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安全对策
2020-12-11张磊
张磊
(乌海市能源局,内蒙古 乌海 016000)
0 引言
近年来云数据库以及大数据信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数据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整合、数据分配、数据预警的技术与平台的总称,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随时进行拓展总和,且具有成本低、方便快捷、灵活性、安全性高等特点。大数据是指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获取、存储、管理与分析,其关键是在于对信息的管理加工,与云计算等互联网科技密不可分。随着云时代的来临,每天都有大量数据信息在流动,会产生众多的公共信息安全问题,数据库的信息安全情况、信息在传输加工过程中的安全等问题,还有众多不法分子为了牟利而对公共信息安全产生一系列威胁,如何保障公共信息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大数据、云数据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问题。文中明确提出了保障各类数据安全以及公共信息安全的相关措施,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互联网众多用户的隐私以及财产等利益,使其免受非法侵害[2]。本文结合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从其服务机制出发提出较为完善的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保障方法,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持。
1 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公共安全
1.1 移动互联网的公共信息
国外对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的定义为政府所生产的、整合并保护的信息,公共信息表明政府是受民众所信任的,民众在法律的范围之内可以享受这些信息所带来的服务[3]。本文认为公共信息的范畴应该是涉及所有公共利益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主要发布者应当是公共管理机构。
1.2 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质是无线上网技术,移动的节点可以在不中断通信的情况下切换到不同的接入点。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建立的重要目的便是进行信息的传播[4]。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组成的硬件以及软件之中的公共信息的安全。总体来说,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共有以下几个特点。(1)保密性。保密性指的是公共信息的解析是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该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保证公共信息不会产生泄露,也不会被非法解析,同时要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被用户访问并查询,但是不能够进行越级查询。(2)可用性。该特性指的是公共信息的系统以及其中的信息能够随时被调动,该特点不仅体现了公共信息安全的物理方面,更体现了运行的安全,从而确保信息的正常传输,保障公共信息网络正常平稳的运行,这体现了公共信息能够被群众所使用的特点。(3)完整性。指的是公共信息在公共信息系统内以及传输的过程之中能够被保护不被篡改,如果被非法或者是越级篡改,系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及时发现,并将被篡改的信息进行更改,保证最终传输的公共信息是真实且完整的。(4)真实性。真实性是指信息系统能够保证公共信息以及公共信息的发布者都是真实可信的,是公共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体现了公共信息的运行安全、数据安全,保证公共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真实、有效的。
2 我国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的问题及启示
加强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形式也多样复杂,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目前将问题主要分为管理问题与社会问题[5]。
2.1 管理问题
(1)缺乏十分有效的法律支撑。虽然目前我国关于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的立法较多,但是层次较低。协调性较差、权威性较低,因此想要更好地进行监督管理就需要引入更完善的法律制度。
(2)管理机构多。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由多部门进行共同管理,很多地区监督力度不够,工作人员较少,对于自身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3)管理源头的混乱。前些年营业厅发展十分迅速,营业厅更多的是私人承包,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在进行开户时并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信息审核,很多客户的相关信息都不全面甚至是虚假的。
2.2 社会问题
(1)各种病毒。病毒是较为常见的对公共信心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之一,病毒并没有特定的攻击目标,而是通过大量传播的方式对公共信息进行攻击破坏,若病毒开始破坏之后公共信息便不能受到人为的随意控制,正常的传输也会随之中断,严重影响的公共信息的可控性,破坏了公共信息安全。
(2)垃圾信息。垃圾信息通过大量传播的方式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严重影响了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导致用户获得公共信息的时间明显延长,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另外因为用户的邮箱或者信息之中有着大量的垃圾信息,那么会对公共信息的发布产生众多不利影响。
(3)黑客的攻击。黑客攻击是对公共信息安全产生威胁较大的方式之一,攻击的主要方式为抓住用户的某些错误操作或者系统之中的漏洞,对所要进行攻击的目标进行有目的的攻击,这种攻击方式对于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互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黑客的攻击技术也在一直创新突破,黑客造成的各种损失目前也在逐渐上升,严重威胁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
(4)系统较为脆弱。互联网系统本身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较为脆弱的系统更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可能会因为一个漏洞的存在对整个系统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阻碍系统的运行,公共信息的可控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另外这也会因为系统问题而经常受到攻击,数据库以及云数据在受到攻击后会出现信息泄露、信息变更以及不能传输等情况[6]。
(5)手机APP泛滥。目前各种各样的APP琳琅满目,近年来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软件都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Android系统软件的源代码是开放的,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可以对代码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改变,有很多人为了利益或者其他原因通过各种APP非法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在没有得到用户个人授权的情况下划走用户的资金,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
3 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的对策分析
3.1 政府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监督管理,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是移动互联网能够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移动互联网公共安全制度的制定是每个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拥有最大的权力。公共信息有着权威性、广泛性以及共享性等众多特点,但是当其出现问题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也会对政府的权威性造成负面的影响[7]。在建立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制度的保障之中政府的职责为:(1)政府是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的主导者,具有决定性的决策能力,对于出现的公共信息安全问题政府有责任去及时解决,政府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更多用户受到影响,将损失降到最低。(2)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政府是公共信息制定者以及发布者,政府应该制定紧急、突发公共信息应急预案,在出现地震等突发性极端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准确发布信息,避免群众的盲从以及减少损失。(3)政府的监督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依法对威胁公共信息安全的人予以惩治。另外通过道德层面限制也是公共信息安全保障的一种方法,可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
3.2 用户
用户的自律与相关企业的自律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公共信息安全的管理仅仅靠任何一方都是不能完成的,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的机构以及用户的共同努力,用户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以及社会的道德。虽然政府在公共信息安全方面占主导地位,但应当激发用户参与公共信息安全的积极性,让众多用户产生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政府的主要职责为监督、筛查信息,但是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众多需要群众的参与,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众多用户的力量能够使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另外可以经常开展公共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各方面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8]。
4 结语
在目前云时代的背景之下,大数据快速运转,如果发生安全事件会产生极大的损失,目前我国相关的制度还尚未完善,对于安全方面的建设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国外经验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情况。想要更好地保障我国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就要建设适应自身的完整保障制度,这也是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方面的主要任务。本文介绍了移动互联网公共信息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公共信息安全提供借鉴。