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通信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护框架思路构建

2020-12-11李涛

缔客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通信安全性

李涛

(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 河南 焦作 454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所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加剧。而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应用环境的复杂化,使得计算机病毒的发生频率变得越来越高,直接威胁到计算机使用人员的正当利益。因此如何做好网络病毒的防治以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成为了我国计算机领域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网络通信安全影响因素

网络通信中的安全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网络通信的开放性特点,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还会受到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比较重要的,重要表现为人为性对于网络通信安全造成的威胁。此外黑客入侵等人为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网络通信安全性。在我们日常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操作不规范等情况,没有做好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也会导致一系列网络通信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自然因素也是导致网络通信安全的重要因素,具体包含有水灾或者火灾等自然因素对于网络硬件造成的损害,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网络通信安全问题。

2 网络病毒概念特点

网络病毒指的是计算机病毒,也就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到计算机自身使用功能,并且有着自我复制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对于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性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病毒还呈现出了以下特点与趋势:

①传播介质与攻击对象的多元化。网络病毒的传播不仅可以通过磁介质,其传播途径还包含头各种通信端口、网络通话以及邮件等等,攻击对象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②破坏性强。近年来网络病毒的破坏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其不仅会导致网络拥塞与瘫痪,还会导致一些重要信息与机密数据的丢失与篡改情况,部分网络病毒甚至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网络进行控制。③病毒携带形式多样化。在网络环境下除了传统的汇编语言以及C语言之外,为JAV编码形式的病毒语言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不仅更容易产生新的病毒变种,还会逃避传统病毒软件的搜索,导致了新网络病毒的发生频率大幅度提高。④智能化、隐蔽化。网络病毒自身还具备有智能化以及隐蔽化的特点,其更容易突破计算机网络防护,并且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3 网络通信安全和病毒防护的措施探索

3.1 实施网络授权安全措施

网络口令与密码的技术应用,能够对网络通信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效果。因此在进行网络通信安全防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授权安全措施,进行网络系统权限等级的划分,当用户权限受到限制之后会进行访问网址的屏蔽,避免非法侵入等问题出现。通过网络授权的方式能够对终端进行访问许可证的发放,没有授权则无法使用网络资源。通过数字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数据的发送以及访问指向性进行明确,在不同的协议层则需要应用到不同的加密机制,这样即便信息被拦截也能够保障不被破解,从而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通过业务流分析保护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垃圾信息的出现。在这一模式下,也无法直接利用网络终端进行用户信息的获取,从而保障各种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3.2 网络通信安全维护技术的应用

在网络通信安全保障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信息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漏洞扫描技术作为网络通信安全维护技术的重要类型,但是目前单纯的人工漏洞查询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网络通信安全防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此在网络安全防护过程中,还需要通过网络扫描技术来实现系统漏洞的全方位扫描,借此保障网络系统的应用安全性。通过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对网络通信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效果。防火墙技术可以实现内外网的有效隔离,确保外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可以有效安全屏蔽网络设置。在防火墙技术中可以实现对进入数据的鉴别工作,在遇到了具有安全威胁的信息或者网络操作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屏蔽处理,保障通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3 网络操作的规范化

在进行计算机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网络操作的规范化。目前我国计算机通信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出现网络通信犯罪的几率比较高。因此我们在使用网络技术中还要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规范,不浏览一些没有安全保障的网站,从而显著降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通信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防护效果,直接关系到网络使用人员的自身利益。这也就需要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该方面工作的重视力度,对网络病毒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明确,并且要加强对网络通信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力度,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对于我国信息网络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计算机病毒网络通信安全性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传感网络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信息化时代网络通信安全的背景和对策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基于网络通信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5G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的前瞻性思考
浅析计算机病毒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