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12-11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土地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问题不断突显,人地关系矛盾日益激烈。一方面表现为自然资源数量萎缩和生态环境质量退化与恶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失衡与土地产权制度掣肘。为此,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宏观战略,如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1]、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2]等,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行大部制,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统一。土地作为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基础载体,新形势下国家对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解决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资产问题而产生的一门集合多学科支撑的专业[3],高素质土地管理科技人才培养便成为应对当前社会全方位关注土地问题态势的重要举措之一。深入了解土地资源严峻形势下的人地矛盾,探索城乡二元结构下土地问题的症结所在,培养大学生树立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新时代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使命。

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专业,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专业发展立足龙江两大平原粮食主产区,在高标准农田规划与建设、农业经济与农业遥感等领域形成自身专业特色,2018年成立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并招生,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梯队。成绩与忧患并存,面对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综合考量国家战略需求与自身传统优势特色,须对如何培养高素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反思与培养模式优化探索。

一、大部制改革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带来的冲击

2018年4月10日,自然资源部挂牌成立,标志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四统一”设想正式得到落实[4]:即统一行使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全民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统一行使所有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登记,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的“多规合一”。这种部门职能的改变,对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带来很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权属管理由“地籍管理”向“不动产登记”管理转变

自然资源部将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水、矿产和海洋等资源作为自然资源整体进行调查与确权登记,管理对象由“地籍管理”中单一的土地资源向当前“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全要素转变;资源调查技术手段由测量工程向当前多种信息技术融合方面转变,如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等;由于调查数据量激增,数据管理由传统空间数据库信息系统转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新技术。因此,传统教学内容与模式有待重新架构。

(二)土地资源管理由“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管理转向自然资源资产综合管理

自然资源部组建强调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其主要职能之一为“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然由于专业创建基础为土地规划,且隶属于农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多侧重于土地资源属性和工程技术属性,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如核心课“土地资源学”一般注重其资源属性的调查与评价,“土地经济学”侧重土地利用与产权经济制度剖析,有关自然资源资产统计核算等教学内容几乎空白,相关课程亟待纳入课程体系架构中。

(三)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向“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转变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自然资源部重要职责。2019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多规合一”的改革目标最终定谳,标志着我国规划界进入了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不是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或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简单延伸,而是“区域整体”的战略谋划,其主要功能包括:(1)战略引领,统筹陆海、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开发布局,协调“三生”空间,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3)底线管控,划定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乡开发边界并严格管理;(4)资源利用,统筹配置各类自然资源,控制开发强度;(5)公益保障,合理配置基础和公益设施空间;(6)国土整治,科学安排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5]。可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宏观、更系统,具有战略引领与管控地位,要求规划设计者始终要有国家宏观土地战略问题思想,统筹资源、资产、经济、地理、景观生态等众多学科理论,与自然资源利用开发与保护等多部门工作统筹,综合利用多种调查技术手段与土地整治工程方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出更高要求,相关教学内容体系有待重构。

(四)“数字国土”向“国土云”“一张图”方向衍化

从“金土工程”到“大数据”,从“数字国土”到“国土云”,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盛行的时代,“一张图”工程也正在融合更多先进技术,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深远嬗变。对教学内容和教师技能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内容及相关配套软硬件条件等须及时更新,教师也须不断充电进行技能革新,以跟住国土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的更新换代。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为协调改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国家战略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为后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切实依据,依托“问卷星”平台,面向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5级—2016级本硕博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设计了调研问卷,查看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错位。共回收有效问卷174份,问题展示见图1。

图1 问卷星调查结果

由问卷结果可以看出:(1)近十年对土地专业人才需求比较大的部门集中在土地信息产业、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工程等部门,而传统的测绘与房地产等曾经人才集中的热门行业则相对显得“冷清”,这可能与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有关,但同时也揭示出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重要性。(2)人才技能短板问题集中在理论与实践脱钩。理论基础薄弱,一方面源于土地资源管理是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理论面宽,不易掌握;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教学方面的漏洞。事实上,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在各课程都有所渗透,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当程度存在“选修课必逃,核心课选逃”的现象,对应的实习实践课也多以应付心态对待,理论的理解与消纳严重缩水。在土地信息技术方面,程序开发能力需求比3S技术应用更为强烈,反映出当前自然资源调查大数据云存储管理趋势;问卷所表现的创新意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以及文本写作能力差等问题,进一步揭示出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弱,而问卷中对“对教学的建议”表述中,90%的反馈明确建议增强实践教学。

综上分析,当前土地资源管理高度依赖信息工程技术,教学实践诉求高,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各种短板警示土地资源管理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优化,须在意识理念、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三个方面进行革新。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专业认知教育,增强土地资源管理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学科交叉综合性、实践应用性、动态发展等特征,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制度影响较大。梳理当前“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理论基调,与土地管理相关国家宏观战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基于土地资源属性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国情。鉴于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提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导向,美丽中国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具体构想与实现目标。在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双重影响下,土地资源利用开发格局存在一条著名的地理基线“胡焕庸线”,东南半壁43.24%的国土却承载了94.41%的人口,描述了我国人口分布、农业耕作、城镇格局等东西分布极不平衡的地理特征[6]。这种地理格局导致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省份耕地资源被严重消耗,耕地质心不断北移,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高化肥农药的投入导致南北方土地资源污染严重与土地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

2.基于土地资产属性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快速城市化以及长久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国土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农村与城镇的差异,在行政管理上存在城市与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差异[7]。这种制度模式进一步导致人口、土地、政策等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与倾斜,城市过渡膨胀与城市问题外部化、农村“空心化”、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匮乏、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村日益衰败等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掣肘,实现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建设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顺利入市,不断完善土地征收制度,促进各要素城乡双向合理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国家宏观战略与土地资源资产国情的认知,增强其国土资源保护共情的紧迫感与责任感,激发其自主学习兴趣与探索创新意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特色精品课

1.明确专业定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依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解决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资产问题而产生的一门集合多学科支撑的专业[8]。目前全国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因为创办基础不同,其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定位各不相同。东北农业大学前身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土地规划专业,专业底蕴沉淀厚重,立足于龙江大地粮食主产区,在农业资源经济与规划及农业遥感等领域具有优势特色,建有“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黑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小村镇建设规划”等省级校级重点实验室。其发展目标定位为:以资源科学为基础,农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体系为依托,重点打造农业资源经济、黑土利用与保护规划、农业遥感等优势学科群,结合国家土地战略政策发展动态,培养具有土地利用与保护责任感强、土地资源资产理论方法扎实、土地信息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突出,能在国土资源管理、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房地产估价与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图2 课程优化体系设计

2.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专业认知能力、核心业务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图2)。

“土地管理学”贯彻土地资源管理始终,以其为基础,分别从土地的资源环境和资产权属两条脉络延伸,构建课程体系框架,并且将认知教育、单项业务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土地资源环境课程群以“土地资源学”“土地生态学”为基础,土地资源产权方向构建两个课程群模块,核心课程分别为“不动产登记”“不动产估价”模块和“土地经济学”。在两个方向课程群上,架构理论支撑课程群与信息、工程技术课程群,且设定每个课程群的核心课与辅修课。此外,为拓展学生专业视野且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土地资源国情与国家战略政策,以及与土地资源紧密相关的学术热点,如全球气候变化、资源安全保护、大数据应用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喜爱及责任感。

(三)配套实验实践课改革,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1.增强认知教育。认知教育应贯彻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教育始终。大一开设“专业导论”,由不同教师结合自身科研进行土地国情介绍,让学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宏观轮廓认识;大二到大四进行各模块专业课学习,由任课教师介绍每一专业模块最新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提升其对专业课的认识和兴趣及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消纳;不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与学术沙龙活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观点表达能力。

2.引入“导师制”与“双导师”教学模式,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三引入“导师制”,经双向选择对学生进行研究方向分流,就某一感兴趣模块进行系统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学习,增强其科研创新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与文本写作能力;同时引入“双导师”模式,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主干走入课堂,介绍某一专业模块实际工作运行模式、最新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概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对自身业务能力不足的审视与自主学习探索的动力。

3.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创新性实践模式。传统的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甚至专业实习,因为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获得学分为目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锻炼,实践效果差。为此,在传统实践教育模式上引入创新性实践模式:如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证书认证考试等,充分调动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与探索精神,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强综合实习模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方法手段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4.实施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创新专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当前社会处于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较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类型资源,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教师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慕课等,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为问题导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用“What to think”和“How to think”主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研讨,增强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适当加大期末考试难度,提高综合问题分析题型比重和分值,促使学生端正上课学习态度与专注力。

大部制改革是应对当前土地资源资产严峻情势及推行国家一系列宏观战略的重要举措,其新的职能责任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在实际工作表现出的各种欠缺短板集中揭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力度不够。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紧跟土地科学热点问题及国家宏观战略政策调整,对自身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优化,从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方面不断革新,从而为国家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管理土地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我爱这土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