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0-12-11王啸天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农业

文/王啸天(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引言

城乡协同发展问题一直都是存在于各个国家且亟待解决的难题。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城乡关系及其发展方式的深刻揭示,向我们阐释了城乡发展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也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为依据,结合当今时代和中国发展的新现实而展开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国情和历史条件与其它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别和不同。中国也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本国的历史背景、民生国情、制度体制,进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

二、新时期城乡融合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产生也是在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深刻认识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其一,2018年我国GDP约13.2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虽然我国经济体量巨大,但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据数据统计中国最高城乡差距达近10倍。因为广大农村存在着传统产业结构生产力低下,导致农民收入过低,这一问题的解决能为我国未来经济释放更多的潜力;其二,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在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农村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等待扶贫政策扶持;其三,十九大会议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已经改变,这是对全国城乡人民新生活愿景的深刻把握。其四,日益扩大的城乡发展差距,对于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使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问题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此战略为指导,中央政府近六年以来,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稳定物价等方面成效显著。无论是在农民收入年均增速还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差距都逐步缩小甚至某些方面还赶超了城市居民。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251元和146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至为2.68∶1,创下了新世纪的最低值。乡村振兴战略的首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会议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同时也开启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三、新时期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新时期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思想上,汲取与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思想,在总结与反思国情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系列城乡关系的新观点,形成了指导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指南。

(一)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封闭隔绝的城乡发展关系有所松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后到八十年代中期,是城乡一体化提出及其探索阶段;二是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逐步开始对城乡边缘地区进行研究;三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是城乡一体化理论体系和框架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益完善。在我国,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之间的户籍、劳动用工、住房政策、教育政策及土地使用制度等不同政策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格局提出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指出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提出了具体且详实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在农村脱贫攻坚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线上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也为日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明晰了方向和前进目标。

(二)三农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重点和难点在如何较快地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农民收入有别于城市居民的刚性增长。农民农产品的产出受季节、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习总书记强调重点把握和促进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的调整农业结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三)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强调了在农村发展和振兴的过程中应具备和提升的多方因素,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发掘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地方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在不同地区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还明确指出了城乡关系的战略目标,即不能孤立的只谈乡村发展,必须结合整体,充分发挥乡村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整合能力。

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农村的潜力要想释放,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可或缺。前期必须要通过严谨科学的规划和多方求证,衡量城乡彼此间的优势与短板,做到相互弥补,以强扶弱,进而实现城市和广大乡村的共同发展。在我国要利用和发挥好大城市群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小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我国大城市和一些核心城镇在公共服务、产业体系完善、社会公平等方面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带动乡村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契机。只有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经济实力才能具备更强的吸引力使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来,更多乡村的发展机会才会被创造。同时,还要倚重城乡结合地区、广大乡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中的带动和示范效果,统筹配置农村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出台利农惠农政策,加快建设现代集约化农业,利用第二、三产业的优势,协同带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在新时代现实下要将中国传统的粗放型农业加工形式转变为精准农业、机械化、深加工、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经营,改变日落而息、日出而作,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方式。以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销体系为重点,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大力开展生态型复合型种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使农户实现有效地联合,充分发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合理组织农民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合作社市场运作既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又解决农业生产季节性劳力严重不足,满足青壮劳力转移和实现家乡农业产业双重实现,为农民致富增收创造契机。

(三)以人为本,建设新型城乡关系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建设新型城乡关系与乡村振兴战略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身份的转变,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乡关系,有利于农村人口在城市中有稳定职业的同时,也有利于这些新市民基本权益的维护与享有。在产业发展方面要给予农民更多的扶持,要尽快扩大农民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使其在各方面都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真正融入到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来。持续不断的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刺激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久久为功。加快形成产业互惠、城乡互利的现代化城乡建设新格局。同时,消除农村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城镇化建设还要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构建起更深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新格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资源循环利用,推行新型使用能源的产业体系,使我国城镇化走上一条生态绿色的健康循环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