总体”发展观。既强调继承或者从属性发展又推崇创造性发展:并且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推出了“三形态说”。《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版本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术语固化了,凸显其“矛盾”“革命”“变革”性,并且推出“五形态说”。这三种版本的唯物史观,不可或缺,不能厚此薄彼,抑此扬彼。

第二,经典文本研究方法的精髓之二,尤应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田野调查”。文本产生的时间和空间。是文本自身的构成要素或构件。与撰写、出版、收藏、传播有关的“田野调查”,包括撰写地、印刷地、收藏地等历史遗迹的寻访记录,包括文本、版本流变的比较、解读,也有寻访历程中经历的人和事,更是投入很大精力。例如,关于《共产党宣言》何时何地产生之谜。“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是有效的破解方法。长期以来,人们给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鲜花广场的“天鹅之家”(Le Cyg-ne),赋予《共产党宣言》诞生地的显赫“地位”。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对1847年12月14日(马克思接受伦敦共产主义同盟关于撰写《共产党宣言》的委托,抵达布鲁塞尔)——1848年2月24日(出版《共产党宣言》)这一时间段,逐日逐地进行“田野调查”,并且找访相关知情人士,例如布鲁塞尔劳动社会党总部马克思主义研究所(Institut dEtudesmarxistes)所长,长期分管理论宣传和培训工作的玛丽亚·麦克加维甘(Maria McGavigan)。结论是:马克思先后在布鲁塞尔野林旅馆(Hotel du Bois Sau.vage,19-21,place Sainte-Gudule)或者奥尔良路42号(42,Rue d'Od6ans,Ixelles)寓所执笔撰写,1848年1月杀青,2月24日于伦敦出版问世。可见,《共产党宣言》撰写所在地既不是所盛传的白天鹅宾馆,也不是仅仅在奥尔良路42号寓所,或者仅仅是在野林旅馆。

第三,经典文本研究方法的精髓之三,倡导以史立论、史论结合、“内史”和“外史”双重视野,以及一论多史的的方法。熊彼得强调历史一统计一理论的三分法,凸显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是一切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而以史立论、史论结合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理论构建中的具体体现。为经济思想史研究如何帮助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样本。《资本论》三大卷阐释狭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而《剩余价值史》记述了“政治经济学规律最先以怎样的历史路标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

经典著作的研读和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必须与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与中国历史尤其“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2020)相结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和历史规律。

第四,学习、传播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论著的方法。如何使广大人民群众真信、真懂、真学、真用,进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就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或者通俗化。

恩格斯参与创作以及编辑出版《资本论》四卷(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实际上是努力完成马克思未竞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化和原理化工作。与此同时,《反杜林论》——这是应马克思的请求出来收拾“无聊的杜林”而马克思为恩格斯查找参考书、提供意见和撰写部分章节——及其修改本《社会主义从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大众化的范例,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入门书。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陶德麟有一句名言: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中国人民听得懂的话,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在他看来。“解释性的通俗读物,既要注意学理阐述的精确性,不能违背原文的本意、有损原文的理论深度,尤其不能为了片面追求通俗而陷于庸俗:又要注意行文的晓畅生动,力戒艰深晦涩,使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易于看懂,乐于接受。”(《让哲学回到“地上”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追忆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教授》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6月5日)。

综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原著的研究方法,必须致力于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关于“四个分清”的方法,应该谨防土一洋教条主义;谨防“我注六经”有余,“六经注我”不足;凸显三“不足”,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和三“唯”,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陈云,1990年)以六大元素为标志的文本或者文献研究方法。不可或缺。但是谨防孤立化和碎片化,以及“过度诠释”的倾向。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领域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体会

丁堡骏

在对待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地位;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

三、中国经济学教育领域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

关于经济学教育,习近平同志说:“在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中,不能食洋不化,还是要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大讲特讲,不能被边缘化。”“不能食洋不化”,是习近平同志对我们的希望。“还是要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同志对我们的希望;对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种希望,反思一下我们经济学教育的现实情况。我们还认识不到问题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大讲特讲,不能被边缘化”这是习近平同志的态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旗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伟大事业。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的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借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不完善而不讲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却将讲台让给了西方经济学、让给了西方经济学的“三高”,这不是现实吗?可能有人会以兼容并蓄、吸收借鉴其科学成分的必要性作为为理由,替全国高校经济学各专业系统开设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各门课程而进行辩护。然而,从庞杂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中分辨出其科学成分,并且进一步对这些科学成分进行革命性改造用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科学研究工作。这种工作对于理论经济学家来说也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我们为什么要将这种对于经济学家来说都难以完成的任务交给刚刚入学的涉世未深的青年大学生完成呢?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学教育领域里确实存在资产阶级经济学泛滥,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严重问题。我们必须要客观面对这一问题,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并且要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精神,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坚决彻底地纠正这一严重的颠覆性的错误。不可否认,近年来有关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也试图要通过“马工程”教材建设和推广使用等措施扭转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局面。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进行彻底革命,在实际的经济学教育领域仍然是以西方经济学教育体系为主导,经济学教育西化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更谈不上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今天在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关键时刻,笔者建议在经济学教育领域进行一次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并科学分析批判西方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革命。在科学革命的基础上实现管理革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经济学教育體系和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门知识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食品安全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用“数学”理解古诗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