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在电气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020-12-11杨苗
杨苗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0 引言
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用电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有效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不过,因为人们对用电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继电保护问题。在继电保护装置工作过程中,如果未选用适当的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则会严重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继电功能与安全性,降低继电保护效果等。基于此,本文对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在电气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1.1 继电保护运行模式的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运行模式的工作原理为:第一,继电保护装置输入环节,即控制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量与电流、电压,同时有效控制变电站、网络中获取的相关网络数据、信息数据。第二,通过利用继电保护装置有效判断内部采样工作与计算工作,通过运用一些技术操作方法有效处理继电保护装置接收到的信息与数据;第三,继电保护装置的输出环节,通过利用设备内部程序有效判断与处理信息数据。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具有综合性,能够系统性接收、判断、输出信息数据[1]。
1.2 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可靠性应遵守的原则
电力系统能否良好、稳定运行,在极大程度上深受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可靠性高低的影响。为确保继电保护运行模式的可靠性,需要遵守以下一些原则,即:第一,时效性原则。当电力系统或者基础电力元件出现故障问题时,为降低因电力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避免电力故障问题的继续扩大,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继电保护运行装置一定要能够及时将电路器予以切断;第二,稳定性原则。为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人们提供足够的用电量,一定要确保电力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有效管理电力机电设备;第三,选择性原则。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问题以后,针对各种故障点与故障原因,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一定要对其进行选择性找出,同时对断路器进行及时断开,避免对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第四,敏锐性原则,当电力线路或者被保护的电力设备出现金属性短路现象时,继电保护装置一定要根据电力系统敏锐系数的要求,凭借自身的敏锐性,有效处理故障问题[2]。
2 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在电气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微机型保护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科技产品,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保护中越来越广泛运用微机型保护装置。其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利用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编程数字电路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与传统继电器保护装置相比,尽管微机型保护装置的运行效果更好一些,不过微机型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问题。第一,随着电力系统越来越广泛运用微机型保护装置,相应地,需要不断改进一些硬件、软件。而在改进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多硬件、软件不匹配问题、未规范化改进软件问题等;第二,保护动作错误,尽管微机保护装置的动作具有非常高的正确率,不过还是会出现保护动作错误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有关数据后可知,极易出现保护拒动、保护误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电磁干扰运行环境、未合理设计保护逻辑、保护装置质量问题等[3]。
2.2 断路器失灵问题
人们用电的安全性在极大程度上深受电网安全运行问题的影响,因此我国在投入运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时,均会使用断路器失灵保护装置,以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过,在实际中运用断路器失灵保护装置过程中,也会出现失灵保护误动作等问题,一旦出现这种问题,电网便会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4]。
2.3 母线差动保护问题
在我国电网系统保护中,母线差动保护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存在较高的母线保护装置故障率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未合理、科学安排母线保护装置的运行方式,在母线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仅重视这种装置的运行状态,并未做好母线保护装置的检修维护工作,与此同时,有关操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未接收过正确的培训,因操作错误而破坏设备;第二,电流互感器饱和问题,导致母线保护装置出现误动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护逻辑存在缺陷与不足,针对因出现区外故障问题而产生的电流互感器饱和电流,继电保护装置未将其有效辨别出来,错判为一般性故障电流,最终出现保护装置误动作现象;第三,母线差动保护动作错误率偏高。在最近几年中,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相关公共设施变得越来越为完善。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与电之间变得更加密切,人们基本上每天均会用到电,因此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可靠性要求与安全性要求,相应地,人们要求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具有更高的正确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电网的运行状况后,不难发现,母线差动保护的动作正确率不到95%,尚不能满足人们对动作正确率的要求[5]。
3 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在电气保护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投入使用之前进行严格验收,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
在正式投入使用继电保护装置之前,为从源头避免继电保护装置产生质量问题,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一定要对该装置进行严格验收。第一,在完成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工作以后,有关专业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严格验收,同时根据保护定值单,定值校验继电保护装置,如开关传动试验、逻辑试验等。当全部正确时,方可在验收单中进行签字;第二,在验收工作完成以后,向有关专业部门移交验收资料,以留档备案;第三,当发生保护定值变更问题、二次同路问题时,一定要认真核对有关变更事项,并进行重新调试,当完成调试工作以后,重新组织验收,有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与备案工作[6]。
3.2 为保证保护动作的可行性,需要深入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
如果电网发生故障问题,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跳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关运行管理人员不得立马将开关合上,需要由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深入分析保护动作情况,将保护动作成因找出来,同时对其进行记录与备案,通过深入分析现场情况与判断动作情况后,需要将保护装置的动作正确性进行及时发现。如果发生误动作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再次出现不正确保护动作,有效提高保护动作的正确率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有效的预防对策[7]。
3.3 为确保继电保护运行的合理性,一定要严格控制技术改造工作
在投入使用继电保护装置以后,该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工作。为保证继电保护技术改造的合理性,应在严格遵守有关规范的条件下开展技术改造工作。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一定要严格控制技术改造工作。在技术改造超期服役、问题较多、功能不全的继电保护装置之前,为能够对各种潜在隐患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在未来工作中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提前深入检查分析继电保护装置。
3.4 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的精准性,需要对巡检与操作制度进行建立健全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对巡检与操作制度进行建立健全是极为重要的。通过严格巡检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合理、详细、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通过检查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与有效解决,有助于降低重大事故发生率[8]。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变得越来越完善,不过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本文对继电保护运行模式在电气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有关电力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