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和发展现当代建筑文化的思考

2020-12-11汪广丰

建筑 2020年22期
关键词:建筑师传统建筑

文 / 汪广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严谨细致搞好城市设计、单体建筑设计,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如何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变迁背景

从原始社会开始,我国已经开始有各类不同的建筑形式,直到汉代时期,木结构建筑技术已经基本趋于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主导着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了夯土技术,学会了如何烧制砖瓦以及如何建筑石建筑。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瓦砖的产量、质量以及木架技术都逐渐完善起来,此时大量佛教建筑开始建成,例如云岗、龙门石窟等建筑都是在此时建成的。中国的古代建筑在隋唐宋时期达到巅峰期,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使用砖,此外,琉璃制作工艺的使用频率也逐渐提升,这种建筑工艺较为完善,且規模较大,使建筑师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职业。到了元、明、清三朝,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程度,建立了标准的建筑体系,个体建筑形制凝固,整体设计水平十分发达。随着对砖瓦的需求量逐渐上升,砖瓦的生产量也在迅速增加,当时琉璃瓦当生产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中国传统建筑由于受到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本土化色彩以及文化特色,它将人作为主体,以大自然作为模板,通过诗意的语言及艺术的音符弹奏出一个个艺术作品。西方建筑强调真、善、美与坚固、经济、实用、美观、持久,富有纪念意义、进取精神和几何图形。中国建筑则强调人伦、道德、礼仪与适形,追求仁、义、中庸、中正、德行、知行、礼乐、孝廉等哲学理念,建筑艺术强调的不是“美”,而是“巧”,是合用,便于生,讲究向背关系、整和缺、和合、气势、自然环境。坊是中国人基本的生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防营邑立城。制里割宅,先围出一个城,在城里划分为许多方块的组团里坊,在里坊内再分出宅,再划分成许多院落。建筑整体布局注重中庸与正名,讲究居正、中庸、阴阳、中和、中正、圆润、大同、大壮、适形、等级,巧于因借。宫殿、寺庙、衙署、陵寝、住宅等带有正统观念的、与人有关系的是比较重要的建筑,一般都是对称的,大多坐北朝南。

二、现当代建筑文化的借鉴之路

1840 年以后,大量外国建筑、技术涌入,中国传统建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建筑体系的根基开始动摇并开始解体。封建社会的灭亡结束了皇家宫殿、坛庙、园圃、陵寝的发展,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仍然一直在传承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但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适应现代建筑材料变革,在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新需求的同时,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涌现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优秀建筑。

近现代建筑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向现代建筑的尝试。自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民国建筑是典型代表,“穿西装、戴瓜皮帽”的大屋顶和罗马柱是其外观特征。民国时期我国城市建筑风格更多体现为西化,日式影响尤甚。

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建筑业一度也曾由西方建筑师占据垄断地位,“洋风”盛行。南京民国建筑经历由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融会创新的“自立”过程。1912~1914 年,绝大多数建筑仍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连年军阀混战,新建建筑较少。1914~1918 年,以照搬照抄西洋风格的建筑为主流,采用清末南京开埠以来输入的西方建筑风格。1919~1926 年,由西方建筑师占垄断地位的“洋风”时期向中国建筑师的建筑活动占主导地位的“自立”时期的转变过程,模仿与守旧的建筑观念相互碰撞、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海归建筑师打破了西方建筑师垄断中国建筑界的局面。1927~1949 年,建筑风格多样,且大多数为我国建筑师自行设计。乡村以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大多数是单层,少数是双层;庙宇多为重檐歇山顶,民居多为人字顶。民国时期这类建筑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风貌,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折中主义建筑是19 世纪20 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类建筑,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匀称,注重纯形式的美。西方古典式建筑(又称西方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是指17 世纪后期从法国兴起的古典主义建筑。其特点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柱式为构图的基础,突出轴线,注重比例,强调对称,讲究主从关系。多被应用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的变化,西方现代派建筑(又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这种风格的建筑强调建筑式样与时俱进,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式样的束缚,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创造出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风格。现代主要突破了古典建筑的繁复,开创了简约、自由的建筑时代,强调实用功能。由于建筑实用、经济而又美观,便于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20 世纪30 年代,这种思潮影响到中国的建筑师。他们紧跟时代的潮流,也设计建造了这一风格的建筑。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又称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它是中西方的建筑师力图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现代工程技术结合起来而作出的一种尝试。由于这类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要,又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所以在20 世纪20年代至30 年代,这种风格的建筑成为一股时尚。这种风格的建筑较早出现在教会学校中。教会学校中之所以要采用这种建筑造型,意在利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表达教会尊重中国文化的姿态,以使中国的学生在传统建筑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与同一时期由中国人独办的建筑一律采用西方古典式风格形成鲜明而又强烈的对比。1930 年代中国一些有见识的建筑师通过大量实践,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相结合存在着诸多矛盾,同时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昂贵,费时费工,以及建筑格局呆板等因素,反对繁琐的复古主义形式,反对大屋顶,探索将中西方建筑有机地融合起来,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特色的新民族形式建筑,又称现代化民族形式建筑。一般采用现代建筑的平面组合体型构图,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顶,或采用现代屋架的两坡屋顶,造型简洁对称,在檐口、墙面、门窗、入口部分以及室内,则施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并辅以适当的传统建筑图案。这类建筑兼顾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的需要,同时又带有中国民族风格,追求的是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和谐统一。石库门是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中西合璧,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围合仍是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为单开间或双开间,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新式石库门建筑风格更加西化,不再用石料做门框,而改用清水砖砌。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建筑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涌现了首都十大建筑等许多优秀现代建筑(1949 年~1959 年,突出民族特色)。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国上下沉浸在民族解放的喜悦中,此时的建筑推崇民族主义,苏联学派的复古主义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大屋顶飞上了当时宽大结构的建筑。北京友谊宾馆、三里河四部一会建筑群、重庆人民大会堂、长春地质宫等琉璃瓦大屋顶重现中国古代宫殿、庙宇建筑的神韵,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1960年~1966 年,三年自然灾害给原本困难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勒紧裤腰带渡过难关,这一时期从上至下厉行节约。建筑显示了最大程度的简洁性,建筑外形上,平屋顶、方盒子式的建筑代替了1950 年代较为铺张的造型。1966年~1976 年,政治压倒一切,大量具有政治含义的图案如红旗、五角星、火炬、领袖像、向日葵等被搬上建筑;政治标语如“大海航行靠舵手”“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被夸大地套在建筑上;有的建筑更将平面设计成一个图案化的“忠”字,红色象征革命,以至动用油漆将建筑的门面,甚至一条街的立面都漆成红色。1978 年~1992 年,改革的春风打开了中国建筑师的眼界,世界建筑的各种设计思想走进中国。单一、僵化的封闭局面被创作倾向多元化和设计手法多样化的局面所代替,宾馆、商业街、影剧院、展览馆、体育馆、现代办公写字楼、现代化住宅小区等等,成为人们不再陌生的建筑类型,丰富多彩、自由活泼的优秀建筑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华夏大地,中国建筑师开始形成自己的建筑理论、建筑流派。1992 年之后,建筑百花齐放,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大批风格各异的优秀建筑作品层出不穷,同时,不少盲目模仿简单照搬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矗立街头。

三、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策

1.加强单体建筑设计管理。建筑是关系城市公共形象的产品,外形设计上必须要对城市负责,不能只顾面积、不顾模样,只求奇葩外形。成功的建筑是从传统中汲取适用当代社会的部分,服务当下需求。一是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兼顾实用与艺术,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二是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三是处理好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结合区域文化、历史文脉、时代要求,严谨细致搞好城市设计、单体建筑设计,不简单复制某个古城、某个古建筑,更不模仿一些西方城市,不搞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不到处是水泥森林、玻璃幕墙,不到处是高楼大厦,体现中华传统经典建筑元素,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基因,以工匠精神打造城市特色风貌。四是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五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六是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依法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和清出。为建筑设计院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鼓励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充分竞争,使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七是保护历史文化风貌。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天际线、色彩和环境更加协调、优美。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等措施,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保护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

2.提高城市建筑设计水平。一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推进建筑师负责制试点,明确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提高建筑师的地位。二是倡导开展建筑评论,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交融和升华。三是回归质朴,与环境相协调。把注意力从追求造型的标新立异、雄伟霸气,拓展到更宽阔的领域,使设计更平实、普通、经济,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回到服务于普通人生活的道路上来。江南水乡的一些普通民宅,白墙青瓦,简单实用,又与绿水桃花相辉映,那是一种质朴低调的美,是朴素之大美。四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创新驱动,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增强整体创新力和效率、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协同推进科技、制度等全面创新,培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国际化引领型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五是地域建筑设计师要承担起这两个层次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传统建筑是地域建筑发展的依托和抓手。中国古代人很有智慧,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经典建筑作品。遗憾的是,传统建筑正面临消失的危险。懂传统建筑工艺的工匠越来越少,很多传统建造工艺也在逐渐失传。地域建筑设计师的工作不只是设计,还肩负着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和工艺的责任。传统建筑具有双重性质,建筑作为载体是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内含的施工工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六是向工匠学习传统技艺。在发展地域建筑这条道路上,设计单位遇到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掌握传统建筑工艺的工匠。这些工匠不但掌握传统建筑的工艺和技术,而且有着丰富的经验,还会做设计。但是,在设计单位中,很少有设计师能把各类传统建筑的构造了解得很透彻。设计师要想把地域建筑做成精品,必须俯下身子向工匠学习,像工匠一样熟悉传统建筑结构背后的原理和工艺。这对于地域建筑设计师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尤其是在熟悉和掌握传统建筑工艺的工匠已出现大断层的情况下,设计师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同时也要潜心研究,从现存的传统建筑中反推当时的施工工艺。

现代建筑文化也并不是在传统建筑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饰,而是需要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与理念。把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进行拓展。将传统建筑中就地取材的特色作为借鉴,最大程度使用运输便捷以及环保的材料进行建筑。建筑设计也应尽可能依托当地地理条件及气候环境来实现更多的实用功能,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发生,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继承我国传统建筑千年的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模式,因为建筑手段与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与建筑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继承能够在去粗取精的条件下实现,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确保建筑风格及功能能够满足现代人的要求。此外,还应强化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中国传统建筑在国内的影响力得到扩张,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并未取得理想的成绩,根源问题就是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宣传。

猜你喜欢

建筑师传统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