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

2020-12-11白瑜

缔客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新闻节目新闻记者

白瑜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引言

访谈是每一名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应对的一项任务,灵活恰当的问话方法技巧能使记者获得更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进而增加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要使电视新闻报道实现较好的电视效果,最先要做好的是记者的提问环节,它是整个新闻报道产生的基础,也是获得新闻报道最便捷的方式。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电视新闻记者,需要重视平时的提问技巧,增强自身涵养,以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

1 电视新闻采访记者的提问技巧

现阶段,大部分人依然喜爱利用电视这类传统媒体来获得相应的新闻报道,由于人们内心广泛认为,电视报道的新闻有着更高的权威和真实度,所以,对电视记者的标准也愈来愈高。作为一个电视新闻记者,要想向观众呈现大量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必须具有优秀的提问技巧与艺术。当开展电视新闻报道时,记者不仅要确保新闻采访内容的真实度和可信性,与此同时又要确保新闻采访的全局性和准确性,这就必须通过记者使用更好的提问技巧和交谈方法来完成,一篇出彩的电视新闻报道还能在相应程度上增加电视新闻的影响,使大量的人关心事件的发展全过程。

2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原则

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应遵循三大原则:事先准备原则、相互尊重原则和善于倾听原则[1]。

2.1 事先准备的原则

这最主要就是指记者在进行正式采访以前要做好准备任务,这样做,不仅可以确保在进行正式采访时,工作任务可以顺利地进行,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发掘越来越多的新闻线索。所以,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可以用心的策划好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明确采访的意义和需要,仔细考虑要问的问题。

2.2 相互理解的原则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要与被采访人确保相互理解,记者采访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要确保记者和被采访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采访人仅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提问问题,才可以使采访人主动地表露更多秘密的信息内容[2]。

2.3 善于倾听的原则

电视新闻的采访活动贯穿于整个采访环节,紧紧围绕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活动,所以,在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懂得倾听他人的声音。当被采访人讲述事情的环节时,记者应当给被采访人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详细地阐述事件。

3 提升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提问的艺术和方法

3.1 安排电视新闻采访节目

积极主动进行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协助新闻记者更清楚认识访谈环境和访谈对象,从而得到愈来愈多的访谈信息内容。假如新闻节目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更进一步保证采访新闻活动的圆满完成。作为一名新闻节目的新闻记者,在开展访谈时,要提早与被采访人进行沟通交流,降低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尽可能拉进内心与内心的间距。除此之外,还能够在这段时间内对别的有关的访谈事宜做好充足的提前准备,以防在进行真实的访谈时出现难堪场面。

3.2 提问题时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好的新闻节目新闻记者,在采访新闻时一般拥有清楚的逻辑思维,清楚什么时候最适合提出问题,而且能由浅入深出地提出问题,能使被访问者的逻辑思维全方位紧随新闻记者的提问,使被访对象说出大家想知道的信息内容。但是,逻辑性比较差的电视记者,一般自身也弄不明白自身要问什么问题,更不要说被来访者了,很显然这类新闻报道效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因而在采访新闻中,尽量不必盲目从众地追求速度,要有耐心并明白引导访谈对象自身多讲一点新闻报导。

3.3 应确立浏览的目地和主题风格

看新闻节目时,大家一般不但关心事情的结果,还常常比较好奇心事情造成的原由。因而,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新闻时,最开始要搞清楚事情的原因,接着更进一步进行访谈。

此外,在访谈中也能够适当地了解事情的原由,尽量充分考虑观众们的求知欲。例如:知名体操运动员李宁退伍后,自身开创了几个企业,变为中国知名的创业者,很多人都十分惊讶,因而有新闻记者就这个难题特意访谈了李宁本人,很好地完成了大家的心理需求[3]。

3.4 创造一个和谐的提问气氛

因为许多新闻资料全是在紧急状况下进行的,因此在许多新闻节目访谈中,新闻记者和被访问者也是第一次见面,仍未开展过沟通交流,常常造成难堪的局势,从而比较严重危害了采访新闻的预期效果。因此,新闻记者要明白造就和睦的会话气氛,找寻适合的突破口,让相互间信赖,这般才能够打开心扉,得到更有使用价值的新闻线索。因此,新闻记者一般要提早开展充足的准备,对访谈内容有一个大约的了解,从而能找寻适合的交谈点,塑造兴趣爱好,得到自身需要的信息。这般不知不觉进行的访谈,呈现在大家眼下的一种很好的呈现,不仅表现的真实,而且能有效清除被访谈对象的因为紧张而心神不宁的心理状态,具备事半功倍的访谈实际效果。

3.5 善于观察,抓到疑惑点提出问题

电视台节目新闻记者还能够从访谈对象较为关心、了解的难题或话题讨论话题,拉进相互间的陌生感。除此之外,在访谈时,新闻记者要明白抓到疑问进行提出问题,并更进一步挖掘疑问,最终得到重要新闻报道。因此,也要宣传工作者提高两层面的训练:灵巧的新闻报道味觉和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面貌[3]。仅有有了这一素质,新闻记者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有使用价值的信息外流,才可以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化服务。

3.6 坚持不懈实际难题的明确提出

当开展新闻节目采访时,新闻记者也应需注意将采访问题更进一步细化,明确提出的难题要实际、具体。采访新闻时要适当变小问题的范畴,明确提出的难题要与被采访人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使自身的难题得到更有使用价值的回应,挖掘出很多合理的信息。例如,新闻记者在采访少年儿童对中国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这一栏目时,倘若问被采访对象的问题是“你对中国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什么观点”,那么一般被采访人会不清楚该怎么回答,但倘若新闻记者问到“你对中国中医学有什么观点”或“你怎么看待中国敬老爱幼的出色中华传统文化”,那么被采访人的回应就更有目的性。

3.7 综合运用封闭式和开放式提问的技巧

电视新闻的采访通常以预先准备好的问题提纲为基础,对可能出现的疑问进行深入的采访。但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由于信息被外界干扰或其他可能的情况,容易使采访增加不确定性,从而使人难以发现疑点等,难以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但综合运用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两种提问方式,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当你面对一个内向的受访者时,融入更多的开放式提问,以激发他们对采访的兴趣;当你面对一个内向的受访者时,融入更多的开放式提问,以获取更多的潜在信息。但无论是哪种提问方式,都需要记者时刻关注被采访者的情绪状态,通过不断地调整问题让被采访者表达更多的内容,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就对记者的应变能力和观察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

3.8 合理使用各种提问方法

不同记者采访时所采用的提问方式也不尽相同

首先,直截了当地提问是最简洁的提问方式,有很强的目的性,能帮记者迅速地获得新闻线索,但这类方式通常给采访对象留下很坏的印象,所以,需要选取合适的场所,并注意文明用语。

第二,在对待性格比较内向的采访对象时,应采用迂回的提问方式,以构建较好的谈话氛围,使其慢慢对自己形成信任感,随后更进一步进到采访的主题。

第三,引导式提问,利用给被访对象给予一些事件的信息,以实现获得更多信息的效果,但要特别注意引导的节奏,无需心太急[5]。

第四,假设性提问,假如进行的是一些较为枯燥乏味的采访节目,新闻记者还可以利用这类假设性提问,激起采访对象的兴致,开创出更多的新闻采访效果。

第五,激将式提问,当采访双方不合作时,记者可以通过激发被访对象的情绪来迫使他们回答问题。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艺术与电视新闻采访质量直接有关。为了更好地实现更佳的采访效果,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遵照计划方案、相互理解、聆听和不同提问方式紧密结合的准则,灵活善变,以获得更多的有实际价值的信息。电视台新闻记者需要注重记者提问技巧的必要性,在实际采访中不断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采访效率,获取更丰富的新闻信息,做出更精彩的报道。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新闻节目新闻记者
公 示
浅谈如何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浅谈基层媒体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我是新闻记者
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